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专访】日本导演滨口龙介谈核废水:日本政府没有与国际社会建立起信任关系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46更新:2025-09-10 02:49:59

滨口龙介继《偶然与想象》《驾驶我的车》在2021年斩获国际 acclaim 后,再次以《邪恶不存在》引发全球关注。该片于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凭借3.83分的国际场刊评分(满分5分)位列年度榜单第四,紧随《可怜的东西》《音乐大师》《绿色边境》之后。影片以石桥英子的音乐为切入点,通过紧凑的叙事结构探讨"人类与自然关系"这一永恒命题,看似轻盈的叙事外壳下,资本开发对生态的侵蚀、村民守护家园的抗争、以及男主角拓海在生存困境中的挣扎与抉择层层递进。滨口通过细腻的留白手法,精准捕捉人际交往中难以言表的微妙张力,让观众在克制的表演与含蓄的对白中,感受表面轻松剧情下潜藏的深刻社会议题。

滨口龙介导演与主演一同受访

凤凰网娱乐在丽都岛独家专访了凭借多部佳作斩获殊荣的导演滨口龙介,围绕影片内容与社会议题的关联展开提问。以下是导演对相关问题的回答:对于影片结局中主角拓海对村上采取的行动,观众可能产生困惑。滨口表示,这种反差源于人们对结局中公司代表未受到严厉惩罚的认知,以及对情节演变的质疑。公司代表踏入乡村风景区如同带来破坏,但在故事推进中,其内心出现微妙转变,却又未能彻底改变。关键在于,拓海作为一个角色,或许并不受制于社会常规,他拥有跨越界限、遵循自己逻辑行事的能力。

谈及创作主题,滨口坦言自己始终关注那些情感沉寂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往往难以预判。这正是他试图挖掘的人类心理灰色地带。他认为,当人物通过对话表达观点时,实际上并未完全展现真相——除非所有事物都能被文字完整描述。最终,人们感知到的是文字之外的实质,而表达这些隐晦内容的方式便是行动,因此行动往往背叛语言。这种表现手法贯穿他所喜爱的电影作品,他认为某些事物的真相无法仅通过语言传达,人类仍需要保留这种"神秘"属性。

关于影片如何处理复杂人物关系,滨口解释说,故事核心始终围绕父女关系展开。他选择让外部人物如公司代表介入,以推动这对核心人物的关系变化。尽管周围存在众多次要角色,但受限于108分钟的篇幅,他只能重点刻画两个主要人物。外围角色的形象虽重要,却无法被完全展开。

在创作过程中,滨口认为对话、情节与音乐的构建并非固定顺序。他强调创作始终是充满挑战的旅程,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呈现故事。在拍摄前,他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研究,但同时也要面对时间限制。这种限制让他逐渐明确哪些内容需要保留。对于本片而言,石桥英子的音乐成为重要标志,其创作理念与电影主题高度契合。通过合作《驾驶我的车》,他深入理解了这位音乐家的作品特质,认为她的音乐具有丰富层次却无明确答案,这种特质决定了电影需要与之协调。

谈及自然与乡村空间的呈现,滨口坦言自己童年主要在城市度过,但为创作本片,他特意前往石桥英子居住的乡村地区。在那里,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氛围。他指出,虽然这些乡村地区距离东京较近,但依然面临着城市化带来的挑战。这种矛盾催生了"露营"概念,即有选择性地利用自然中的安全便利因素。

关于影片与现实的呼应,滨口表示开发行为污染水源的情节与日本政府核废水排放事件存在巧合。他认为,核废水问题在一周前成为焦点,恰好与电影内容形成互文。尽管政府声称废水安全,但他认为这种科学论述并未建立应有的信任。他指出,电影与现实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反映了将短期利益置于长期后果之上的现象,这种行为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