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了,孙俪曾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如今依旧在自食其果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23更新:2025-09-08 02:53:47

2002年,孙俪在观看纪录片《希望在山区》后,萌生了资助贫困生的想法,最终选择将目光投向向海清。她与母亲商议后,决定每月固定资助500元,持续四年直至向海清完成大学学业,旨在帮助这位贫困生摆脱困境。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资助终止后,向海清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篇长达6000字的文章,对孙俪及其母亲进行公开指责,这一举动瞬间引发舆论热议。许多网友在震惊之余,开始质疑孙俪的善举是否被误解,甚至感叹其遭遇了一位“白眼狼”般的受助者,使得这段故事被贴上了“农村与蛇”的标签。如今,这位曾扬言要“毁了”孙俪的向海清,现实生活如何?当年拒绝资助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孙俪之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资助贫困生的善举,与她的童年经历密不可分。1982年,她出生于上海一个工薪家庭,父母均为普通工人。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才艺,5岁便开始接触舞蹈,小学一年级时又随父母前往少年宫系统学习。凭借出色的舞蹈天赋,11岁便以优异成绩入选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代表中国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多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原本充满欢笑的童年光影在13岁那年骤然中断。彼时的孙俪不仅在学业与舞蹈领域成绩优异,更以出色的表现令父母引以为傲。然而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父母因感情破裂选择离婚,孙俪被迫与母亲共同面对生活重压。离婚分割中,母亲仅分得2000元微薄补偿,自此母女二人开始了相依为命的拮据生活。缺乏稳定收入的她们不得不辗转于狭小居所之间,房租问题时常导致住所变更,每日餐食的不确定性更让生活蒙上阴霾。这段艰难岁月,成为孙俪人生早期最深刻的记忆烙印。

面对拮据的生活条件,孙俪的母亲始终倾注心血培养她,为生计常年从事多份工作。作为体谅母亲辛劳的孩子,孙俪深感责任重大,自幼便立志将来要尽心奉养双亲。在家庭环境极度困顿的背景下,她始终专注于学业,以优异成绩回报母亲的付出。这份坚持最终开花结果,15岁的孙俪成功考入上海警备区文工团,开启了她的文艺兵生涯。

孙俪凭借勤奋刻苦且积极进取的品质,在文工团时期便崭露头角,屡次在各类赛事中摘得桂冠,更因出色表现荣立三等功。2000年,她与文工团战友共同参演了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在剧中饰演舞女角色。经过三年部队文工团的历练后,孙俪选择退伍并进入上海银都艺术学校深造。在校期间,她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斩获比赛亚军,随后被编剧海岩创立的海润公司正式签约,开启了人生的重要转折。2003年,孙俪在电视剧《玉观音》中饰演女警察安心,凭借精湛演技一跃成为知名演员,彻底改变了个人发展轨迹。

2002年,21岁的孙俪初入演艺圈便展现出"拼命三娘"般的奋斗精神,她希望通过演艺事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同年在昆明拍摄电视剧《玉观音》期间,荧屏上放映的纪录片《希望在山区》让她深受触动。片中重庆市巫溪县城厢中学高一学生向海清的遭遇令孙俪印象深刻:作为农民家庭出身的少年,他不仅要照顾患病的母亲,还要应对兄长成家后的经济压力。尽管生活艰辛,向海清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态度,优异的成绩更坚定了他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决心。

在综艺节目中目睹家境清贫却品学兼优的向海清后,孙俪不禁回想起自己年少时那段艰苦岁月。深受触动的她当即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位少年,希望能为他点亮求学之路。当时向海清的家庭经济状况已濒临崩溃,孙俪心疼他可能因此辍学而错失人生机遇,遂与母亲商议资助事宜。母亲对这一善举表示全力支持,认为这是积德行善的义举,母女二人共同商定资助向海清直至完成大学学业。随后孙俪嘱托母亲通过节目组联系向海清,并于2002年5月以"邓阿姨"名义寄出一封书信及500元善款。当向海清从老师手中接过这封饱含温情的信件和救命钱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回忆道:"接过邓阿姨寄来的500元捐款时,我的双手不住颤抖,滚烫的泪水止不住地流,眼圈模糊得只能看见钱在跳动,全身都麻木了。那一刻的感动,至今仍萦绕心头!"

除寄出500元款项外,孙俪与母亲还为向海清购置了衣物、日常用品和学习物资,并在信中殷切叮嘱其专注学业。向海清随后致信"邓阿姨",深情致谢。他表示:"这笔资助不仅是500元的物质支持,更是跨越血脉的人间温情,对困境中求学的孩子而言意义非凡。"

彼时,向海清尚不知晓,默默资助他的人正是后来成为知名演员的孙俪。在孙俪尚未崭露头角的阶段,两人仅是演艺圈中的普通一员,其生活状况也并未因此发生显著改善。孙俪曾承诺以母亲“邓阿姨”的名义每月资助500元,直至向海清完成全部学业。随着2003年电视剧《玉观音》的成功,孙俪正式踏入演艺事业的巅峰,开启了快速上升的演艺之路。在事业腾达之余,孙俪与母亲仍定期致电向海清,关切询问其学业进展并给予鼓励。其母在通话中曾表示:“你只需专心学习,我们母女会承担所有费用,直至你完成学业,你放心。”这段持续的关怀与支持,使向海清对未来重拾信心,从此加倍投入学习。

随着高三生活的开始,向海清的学习压力显著增加。孙俪与母亲始终通过书信和电话给予支持,尤其在得知其母患有哮喘病后,孙俪母亲特意从上海购买药物定期寄送,只为让向海清专注于学业,避免分心。彼时向海清正处在高考关键备战期,面对志愿填报的迷茫,孙俪母女因居于上海,建议其报考本地高校,以期未来在大城市发展。高中时期,孙俪母女不仅提供物质援助,更在精神层面给予持续慰藉。然而命运并未如愿,首次高考失利使向海清未能如愿考入上海院校,内心难免感到失望与迷茫。

向海清并未气馁,他下定决心再次复读一年,誓要考入大学。孙俪与母亲一致支持他的决定,并持续给予鼓励与安慰:"只要你愿意继续努力,一切费用由我们承担,你尽管放心。"为助力他实现梦想,孙俪与母亲特意购置了大量辅导资料,帮助他夯实基础。经过一年的刻苦钻研,向海清终于在上海水产大学的考场上交出了满意答卷。值得一提的是,这所高校正是孙俪母亲精心建议的,既能让全家人常聚首,又为他的备考提供了便利。收到录取通知后,向海清第一时间与孙俪母女分享喜悦,三人的欢笑充满了整个房间。开学当日,孙俪与母亲早早抵达车站,只为见证他踏上新的征程,最终顺利团聚。

向海清在得知资助自己的姐姐竟是孙俪后,瞬间震惊不已。他难以置信这位大明星竟一直在默默支持自己。见面时,向海清对孙俪母女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情绪几近崩溃。此次重逢彻底改变了向海清的心态,他开始摆脱过往的懂事与知足。踏入校园后,孙俪母亲不仅代为缴纳了学费,还贴心地购置了日常用品,将他妥善安置后方才离开。临别之际,孙俪母亲郑重承诺:"我每月都会汇款,无需担忧经济压力,遇到困难随时联系我与姐姐。"彼时的向海清仍旧乖巧地连连应诺。然而进入大学后,向海清的性格却悄然蜕变,各种矛盾与危机随之浮现。

起初,孙俪恪守承诺,每月定期向向海清汇款500元,并经常通过电话关心他的近况。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向海清逐渐养成挥霍习惯,认为固定的资助金额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开销,开始频繁向孙俪及其母亲索要钱财。孙俪母亲对此感到困惑,曾多次询问具体用途。得知真相后,才明白自大学时期500元的资助尚可维持基本生活,但随着向海清学业成绩优异,担任班级干部并加入学生会,各类支出随之增加。他向孙俪母亲解释,学生会工作需要频繁拨打电话处理事务,每月话费便已消耗较大,再加上突发性支出,导致原本的资助难以支撑。孙俪母亲在电话中建议他考虑退出学生会,避免不必要的开销,毕竟他作为贫困生更应精打细算。尽管向海清口头承诺退出,但实际并未真正脱离。每当想起孙俪曾说的"没钱了可以随时找我",他便愈发肆无忌惮地索取。随后,向海清向孙俪母亲致电的频率不断上升,每次通话的目的几乎都指向一个诉求——要求更多资金。长期以往,孙俪母亲察觉异常,决定亲自前往学校向老师了解实际情况。

据相关人士透露,向海清每月可获得孙俪提供的500元资助,同时申请了每年6000元的贫困助学金。此外,因担任教师助理,他还能领取每月300元的工资。这些收入叠加后,已能基本覆盖其大学期间的开销。然而,有同学反映他在校期间消费观念较为宽松,不仅频繁约会支出较高,还常购置名牌服饰,缺乏节约意识。孙俪及其母亲在得知此事后,决定终止资助,对向海清的消费行为表示失望。

此时,向海洋试图向孙俪的母亲解释,称自己早已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母亲的医疗支出。然而,无论他如何说明,都无法重建孙俪及其母亲对他的信任。后来,拍摄纪录片《希望在山区》的记者邱朝举联系到向海洋,希望记录下孙俪曾对他的资助情况。令邱朝举意外的是,向海洋透露孙俪自2005年11月起便已停止资助,这一事实让向海洋感到极度无奈与委屈。他似乎未能理解“资助情分,不求本分”的真正含义,从而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不当行为。随后,他向邱朝举提交了一份长达6000字的详尽材料,旨在揭开这段关系中的真相。

文章详细阐述了孙俪资助该事件的起因及其个人立场,揭示了孙俪为何终止资助的原因。随后,该文被记者邱朝举转载至网络平台,迅速引发广泛争议,演变为备受关注的“孙俪捐助门”事件。文中,向海洋持续陈述自身家庭的困境及所遭遇的不公待遇,并对孙俪母女提出批评,质疑其行为动机。他表示:“我接受所有援助的底线是人格与尊严不受侵犯!即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尊严。”

向海洋在文中提到自己作为大学生,自然很在意面子和尊严,因此必须穿品牌商品,否则就会被他人看不起。他甚至将自己花费800元购买两条裤子的行为形容为"已经很节俭",这种价值观令人费解。更荒谬的是,他要求孙俪这样的大明星应当给予自己经济支持,声称:"那些身家丰厚的明星确实赚了很多,她们的职业让钱来得很快,不给我点用用真的说不过去。我觉得她们的钱多得没用,理应由我支配。"这种自我中心的言论暴露了其扭曲的价值观。

他指责孙俪给钱的动机不过是博取个人名声,而非真心实意的帮助,并一度扬言要摧毁她的声誉,展现出极端不理智的态度,甚至不惜颠倒黑白。此事导致孙俪作为公众人物陷入舆论漩涡,事业与形象均受到严重影响,令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随后,部分同学对向海洋在校期间的高消费行为展开批评,认为其存在铺张浪费的问题,并频繁在同学间提及孙俪对其的资助。随着舆论发酵,事态出现转折,众人开始质疑向海洋的感恩之心,将他比作现实版的“农夫与蛇”中忘恩负义的角色,甚至斥责其为缺乏感激之情的“白眼狼”。这一争议甚至引发知名人士韩寒的公开评论,他质疑道:“普通市民在市区内连饲养大型犬都受限,为何孙俪却能在上海豢养‘狼’?”

当时整件事情引发了广泛讨论与关注,孙俪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内心充满无奈与伤痛。她与母亲在事件曝光后彻夜难眠,对被误解的处境感到深切惋惜。即便面对争议,孙俪仍表现出一贯的善良本性,在回应媒体时恳切表示:“他还是个学生,不要因为这件事伤害到他。”而在真相大白之后,记者邱朝举通过一篇题为“为何善良的种子结出异变的果实?”的深度报道,不仅为公众还原了事件全貌,更成功为孙俪澄清了不实指控。

随后的日子里,向海洋逐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校生活中他开始遭到同学的疏远,最终因舆论困扰选择休学一年。2009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为这段过往会随时间淡去,却意外发现阴影仍在延续。求职过程中,因过往经历的牵连,多家企业对他持排斥态度,使得他在职场上屡屡受挫。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始终难以摆脱"白眼狼"的负面标签。时至今日,他仍旧在基层岗位打拼,生活平淡却充满艰辛。尽管这段经历已尘封19年,但每当回望依然能获得深刻启示——它提醒我们切忌抱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心态,否则必将面临相应的代价。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