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彩虹阶梯、《爱你》五柳巷……现偶潮带火文旅热,但剧“爆”了吗?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93更新:2025-09-08 03:49:26

在当前电视剧播出季,打造具有传播力的文旅打卡热点已成为衡量作品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随着现实题材与偶像元素结合的热潮兴起,《难哄》《爱你》《滤镜》等剧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凭借良好口碑的《树下有片红房子》也持续吸引关注。这些剧集通过优质的视听呈现,有效推动了相关文旅场景的热度攀升。例如,近期在短视频平台引发热议的"彩虹楼梯",作为《滤镜》的取景地,位于宁波梅景苑的住宅楼因剧集热度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新地标。

《爱你》播出后,杭州的城市风貌受到广泛赞誉,其中重要取景地五河巷成为游客热门的实景打卡地。而颇具话题性的追车戏"死亡下坡"场景则拍摄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杨公堤,进一步凸显了取景地的吸引力。

由重庆取景的电视剧《难哄》因这座被誉为“8D魔幻城”的独特城市风貌而引发观众热议。剧中李子坝轨道穿楼这一标志性场景、记录情侣情感的重庆师范大学取景地,以及重逢名场面发生于南滨路等元素,均成为粉丝们热衷探讨的打卡点。许多观众在弹幕中主动认领这些具有城市记忆的取景地,进一步推动了剧集与重庆文旅的联动效应。

在当前文旅打卡热潮的传播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部分剧集受到关注,但其热度与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仍存在一定距离。根据云合数据,《难哄》在热播期间单日有效播放量徘徊在4000万左右,然而其讨论热度有限,口碑也成为制约其传播广度的关键因素;《爱你》和《滤镜》则维持在单日2000万以上的播放量区间。这些数据显然未能达到引爆文旅热潮的水准。相较而言,此前能够制造出圈文旅热点的剧集,通常本身已具备爆款特质,如《狂飙》《繁花》《去有风的地方》或口碑现象级的《我的阿勒泰》等。但近年来,文旅热点的培育呈现出下沉趋势,不再局限于头部剧集。即便是播放量相对较低的剧集,例如近期口碑较好但云合数据单日有效播放量仅达几百万的《树下有片红房子》,其取景地福州、平潭等地也出现了观众自发打卡的热潮,如烟台山场景中主角常坐的藤椅、许愿树等标志性地点。

其背后原因可归纳为三点:首先,影视传播模式逐步走向成熟,从早期单纯追逐热点、展现潮流的打卡行为,演变为观众自发表达对内容喜爱的日常互动方式。其次,在"影视 文旅"深度融合的当下,能否打造具有传播力的文旅热点已成为衡量剧集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而粉丝通过话题互动为相关数据赋能的行为,也进一步推动了热度的持续攀升。再者,平台方与制作方正积极放大文旅联动的传播效应,早在内容制作阶段便着手植入热点元素。例如华策影视集团副总编辑贾尧曾指出,《去有风的地方》在开发时已规划将取景地作为长期运营的核心资源;而与《难哄》同属阿里生态的飞猪平台,更推出专属机票产品,观众通过复制口令即可享受川渝地区66元机票盲盒,同时获赠男女主周边礼品。尽管实际到访率可能不足千分之一,但此类互动仍为地方文旅经济带来显著价值。

《爱你》五柳巷的剧照引发关注,由此可见各地文旅部门对影视取景地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与以往剧集倾向于选择小众取景地相比,此次涉及的取景地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场景资源,还为剧组提供了较高的拍摄权限,甚至涵盖当地知名景区及文物保护单位。更为特别的是,文旅部门通常在剧集宣传阶段便开始主动配合,相关媒体迅速介入,积极认领剧中"名场面"的发生地,并有意识地打造传播热点。例如《滤镜》中唐奇居住的民宿取景地——尚志路某处,现已更名为"滤镜拾光小屋"对外开放,完整保留剧中的所有场景细节以营造传播热度。

随着各参与环节逐步趋向完善,协同效率显著提升,文旅部门、内容平台、影视制作方与观众群体已形成多元化的联合推广机制,进而催生了众多影视文旅融合型目的地的诞生。未来,这种模式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路径,至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具有显著价值。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