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任妻子同名、跟巴菲特煲电话粥,投资界谁不爱芒格?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41更新:2025-09-09 03:41:02

投资界传奇人物、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得力搭档查理·芒格于近日逝世。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的官方声明,董事会副主席芒格在加州某医院安详离世,终年99岁。其1924年1月1日出生,距离百岁生日仅余一个月余。除了在伯克希尔公司担任要职,芒格还身兼房地产律师、慈善家、《日报》集团董事长兼出版人等多重身份,并担任多间企业的董事会成员。

图片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28日,查理·芒格的个人资产达到26亿美元。这位与沃伦·巴菲特并肩作战的智者,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新闻稿中被如此评价:"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贡献,公司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芒格的诸多人生智慧至今仍被商业领袖们引用,他曾强调:"若生活方式正确,年老时的幸福将远超年轻时。"那么,这位投资大师究竟在哪些方面践行了"正确"的人生选择?

芒格家族自17世纪中叶迁居美国后,数百年间保持低调,直至其曾祖父成为联邦法官才迎来转折。父亲查理·芒格则继承家族传统,毕业于哈佛大学,先在奥马哈从事律师工作,后担任助理总检察长。1924年1月1日出生的芒格,虽童年时期患有轻度阅读障碍,但母亲的耐心教导使他克服困难并培养出对阅读的热爱。通过研读各类人物传记与励志书籍,他形成了"追求财富以获得全面自由"的人生观,憧憬着"拥有书籍与足够财富的舒适生活"。

17岁进入密西根大学数学系的芒格,在1943年因体育成绩不达标被分配至阿拉斯加担任气象研究员。后转入新墨西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最终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热力学与气象学。服役期间,他坚持思考人生理想:"拥有房屋、书籍与财富,实现真正的自由。"在妹妹的牵线搭桥下,他与南希·哈金斯相识相恋,1946年以22岁之龄结婚并育有子女,这段婚姻持续到1948年他完成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业。

尽管已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律师资格,芒格仍选择继续在加州法院执业,年薪仅3300美元。幸而通过建筑师朋友的帮助,在南帕萨迪纳购置了理想居所。但事业成功并未带来家庭和谐,与南希的婚姻逐渐恶化,最终在儿子泰迪患白血病离世后选择离婚。经历长达一年的医疗支出后,他失去了8岁的独子,朋友描述当时他抱着病重的儿子沿街痛哭的场景。这段人生低谷并未击垮芒格,他反而将危机视为成长机会,提出"自怨自艾是偏执的表现"的深刻见解。

在失去泰迪后不久,芒格与同样名为南希的再婚对象巴里相识,这位离异女性带着两个孩子。他搬入南希的住所,与三个亲生子女及两个继子女共同生活。两人在泰迪去世后数月举行婚礼,这段感情持续了55年直至南希去世。通过两次婚姻,芒格育有7个子女及两个继子,家族成员年龄跨度达20年,展现出他复杂而丰富的人生轨迹。

图片

1959年,查理·芒格的父亲老芒格离世,恰逢其返乡料理后事时邂逅了人生的重要伙伴沃伦·巴菲特。据传,通过煲电话粥和撰写长达九页的书信,巴菲特将芒格引入自己的社交圈,使两人逐渐建立联系。这段时期成为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巴菲特回忆初次见面时称:"我遇到了某个与我存在诸多共鸣的人。我们同样享受讲笑话带来的欢愉,也热衷于主导对话节奏。但那天晚上,芒格在社交技巧上展现出更卓越的一面,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有趣的是,彼时的巴菲特一反常态,未如往常般高谈阔论,而是耐心倾听芒格的见解,这种互动为日后深厚的友谊埋下伏笔。

图片

两人逐渐意识到,他们童年初期的两家相距不远,拥有诸多共同好友,甚至曾先后在同一家杂货铺工作。多年后因投资理念契合而重逢,芒格在回归加州后,每日与巴菲特通电话交流,双方越聊越投缘。当电话沟通不足以承载想法时,他们开始互寄信件,其中最长的一封竟长达九页。不久之后,巴菲特主动邀请芒格加入投资团队,而芒格并未立即表态,而是先行介绍了部分法律客户给巴菲特——这些客户中不乏财力雄厚的商界精英。最终在相识的第三年,芒格正式踏入投资领域。在巴菲特的引荐下,他与杰克·惠勒、阿尔·马歇尔共同创立了位于太平洋证交所的惠勒和芒格证券公司,开始管理他人委托的资金。其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既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交易,也直接收购小型企业,但始终坚守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他拒绝频繁短线操作,而是投入大量时间研究企业的运营状况与未来潜力,一旦买入便长期持有。1965年,芒格辞去律师事务所职务,但其名字仍保留在"芒格和托尔斯律师事务所"的招牌上。芒格对此解释道:"离开法律界并不等于放弃法律手段,但我的初衷是摆脱依附客户的状态。我宁愿以自身的判断进行决策,而非遵循客户的思维模式。毕竟我认为自己比客户更了解相关领域,为何还要按他们的逻辑行事?这一选择既源自我鲜明的个性,也出于对独立资本的渴望。正如富兰克林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皆因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图片

事后的回看发现,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巴菲特与芒格迅速将其出售,亏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尽管此次交易并未达到理想预期,但现金流稳定且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零售消费行业,始终是两位投资大师的重点布局领域。1972年,芒格成功说服巴菲特,通过蓝筹印花公司以2500万美元(相当于账面价值的三倍)收购了喜诗糖果。这一战略决策成为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的重要案例,当时喜诗糖果年营收仅400万美元,却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实现了20亿美元的销售额,为巴菲特与芒格创造了丰厚的回报。

图片

在每次股东大会上,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都会向股东分发喜诗糖果的花生脆糖,这种习惯甚至延伸到樱桃味可口可乐的分享。尤其在2022年,伯克希尔向股东提供了11吨喜诗糖果,两位年事已高的企业家亲自参与现场推广。他们采取的策略,是运用蓝筹印花公司的资金收购多家企业,例如布法罗新闻集团和威斯克金融公司等,从而实现资产的持续增值。接手蓝筹印花公司时,该企业的净资产仅为4600万美元,而在十年后,通过他们的投资,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95亿美元。

这一案例为巴菲特和芒格提供了重要启示:寻找具备充足储备资金的企业,通过精准投资形成资金滚雪球效应。类似的模式在保险行业同样适用。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积累资金,在未发生赔付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往往能产生稳定收益。当伯克希尔成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时,巴菲特和芒格通过收购,不仅获得了资金池的控制权,也实现了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的战略目标。

资本市场对这对投资搭档的策略给予高度认可。他们在投资后通常不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也不会因短期股价波动引发争议,更不会像散户投资者那样频繁问责。这种长期持有、稳定增值的投资风格,加上他们对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使伯克希尔成为众多企业的理想合作伙伴。

1978年,芒格正式出任伯克希尔董事会副主席,随后将其个人资产注入公司。从1978年到2023年,伯克希尔的市值从1000万美元激增至近7500亿美元(约合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超过7.5万倍。1998年一场股东大会中,因芒格缺席,巴菲特以创意方式致敬:用硬纸板制作芒格人像,搭配其语音"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并在会场循环播放六次录音,每次结束时都露出顽皮笑容。

图片

作为投资界公认的理性典范,芒格以严苛的风险管控理念著称,曾多次否决巴菲特青睐的投资标的,因此被后者戏称为"Mr. No"。这种审慎的投资风格虽导致伯克希尔错失微软、苹果等科技新贵的崛起机遇,却成功规避了诸多市场陷阱。在美股历经多次剧烈波动的数十年间,伯克希尔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担任伯克希尔副主席后,芒格每年与巴菲特共同主持股东大会并解答投资者疑问,其智慧思想逐渐为世人所认知。在谈及中国发展前景时,芒格曾这样评价:"首要优势在于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其次,中国领军企业相较国际同行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且估值更具吸引力;再次,中国的发展模式体现了自力更生的特质,通过储蓄率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而在2023年2月的股东会议中,当被问及比亚迪的投资经历时,芒格坦言:"这可能是我最珍视的投资决策。比亚迪的回报率至今已达到80至90亿美元,这种级别的投资回报实属罕见,或许一生难遇一次。"

图片

芒格于2008年9月对比亚迪进行了价值2.3亿美元的投资,购入10%的股权。截至当前,这笔投资的市值已攀升至80至90亿美元。每当有投资者询问巴菲特对比亚迪的看法时,他总会将话题转交芒格。早在投资初期,便有众多信付认可芒格能力的伙伴们,纷纷将资产交由其管理,最终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其中,与芒格共同投资加州房地产的布斯及古特恩等人,因投入较大资金而实现财富增值,成功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图片

绝大多数人听过芒格的演讲或与他交流后,都会深受其启发。作为投资界极具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尽管已离世,他所积累的智慧与经验仍持续塑造着新一代投资者的思维。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