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出海,靠什么站稳脚?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81更新:2025-09-09 02:08:24

出海短剧凭借其独特的流行元素吸引海外观众,但单靠“猎奇”效应难以持续,核心在于创新内容的打造。与国内市场相比,出海短剧同样需要坚持内容为王,不断推出高质量作品。若仅局限于复制国内短剧的固定套路,缺乏原创性的突破,即便当前海外观众仍保持兴趣,长远来看热度恐难维持。作者:摸金校尉 编辑:小白 排版:板牙 尽管2025年刚刚拉开帷幕,短剧行业已展现出对新一年发展的信心。首届“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在成都举办,行业从业者聚焦短剧精品化与出海战略展开深入探讨。与此同时,WeiyingEra(微影时代)在广州番禺区影视城举行的《“新产业、新模式、新赛道”2025短剧出海正当时发布会》,同样围绕出海机遇与挑战展开交流,共同研判2025年海外短剧 market 的发展趋势。“短剧出海”作为短剧行业自2024年起兴起的新趋势,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当前海外短剧市场总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是境内市场的十倍以上。随着全球用户对短剧内容需求的持续攀升,众多企业正通过与海外机构合作推动内容本地化,以增强跨文化共鸣。然而在快速发展背后,平台数据透明度不足、广告投放成本高昂、内容审核复杂度增加等痛点依旧显著,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反馈。相较之下,国内微短剧制作在周期与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但海外版制作流程却更为冗长,单部作品平均投入达15万美元,拍摄周期约需两个月。值得肯定的是,海外市场带来的巨大潜力持续激励着从业者,北美与东南亚地区的短剧用户中,女性占比较高,超过九成。这一趋势促使中国公司从单纯翻译国产短剧转向深度挖掘本土故事,结合当地文化偏好创作更贴近受众的内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首次超越同期中国电影票房(470亿),引发行业格局的连锁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好莱坞对短剧市场尚未形成统一认知,但北美市场已占据全球短剧应用收入的60%以上。随着2023年好莱坞编剧罢工导致内容供给短缺,以及传统影视创作理念与观众期待之间的矛盾凸显,海外用户反而对中国短剧的创新叙事展现出浓厚兴趣。中国公司通过聘请当地制作团队,以"暗黑灰姑娘"等新潮题材满足海外市场偏好,这种差异化策略正成为出海短剧的重要突破口。

这部作品也是ReelShort(短剧应用平台)进军海外市场的首部现象级短剧,其"霸总狼人化"的叙事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外女性观众。随着平台热度攀升,诸如《亿万富豪 husband 的双面人生》《我吻醒植物人 husband》《离婚后发现 wife 是亿万富翁》《狼人家族的女儿》等具有鲜明土味玛丽苏特征的短剧纷纷扎堆"霸道总裁"题材。深入剖析这些故事内核可以发现,相较于国内短剧,欧美观众对"逆袭"情节的痴迷程度更甚,且在女性主义主题的呈现上更具文化特色。典型的叙事框架包括:1.酒后失德引发邂逅;2.女主对抗权势;3.前任男友与闺蜜的禁忌关系;4.生育后遭遇抛弃,最终通过复仇实现"去父留子"的结局。特别是第四点,展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用户主要为中产家庭群体,其付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相较于国内用户更具优势,这使得海外短剧的利润率显著提高。对于"爽点"的设计,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短剧创作者都采取了相似策略:聚焦"女性 生活"的互动模式,借助AI换脸技术降低制作成本,采用非正式演员工会的影视从业者进行本地化制作。这种以快速剧情满足观众情绪需求的创作方式,在北美地区已形成对传统电影产业的冲击,尤其在短剧内容渗透加剧的背景下。

根据《洛杉矶时报》引用SensorTower数据的分析,结合海外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与微短剧渗透率增速,海外短剧市场预计长期规模可达1440亿至6480亿美元,中性预测为3600亿。这一市场的重要支撑群体是25岁以上女性,其中35岁以上的占比超过半数。然而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这部分群体的观影习惯正发生转变,"狼人""吸血鬼"等奇幻元素与职场逆袭、天降猛男等传统桥段,已逐步将她们从传统影院市场"迁徙"至短剧平台。

在东南亚地区,短剧制作更侧重家庭伦理题材,与内地相似的豪门恩怨模式被本土化演绎,如《新豪门恩怨》《幕后老板是我 husband》等作品,实质上是国产同类型短剧的"东南亚改编版"。而在日本市场,职场题材的微短剧则成为观剧重头戏,如《大小姐的权利骚扰退治》等作品,通过性转版霸总设定,让女主从实习生身份逐步揭露豪门背景,以"杀伐果断"的方式手撕职场绿茶与无能上司,完美契合日本社畜群体的幻想。

为何外国人对短剧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兴趣?究其根本,这源于人性的共性——在困境中,人们普遍渴望通过故事获得情感共鸣与心理寄托。无论是霸道总裁、甜宠恋爱、重生逆袭还是复仇爽文等叙事模式,本质上都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观众对"拯救者"与"被拯救者"角色的幻想投射。值得注意的是,当下针对精英群体的短剧创作仍显匮乏,原因在于内容创作者难以突破认知边界:既无法想象超出自身经验范畴的剧情,也缺乏对高端受众心理诉求的精准把握。以ReelShort平台爆款《命定禁恋》为例,剧情中女主作为送水女工意外闯入男主人的私人空间,当被羞辱殴打后蜷缩在地哭泣清洗碎片时,其向月神祈求狼人之力的绝望呼救,恰恰折射出特定阶层对权力博弈与命运反转的深层想象。

将《命定禁恋》的情节设定替换为家庭暴力或职场霸凌等现实议题同样具有说服力,因为这些场景均属于生活中的真实存在。虽然并非普遍现象,但其背后必然蕴含着实际发生的事件作为创作的触发点。此类题材通过展现人性中贪婪、控制与压迫的阴暗面,能够跨越文化界限引发普遍共鸣,从而催生观众对"救赎者"角色的期待与代入感,吸引全球范围的受众。基于这种超越文化的人性洞察,出海短剧得以在改编过程中保持核心价值,通过本土化叙事与国际化表达的结合,在保持思想深度的同时实现市场突破。以九州文化旗下ShortTV为例,其聚焦东南亚市场推出的改编作品,凭借对当地社会现实的精准把握,于2024年1月实现该区域下载量环比激增6倍的成绩,首次超越北美市场标杆ReelShort,东南亚市场贡献了ShortTV全球总下载量的46%。

美国iOS免费榜单与谷歌免费榜单(左图:iOS,右图:谷歌)数据显示,短剧出海市场呈现显著区域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业从业者对短剧国际化趋势的乐观判断需保持理性。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面对异域市场始终处于文化适应阶段。不同国家观众的偏好源于其独特社会文化土壤,这些差异体现在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及影视创作特征等方面。例如欧美市场长期偏好神话超自然生物与人格化角色的结合,而热门短剧男主形象多设定为豪门大少或企业高管,这与当地盛行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密不可分。若简单移植"超自然英雄谈恋爱"或"拯救灰姑娘"的叙事模式,短期内可能引发关注,但长期重复此类套路将导致审美疲劳。日本市场则展现出对"豪门隐藏身份扮猪吃老虎"情节的偏好,但深入开发此类题材需结合当地社会现实——当前日本结婚率持续下滑,不婚主义成为主流价值观,创作者应着重塑造符合本土文化语境的"豪二代"人设。尽管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存在历史文化交流,但其社会交往特征具有独特性,且东南亚影视创作普遍倾向于真实反映社会百态,注重客观写实的叙事风格。短剧出海的持续吸引力依赖于创新而非单纯依赖"猎奇"元素,这要求创作者既需保持内容质量,又要突破固定创作模式。当前数据显示,欧美市场仍由枫叶互动开发的ReelShort应用主导,该应用贡献了52%的全球下载量和48%的收入,其中69%的营收来自美国市场。值得注意的是,ReelShort在2024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这印证了欧美市场成熟的付费生态和多样化的内容需求。

相较于东南亚市场呈现出的高度分散、多元发展但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点众科技(DramaBox)在持续开拓欧美高潜力市场的同时,亦加大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布局力度,尤其聚焦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该区域用户占比达23%,其中男性用户占比突破43.5%,展现出独特的受众特征。与此同时,嘉书科技自主研发的TopShort平台于2024年已攀升至日本短剧应用的收入与下载量榜首,其采用的会员订阅商业模式使产品在日本娱乐类iOS应用下载排行榜中跻身第六名,超越Netflix等传统流媒体巨头。

根据火山引擎发布的《2024年短剧出海行业报告》显示,海外市场对优质短剧内容仍存在显著需求缺口。头部海外短剧App的年度上新量维持在100部左右,而市场需求却达到上千部;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本土剧月产量不足100部,其中90%为国产翻译剧,优质原创内容供给严重不足。当前,我国出海短剧企业普遍采用本土化战略,通过组建本地化制作团队提升内容适配性,除成本考量外,更着眼于构建符合海外市场的创作体系。

以ReelShort为例,该平台选择在北美市场重新构建产业链,推进内容本地化生产。其特别引入《流浪地球》的美国特效导演参与制作,彰显出强大的跨文化创作能力。当前短剧出海已形成群雄逐鹿且多领域交叉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企业不仅需维持海外用户粘性,更要通过持续创新保持市场活力。要实现2025年海外市场稳定拓展与营收规模突破,"内容 "战略将成为关键方向,需在本土化运营基础上深化内容价值挖掘。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