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描摹运河人文新景 《闪耀吧!大运河》携手运河城市文旅“出圈”联动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27更新:2025-09-08 00:57:52

水是贯穿今古、链接未来的文化纽带。它不仅承载着物资与人流的往来,更推动了生活方式与文学经典的流动传承。《闪耀吧!大运河》节目在近期圆满落幕,嘉宾们盛赞运河沿线的文化遗存与人文景观,指出文旅融合已成为大运河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何通过文化内核与综艺形式的创新结合,在新时代语境下实现运河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该节目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下,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策划、优康出品、优酷人文承制,并获得茅台1935独家冠名,开创了文化探索的新范式。通过与运河沿线6省2市的深度合作,节目构建了多元化的文化内容体系,拓展了文旅与文创联动的边界,打造可持续的文化IP,激发公众在参与中感知运河文明,在互动中深化文化认知,使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以文促旅”描摹运河人文新景 《闪耀吧!大运河》携手运河城市文旅“出圈”联动

2024年正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以运河文化为核心主题的综艺节目迎来创新性发展。《闪耀吧!大运河》突破传统文化类节目的表达方式,以“人”为叙事主线,通过沉浸式探访与人文对话,重塑观众对这条文化长廊的认知,将River Walk(运河漫步)与城市文旅特色相结合,推动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在前期筹备阶段,优酷人文团队历时五个月深入运河沿线城市,构建了系统化的学术支撑框架。由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朱炳仁、葛剑雄、夏坚勇、刘士林等组成的顾问团队,为节目注入专业深度,确保内容既具文化厚度又具传播广度。拍摄过程中,节目通过“走运团”嘉宾的个性视角串联起运河沿线的城市记忆,二十多位来自哲学、历史、艺术等多领域的核心嘉宾,以“人生之问”为引,展开对运河历史遗迹、人文风貌的深度挖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跨界对话。

节目创新性地设置“运河闪耀夜”环节,为每座城市的探访之旅画上精彩句点,同时打造地方文旅展演平台。在淮安都天庙的大众剧场,本土乐队“南船北马”以摇滚与淮剧融合的《小大姐》呈现文化碰撞;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西子湖畔演绎《梁祝》,以琴音化蝶的经典场景诠释江南风韵;鲁镇社戏、沧州杂技等地方艺术形式交替登场,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面对年轻群体对“体验式”旅行的追求,节目通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双重路径,将运河沿线的实景打卡与文化解读相结合。在运河博物馆的汴河剖面、筑坝工具等展陈中,阎鹤祥、张佳晶等嘉宾以轻松方式传递文物背后的珍贵故事,让观众在欣赏运河美景的同时,触摸其历史脉络与人文温度。

节目以互动为传播支点,创新多重玩法激发观众参与热情。通过“城市大运周联动”机制,与沿线六省两市文旅部门合作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并发起#我的运河我的城#短视频征集,鼓励网友分享与运河有关的人、物、事、景、食、乐。从夜游济宁的镜头记录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体验描述,这些真实故事与文化记忆的呈现,生动佐证了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走廊”的独特价值。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节目不断拓展“文化 ”衍生创新领域。推出《闪耀路书》线上版与线下版,其中线上版邀约观众与“走运团”共同探索运河沿线12城的文旅路线;线下版以北京为主题,聚焦五大城区与大运河关联的文化遗迹,通过收录嘉宾的精彩解读,打造兼具可读性与文化深度的旅行指南,预计2025年3月底正式面世。

“以文促旅”描摹运河人文新景 《闪耀吧!大运河》携手运河城市文旅“出圈”联动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元素,大运河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需通过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利用,使其在时代发展中展现新活力。《闪耀吧!大运河》节目以多维度的文旅融合与文创创新为切入点,致力于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文化传播格局,探索"以文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价值"的深度融合路径,引导公众深化对大运河文化内涵的认知,推动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突破时空界限,实现历史传承与未来启迪的有机统一。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