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CEO“涉赌”的事情越闹越大,不少大主播也突然停播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92更新:2025-09-09 04:47:37

近日,斗鱼平台CEO陈少杰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事已引发广泛关注。

有关该传闻的争议已持续多时,但在尚未有最终结论前,网络上充斥着各类传闻,包括洗钱及涉缅等不实指控。然而根据警方最新公告,陈少杰目前被正式认定的罪名仅为“开设赌场罪”。此事引发游戏直播行业震动,多位主播以家庭事务或个人安排为由,陆续暂停直播活动,其中不乏知名主播如旭旭宝宝等。

就连在LOL圈内颇具影响力的韩国籍主播Doinb也不得不紧急返回韩国,据悉其家人生病需要照顾。

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近年来部分主播的过往录播内容正逐渐从平台上消失。其中,Doinb的7年前早期录像甚至难以被找到。据传,前斗鱼户外主播钱小佳(现为虎牙主播)在粉丝群透露,自己正因陈少杰涉及的赌场事件被牵连,需配合调查,其结果可能取决于运气,或面临短期(一个月)或长期(一年)的法律程序。

陈少杰是否将斗鱼平台转变为赌场?在具体细节尚未明朗之前,我们尚无法对此下定论。然而,当前最引人争议的焦点仍在于平台的“打赏抽奖”机制。众所周知,打赏作为直播平台和主播互动的重要形式,通常源于观众对主播内容的欣赏与支持。这种行为本质是自愿的礼物赠送,类似于古代天桥下的卖艺场景——有钱人捧钱场,没钱人捧人场,但始终建立在观众自主选择的基础上。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原始的直播打赏模式逐渐异化,甚至出现了一些诱导性行为。毕竟仅依赖观众打赏和互动带来的收益增长极为缓慢,于是平台开始推出各种刺激打赏的创新玩法。例如通过主播间PK机制,将粉丝打赏金额作为胜负关键指标;又如设置需要充值才能解锁的粉丝专属标识,如"灯牌",并将获取灯牌作为进入粉丝群的准入条件。尽管这些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体现着观众对主播的认可,但"办卡抽奖"这类玩法则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使打赏行为与纯粹的粉丝支持产生了本质区别。

所谓“办卡”实质上是用户花费数元即可获得某主播的粉丝认证,同时获取一张象征性的“狗牌”作为身份标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卡具有可重复购买的特性,使得用户可通过批量购卡提升抽奖中奖概率。这种操作模式催生了部分人以赌博心态大量购卡的行为,理由是若中奖即可实现投入产出平衡。针对此现象,笔者曾向清华大学法学博士阿天(化名)咨询。据其分析,网络抽奖是否构成赌博需结合双重标准:一方面需考察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则需根据实际操作情境进行判定。在阿天看来,核心区别在于用户购买卡券的最终目的——若以获利为主要诉求,则很可能被界定为赌博行为。相较而言,常规的办卡抽奖更接近于对主播的打赏支持,而斗鱼平台曾推出的挖宝活动则展现出更明显的赌博特征。在该活动中,主播会主动在奖池中放置高额福利,粉丝则通过大量购买抽奖券来提升寻宝概率。以知名主播Doinb为例,其曾在某次挖宝活动中设置高达12万元的奖池。

2020年早些时候,斗鱼平台曾因主播“彡彡九户外”利用“粉丝福利社”抽奖功能开展赌博活动被法院定性。该主播在直播过程中频繁使用“办卡抽五万”“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等诱导性话术,同时通过鱼吧社群、微信群等渠道持续鼓动粉丝参与抽卡赌博,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违规操作。

抽奖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需逐一核对中奖者身份及奖金额度,收集其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支付信息,并安排现金发放流程。据悉,该直播间在过去三年半内累计开展抽奖活动逾4200场,频率之高几乎与大乐托、双色球相当。活动期间吸引超450万人次参与,累计收益高达1.2亿元。该直播间最终于去年底因涉嫌违法被依法查处,主要负责人相继落网。除此之外,直播平台中存在诸多疑似赌博性质的违规操作。然而,此类行为往往被归咎于主播个人,平台则多被指监管缺失。但综合多方信息显示,斗鱼平台存在一定的边界试探行为。

根据中国网此前报道,主播小微(化名)透露,直播带货的收益分配模式通常为:以某主播流水100万元为例,其中50%收益归平台所有,剩余50%需先向中奖用户返还部分金额,再扣除个人所得税后,最终形成主播实际收入。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参与抽奖的观众未必能获利,而主播在扣除相关成本后也可能面临亏损,但平台始终确保盈利。因此,斗鱼超管会主动向主播提供规避法律风险的指导方案。相关话术文件截图显示(图源:每日经济新闻),平台对主播的合规操作有明确指引。

斗鱼平台曾有高管公开表示,直播间内主播的抽奖活动属于商业行为中的“有奖销售”,而非赌博行为。依据国家现行法规,若抽奖金额未超过五万元,理论上可被视为合规操作,但法律条款本身的解释存在争议。阿天指出,此类辩解缺乏说服力。满足上述条件“仅表明基础合规性,真正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实质审查标准”。事实上,斗鱼平台近年来面临的挑战早已超越涉赌范畴,涉及内容生态、用户管理等多个方面。网络流传着“23点后斗鱼内容监管宽松”的说法,指向平台在深夜时段擦边球和软色情内容的传播加剧。用户阿强(化名)反映,尤其在2023年上半年晚间九点至十点间,舞蹈类主播频繁出现低俗内容,部分直播画面甚至直接暴露大腿、侧躺床上进行表演。

2023年5月,监管部门启动对斗鱼平台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改督导。

阿强表示,随着行业发展,这种现象逐渐减少,早期以舞蹈为主的主播如今更倾向于坐在椅子上进行聊天连麦。然而,即便在深夜11点之后,斗鱼平台上仍存在诸多连麦PK环节,那些在竞技中落败的主播往往仍需通过劲歌热舞等表现来承担“惩罚”性质的后果。一位来自某长视频大厂合规部门的员工曾透露,国内直播行业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试探行业边界的过程,如果设定的规则过于严明,反而会制约内容创新与平台活跃度。

昔日的直播行业领军者陈少杰曾透露,斗鱼平台的命名灵感源自泰国斗鱼——这种以好斗闻名的观赏鱼。作为品牌核心元素,"斗鱼"二字暗含着平台创始人对竞争格局的预判。在"千播大战"的激烈竞争中,斗鱼通过多重策略构建起绝对优势:从突破行业底线的创新尝试,到不惜重金争夺头部主播,再到精准的营销布局与热点运营,其市场攻势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斗鱼最终实现逆袭,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然而这与众多互联网行业竞争案例如出一辙——前期投入巨资搏杀,最终拼死争夺的市场看似充满机遇,实则如同贫瘠的盐碱地。游戏直播平台的竞争历程,正是行业常态的缩影。

尽管斗鱼在转型后加强了内容审核,严打色情、赌博、暴力等违规行为,同时也在探索多元化变现模式,但其作为游戏直播平台的核心定位始终难以撼动。市场普遍认为,过度依赖游戏生态导致商业化路径受限,难以实现真正的盈利突破。与此同时,早年高价签约头部主播的战略逐渐显现出弊端,高昂的签约费用在流量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成为沉重负担,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如知名主播旭旭宝宝已于今年转投抖音平台。

近年来,抖音、快手及B站等综合视频平台加速布局游戏市场,在巨大流量优势下,传统游戏直播平台斗鱼逐渐显现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2020年,斗鱼曾与竞争对手虎牙宣布按市值比例1:1进行合并,计划成立腾讯控股旗下新公司。然而该交易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规被监管部门叫停。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腾讯与字节跳动达成长短视频领域合作,双方在内容联动与二创生态方面展开深入探索,这一战略调整引发外界对斗鱼未来地位的担忧。

或许正是源于这一背景,斗鱼选择重新回归‘千播大战’时期的初心。最终导致CEO被警方逮捕,公司股价跌破1美元,陷入退市风险。耐人寻味的是,正如陈少杰所言,斗鱼在泰国被称为一种民间战斗生物,这种鱼以好斗和凶猛著称。但他并未提及,泰国斗鱼至今仍作为斗鸡、斗蟋蟀等赌博活动中的‘角斗士’存在,甚至有人专门培育用于斗鱼竞技的品种。由此可见,斗鱼与‘赌’的关联早已深植文化之中。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