《在人间》:多重人格脑洞大,不一样的国产剧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21更新:2025-09-05 03:17:54

《在人间》这部国产剧以颠覆性的叙事手法打破常规边界,前三集的剧情充满想象力且情感冲击力极强。在灵魂绿皮车的超现实场景中,魂穿贾小朵的徐天先后遇见虞旦、柳条儿与铁林三位角色,其身份设定的考究远超千里麦海、湖面列车与雪山崩塌等视觉奇观。值得注意的是,三位角色的生日均定在9月30日,这一细节暗示徐天才是贯穿全剧的主人格,而虞旦、柳条儿、铁林与王阳名皆为其分裂出的副人格。第三集的攀岩戏码更是将叙事推向高潮,贾小朵主动割断安全绳索导致王阳名坠落消失,徐天随身携带的钥匙也随之坠入深渊,这一动作具有强烈的 symbolic 意义,暗示人物身份认知的崩塌与命运转折的必然性。

第三集揭示了一个关键谜题:王阳名的「钥匙」象征着角色本身的存续。当副人格的王阳名在潜意识空间中消失时,这把钥匙也随之湮灭。然而,这一集本身却埋下了更大的悬念——关于「谁才是真正的NPC」。在攀岩场景中,王阳名对徐天说出令人生疑的话:「成为非玩家角色(NPC),是她最接近真实状态的时刻。」这番话语乍听之下似乎暗示着她本就是被设定的NPC,但其中的逻辑关系仍需进一步解构。

然而,在常规游戏框架下,NPC通常由引导者操控,无法主导剧情走向。贾小朵的行为却打破了这一规则——她不仅指挥着王阳名与徐天,更在攀岩场景中亲手切断绳索,导致王阳名彻底消失。这种主动干预剧情的举动,显然超出了普通NPC的范畴,实则是副人格对另一副人格的清除。贾小朵并非单纯的NPC,而是觉醒了的程序角色,一个既遵循设定又试图突破规则的存在。当徐天最终抵达山顶时,我们反复看到的刀子特写预示着某种必然:这把曾划向王阳名的刀,终将指向徐天。毕竟,两人同为贾小朵的男友身份,命运的齿轮似乎早已注定。

这场心理博弈即将上演,作为副人格的贾小朵似乎暗藏对主人格徐天的威胁。至于她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仍充满未知。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拥有多重人格的徐天无疑是令人同情的,他的五大副人格实质上映射着其真实的人生困境。从病历本的记载来看,徐天的病情描述与各副人格的特征高度对应,例如间歇性健忘症对应的王阳名、广场综合症对应的柳条儿、持续向母亲写信的虞旦所展现的狂暴倾向,以及充满迫害妄想的铁林,这些都深刻揭示了徐天内心的挣扎。

《灵魂绿皮车》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乘客,恰是徐天内心精神困境的直接映射。在剧集前三集的叙事中,徐天与贾小朵的交集最为频繁,而这位神秘女子不仅是其副人格的具象化呈现,更通过多个细节构建起深层关联。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共享着相同的梦境体验,而在第一集徐天接收到的顺风车订单中,贾小朵的手机尾号为9761;到了第三集,徐天病历本上出现的联系方式尾号同样为9761,这种数字密码的重复暗示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宿命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贾小朵只是影视作品中的虚构人物。这一设定为剧情增添了隐喻色彩——当徐天催促女乘客离开车厢时,画面焦点转至贾小朵身前,一只鸵鸟赫然出现。反复出现的鸵鸟意象,象征着徐天不愿直面现实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即为"鸵鸟效应",指个体因缺乏勇气面对现实,选择通过逃避来获得心理慰藉的行为模式。

当前剧集最大的悬念在于,徐天为何会演变出如今的样貌?或者说,他为何会出现五个截然不同的副人格?简而言之,多重人格现象是指个体内心存在多个独立的意识主体。这些“副人格”本质上是主人格在经历剧烈创伤后,为实现心理防御机制而产生的自我分裂。当主体难以承受现实压力时,便会通过让另一个意识体代为承担来缓解痛苦。每个副人格可能拥有独特的性格特质、记忆片段、语言表达方式,甚至对其他存在毫无认知。徐天的五重人格结构,正是其应对过往创伤的复杂心理投射。

不过,主人格徐天与副人格贾小朵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通过前三集的观察,我认为或许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解读这五种副人格的特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尝试以五行学说为切入点,将五个副人格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极端性格的具象化。这种东方象征体系恰似徐天内心世界的运行法则,既呈现出混乱的态势,又保持着内在的闭环平衡。首先聚焦于贾小朵,作为人格冲突的导火索,她展现出强烈的控制欲,目标直指夺取"主控权"。其行动果断、内心坚韧的特质,恰好对应五行中的"火"——充满主动性和爆发力,却难以自我克制。贾小朵象征着徐天潜意识中那股渴望掌控的欲望,同时也暗喻着可能吞噬理智的危险力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柳条儿,这位退缩于房间内的角色呈现出社恐与自卑的双重特质,其外貌焦虑的困境使她显得格外脆弱。她代表五行中的"木"——拥有潜在的生命力,却缺乏承受现实的韧性,正是徐天内心最柔软却最易受伤害的部分,始终渴望被关怀却又恐惧被审视。

铁林性格暴躁、固执且充满戾气,他自幼成长于家暴与贫困交织的环境,仿佛成为情绪的净化者。其本质如同"金"般肃杀,象征着清理、割裂与掌控的特质。他并非缺乏情感,而是意志上不允许情绪软化,代表着徐天防御系统中"硬核反应"的具象化——当忍耐达到极限,便以暴力回应。虞旦作为医生,却活成了持续发病的患者。母亲离世后,他守候三年未至的信件,让内心的裂痕不断加深。这种疯癫并非外放式的癫狂,而是向内坍缩的崩溃,对应"土"这一五行中最易被忽视的元素。本应承载稳定性的"土",在情绪堵塞时反而化作吞噬一切的泥沼。王阳名则像一滩躁动的水,他驾驶机车、沉迷爆走,记忆混乱、情绪失控,恰似徐天记忆长河的具象投射——时而澄明,时而溃堤,将过往情感与混沌欲望搅成无法梳理的漩涡。徐天作为本体人格,是这五行体系中的"心",既无法主宰他人,也无法掌控自身。他的脆弱、迟疑与迷失,正是人格系统的核心轴线。这个五行轮转中最空虚的环节,却维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转。至于石一本,他并非人格实体,而是心理医生与系统管理员的双重身份。他游离于五行之外,却始终掌控着五行的运行规则,是秩序的守望者与意识混乱的观察者。更耐人寻味的是,他或许才是真正的主人格——甚至连徐天,都不过是其衍生的副人格。这种猜想源于石一本办公室里大量镜子的布置,这些镜子本应模糊现实与虚幻的边界,却暗示着某种更深层的自我审视。倘若石一本确为心理医生,其办公室不应充斥镜面,因为镜子会令来访者产生被窥视的不安感。

目前剧情尚未深入展开,尚难以妄下定论。据称,完整观看全剧的观众反馈第五集之后将迎来精彩反转,悬念迭起——至于具体如何展开,我唯有静待后续更新。结语:从前三集的表现来看,这是一部极具创意与探索精神的国产剧,其叙事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剧中融合了虚拟空间、多重人格、无限流、水仙梗、NPC觉醒等多元设定,辅以赛博朋克视觉语言、意识流叙事结构与心理悬疑氛围,虽手法激烈却颇具质感。

这场大胆的艺术实验,实则直指人性的苦难。在观看前三集后,我屡次联想到佛教所言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看似玄妙,实则是对生命困境的真实映照。剧中诸多角色皆深陷其中:虞旦历经三年写信等待母亲,诠释着“爱别离”的痛楚;柳条儿困于外貌焦虑难以出门,演绎着“求不得”的挣扎;铁林被原生家庭束缚在“怨憎会”的泥沼中;而徐天所承载的六重人格,则既是“生”的隐喻,也是自我迷失的象征。贾小朵作为最早觉醒的角色,看似游离于苦难之外,实则面临更深层的精神困境。

从某种角度看,这些副人格并非精神障碍,而是「人生七苦」的另一种呈现形式。痛苦,恰恰映照出人性深处的共鸣。所谓的人格分裂,或许只是灵魂在苦难中挣扎求存时的自我复制机制。人格并非病症,而是在灵魂破碎的过程中,不断拼凑出求生可能的形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