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91更新:2025-09-08 03:48:12
关于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是否必须忠实还原文本,双雪涛给出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如果电影完全等同于原著,其意义可能并不显著。导演必然带有自身的艺术追求与创作理念。"以他201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为例,该作品通过出租车司机离奇命案展开叙事,以三万余字的篇幅构建了跨越两代人的命运纠葛,同时展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图景。这部小说曾率先被推荐给导演兼编剧刁亦男,但面对相似的东北题材与犯罪元素,他选择另辟蹊径。在完成柏林电影节获奖作品《白日的焰火》后,刁亦男将创作方向转向潮湿的南方,策划了《南方车站的聚会》项目,随后将该小说交由张骥改编。彼时张骥刚凭《东北偏北》斩获金马奖最佳摄影,正尝试导演转型,刁亦男则担任监制,推动《平原上的火焰》进入漫长的影视创作进程。最终,原著作者双雪涛也加入项目,担任艺术总监,形成了创作上的深度协作。
改编过程以大刀阔斧的方式展开,剧本打磨耗时四年,历经诸多取舍。最终确定以李斐与庄树这对人物为主线,弱化了原本的时代背景与父辈羁绊。双雪涛对这一改编方向表示认同,他认为当小说交予导演后,原著便已消逝,改编无需拘泥于全盘复刻。小说自有其叙事脉络,电影亦需遵循影像逻辑。喜爱小说的读者可沉浸于文字世界,钟情电影的观众则能体会视觉呈现,《平原上的火焰》因简洁的改编而焕发独特魅力。自2014年小说问世,至2015年启动影视改编,2020年正式开拍,2025年上映,这部作品历经十一载沉淀。正如导演张骥所言,「这趟旅程充满挑战」。
11年意味着什么?它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事的更替,更标志着一部电影在首映时便被视为成功。《平原上的火焰》上映当日,张骥独自前往公园,据传因心脏难以承受压力,由他人代为查看观众评论。刁亦男则拨通张骥电话,逐条报出影评分数——"2星、3星、4星,5星",并分享票房数据。他轻描淡写地评价:"表现尚可,未达你设想的糟糕程度。"随着影片开画,时光网对电影监制刁亦男与艺术总监双雪涛展开深度访谈,探讨原著改编策略、人物形象塑造、叙事逻辑调整、艺术表达争议及市场反响变化。为何该片成为2025年度最受期待的作品?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是否必须忠于文本?周冬雨与刘昊然如何演绎李斐与庄树的青春故事?若调整上映档期是否能提升票房?张骥的作品中为何能体现出刁亦男的创作风格?剧版先声夺人,监制与作者对影版改编是否满意?在这场对谈中,刁亦男与双雪涛分别阐述了各自观点。
时光网提问:双老师您好,作为原著作者,您如何看待电影选择李斐与庄树作为核心叙事视角?双雪涛回应:我非常认同这一改编手法。电影需要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结,这组人物具备很好的叙事效力,能够自然串联起其他角色的命运轨迹。
时光网补充:有观众反馈电影聚焦年轻一代经历时,时代背景与父辈故事被弱化,导致部分情节难以理解。对此您有何看法?双雪涛解释:观众若仔细观察,仍能从细节中获取大量信息。作为作者,我认为不应过度干预电影的叙事节奏。影片通过渐进式铺陈努力呈现背景脉络,只是可能未达到完全清晰的效果。电影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会在开场五分钟内集中交代背景,有的则通过情节渐进性展开。父辈的故事已通过子女的视角进行了部分呈现,不必强行复刻。当然,也有三小时时长的电影能够完整交代所有背景,但这种叙事方式对创作者的要求极高。
双雪涛认为,电影与原著之间保持绝对一致并无太大意义。作为创作者,导演必然会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与表达方式。小说构建的是文字世界,而电影则是影像呈现,二者虽形式不同,但内核的共鸣同样重要。例如影片中李斐与庄树在平安夜放火的场景,以及李斐面对伤害时的反击,这些情节虽与原著有所差异,却保留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反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时光网询问创作分工与改编建议时,双雪涛表示这部小说的改编充满挑战——人物关系复杂、时间跨度广且原作采用多视角叙事。他与导演张骥、监制刁亦男会定期交流创作思路,但具体分工并无明确界限。创作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态度,从未出现意见分歧。他认为不应以原著作者的身份限制导演的创作自由,反而应尊重其对文本的重新诠释。
谈及改编策略,双雪涛强调电影与小说本质上的区别。他主张创作者应遵循电影逻辑进行叙事重构,而非机械地保留原著情节。他认为若读者已通过小说获得满足,重复展现完全对应的视听版本并无必要。理想的改编应当在保留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创造令人惊喜的全新表达,这种创作自由空间正是艺术生命力的体现。
刁老师您好,您如何看待李斐与庄树之间的情感纠葛?刁亦男表示,这对恋人的情感历程充满矛盾与挣扎,从青涩的高中时代到成年后的命运交汇,他们像在马拉松赛道上持续追寻着彼此。庄树执着于追查的真相,最终却发现那竟是自己曾深爱却无法触及的李斐。时代错位酿成了无法弥补的情感裂痕,但两人始终保持着对自我信念的坚守,没有在命运的重压下沉沦。这种纯粹的情感需要那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作为催化剂,正是在烈焰映照下,才让角色间隐忍的爱意得以具象化呈现。相较于当下年轻人面对感情时普遍存在的回避态度,或是被各种社会思潮裹挟的疏离感,那个时代的情感表达更显炽烈而直接,仿佛用一场大火将隐藏的爱意彻底照亮。
时光网询问刁亦男希望通过电影传递给年轻观众的核心理念,导演回应称:我认为,我们不应将内心对爱的感知消磨殆尽。若现实生活缺乏爱情,则可能在内心深处潜藏着未被唤醒的种子,或因忙碌而忽视其存在。因此,应当用心守护这份情感,避免让它被时光冲淡。谈及李斐与庄树的特殊情感关系,双雪涛表示认同刁老师的观点(笑),并质疑当代青年是否已对爱情失去兴趣。当被问及是否仍在意爱情,双雪涛坦言自己依然关心,而刁亦男则以幽默方式回应,认为彼此的关切程度或许各有不同(笑)。关于电影结局中庄树用铐锁住李斐的意象,有观众推测其象征着对假肢的束缚。对此,刁亦男表示这种解读具有合理性,认为结尾的开放性让观众可自行诠释。在他看来,这对主角经历的漫长情感历程如同一场浪漫的约会,即便现实充满变数,他们仍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这场注定无法真正终结的约定(笑)。
在电影《春潮》的选角过程中,周冬雨自始至终都是唯一的选择。导演刁亦男表示,周冬雨的个性与李斐这一角色高度契合,她的形象自然接地气,不同于那些浮夸的明星气质。卸妆后的周冬雨更像是一位邻家女孩,这种特质使她能够准确传达李斐的情感变化。在拍摄过程中,刁亦男特别指出,周冬雨在使用假肢完成孙天博的死亡场景时展现出了出色的表演实力,令他印象深刻。此外,她与父亲在孙天博诊所内的哭诉戏份,生动展现了李斐对生活压抑的深刻感受,这种情感表达的独特性让导演对她的表演充满赞赏。
编剧双雪涛则强调,李斐作为时代觉醒的先行者,在小说中被塑造为一个较早意识到社会问题并试图改变的女性形象。然而,电影版对李斐的年龄进行了适当调整,以确保整部影片由同一组演员完成,从而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和角色统一性。双雪涛认为周冬雨是极其难得的演员,她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选角过程中,周冬雨早在剧本讨论初期就展现出了对李斐的深刻把握,其他演员选项从未被考虑。尤其是在结尾的标志性场景中,周冬雨自发添加的戴小帽子敲鱼缸细节,令导演感到惊喜与欣慰。
在《白日焰火》中饰演庄树时,刘昊然年仅22岁,此前他的表演经历似乎并未涉及此类角色。对于他能否驾驭充满人生沉淀的庄树这一角色,刁亦男表示认可。当刘昊然踏入李斐的出租屋,目睹空荡的房间与窗台上的凉鞋时,其眼神流露出的伤痛与回忆让导演至今难忘。尽管年龄尚轻,他却能自然传递出角色对时代变迁的体悟与情感积淀,这种能力源于他并非来自大都市的成长背景。导演认为,小城市特有的生活经验往往更具张力,有助于演员深入理解复杂人物。此外,刘昊然的北方出身与东北气质的契合,使他无需刻意雕琢便能呈现出角色的特质。
在谈及《平原上的火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戏份时,刁亦男特别提到了一段通过列车场景展现角色转变的情节。冬雨在后视镜中观察着突然出现的昊然,她的神情经历了疑惑、惊讶到谨慎的微妙变化,而昊然则在关切与探究真相之间游走,两人默契的无声互动让这段戏份充满张力。对于李斐与庄树的情感线,刁亦男表示随着剧情推进,观众会愈发感受到这段关系的深度与感染力。他回忆起2021年秋日初观影时的震撼,尤其在结尾前十分钟,庄树在荒野中点燃火堆的场景令他产生强烈共鸣,这种对失去的体悟与人性挣扎的刻画,恰能触动无数观众内心的痛感。
每位观众的观影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谈及张骥导演首部长片的表现,刁亦男表示:“从完成度来看已属不错,但若按我的习惯,处理方式或许会有所调整。作为监制,核心在于尊重导演的创作,而非替代其决策。若采取‘我来主导,你靠边站’的模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导演们也需保持独立性,避免过度受监制影响。通常情况下,监制应保持旁观,仅在导演遇到困难时适度介入。”
关于导演曾多次寻求帮助的传闻,刁亦男澄清:“并非处于困境,导演并未那么惨(笑)。有过一场戏因节奏稍显平直,导演主动选择重拍。例如李斐与庄树的少年约会场景,我建议将其设定在案发现场,形成复合叙事场景,提升叙事效率。在拍摄过程中,我关注技术性的调度细节,其余部分皆交由导演把控。”
当被问及影版与剧版的差异,刁亦男坦言:“二者确有显著区别。大磊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即便我的建议被采纳,也仅限于技术层面。我始终坚持不干预导演的创作主导权,不会以强势姿态要求全员听从。”
双雪涛则指出:“剧版在视听美学上采用悠长的叙事节奏与大量长镜头,而电影则更具紧凑性和直接性,形成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尽管呈现方式不同,但双方都在各自体系内追求极致的表达。”
谈及电影改编,双雪涛评价道:“我对改编结果感到满意。它成功将某种创作思路推向极致,实现了从文学到影像的有机转化。”
时光网询问电影上映后的反响时,刁亦男坦言:"总算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他提到影片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依然保持了基本的市场热度,票房预期因多方因素未能达到理想水平。谈及过往的观影数据,他透露初期想看人数曾达到40万,但随着宣传周期的推进,观众期待已经有所消减。
当被问及近年电影市场变革时,刁亦男认为这种变化"天翻地覆"。他指出社会文化事件的冲击必然带来审美差异,以《漫长的季节》为例,该作品出现后,观众对犯罪题材的期待已产生显著提升,创作者需保持相应水准才能满足期待。编剧双雪涛则认为这种变化难以简单概括,但确实在持续发生,他强调观众始终保持着对独特艺术表达的渴求。
关于《平原上的火焰》作为2025年度期待作品的现象,刁亦男解释道:"我监制的《平原上的摩西》剧版已率先与观众见面,这或许让期待值有所减弱。"他认为这种期待源于雪涛小说庞大的粉丝基础,以及作品本身极具张力的叙事风格,加上前期宣传造势,使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值持续攀升。
时光网询问电影上映后是否关注外界评价,刁亦男回应称张骥连观影都未尝试,自己则替他略览一二。他提及评分呈现两极分化,从4星到2星再到4星,最后甚至出现1星的评价,认为这让他感到震惊,于是补充后边有两部5星作品。据透露,张骥曾在3月8日独自在公园散步,刁亦男致电询问票房情况,发现其对当前成绩感到意外,便解释称表现尚可,未达其预期。当被问及若调整档期是否会影响电影表现,双雪涛坦言无法预判,认为只要作品质量过硬,上映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他调侃道:'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做的就是尽力把电影做好,其余无需计较。'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