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绑架”刘浩存?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95更新:2025-09-16 02:10:32

历经波折后,《龙马精神》终于确定上映日期,刘浩存作为女主角在影片中尤为引人注目。此前她因戏外舞蹈事件引发争议,随后在电影《四海》中的表现也遭到观众批评。与成龙同框的画面显得格格不入,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图源:电影龙马精神

图片源自电影《龙马精神》。在娱乐圈中,谈及对流量明星的批评,成龙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代表。每完成一部作品,他总会对流量明星有所抱怨,或直言某位新生代演员演技欠佳,或调侃某些年轻偶像过于张扬。这种犀利的评价态度,使他被舆论称为「流量明星黑粉头子」。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牌演员却对与流量明星合作情有独钟。无论是《警察故事2013》中与景甜的合作,还是《解忧杂货店》,成龙均与多位流量明星有过搭档经历。这一现象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成龙大哥,如果你被绑架了,就请眨眨眼。

成龙选择这条路线,实则是出于内心的不甘。多年来,他一直怀揣着转型的愿景,曾多次公开表达希望与张艺谋、李安等华人导演合作的愿望,若无法实现,将被视为电影界的遗憾。

然而命运弄人,历经多年,成龙的转型之路依然未能如愿。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上映,成龙在昏暗的影院中目不转睛地观看。这部影片的震撼力令他深受触动,使得这位长期饰演警察与特工的演员萌生了挑战自我、尝试农民角色的想法,即便这意味着要剃去头发出演。从那时起,成龙便成为张艺谋的忠实粉丝,每部新作上映,他总是最早到场支持。

尽管他无法解读《幸福时光》《秋菊打官司》等影片的深层含义,却痴迷于其独特的风格韵味。那是他最渴望尝试的类型。功夫不负有心人,成龙在公司牵线搭桥下得以与张艺谋相识。他手捧一摞剧本,与张艺谋从午后畅谈到深夜。交谈至尾声时,成龙已口干舌燥,连水都未及喝下便大声对张艺谋提议:"这些剧本你随便选一个,我来演。"然而张艺谋却当场婉拒:"实在抱歉,这些作品我都不感兴趣。"

成龙在听到某句话后急得直拍脑袋:“那我不给你讲故事了,导演你自己构思吧。”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张艺谋,成龙总会主动询问:“导演,剧本准备好了吗?”这一段时间,张艺谋甚至不愿前往香港。1996年,两人终于筹划出一部新编武打片,但因剧本内容敏感且带有讽刺意味,成龙心存顾虑,选择暂时搁置。后来,张艺谋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将其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结合,最终孕育出《英雄》。2000年,张艺谋开始筹备这部电影,成龙得知后,带着一条重达100斤的鲶鱼从香港飞赴北京,主动申请出演无名角色。然而,当张艺谋眉头紧锁未作回应时,成龙误以为是资金问题,立刻表示:“我可以不要片酬。”其实张艺谋早已考虑过邀请成龙,但看到无名角色孤傲的形象与成龙一贯笑嘻嘻的性格,最终摇头婉拒:“你太老了,下次吧。”张艺谋对此感到歉意,所以在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第一个念头便是邀请成龙。可无论怎么琢磨,始终找不到适合他的角色,毕竟不能让这位大哥跑龙套。

成龙客串龙套

成龙曾因客串龙套而萌生“父债子偿”之意,便邀请房祖名出演太子角色。然而张艺谋却因此事吃了闭门羹。当时房祖名正忙于拍摄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认为再接新戏有失对导演的尊重,最终婉拒了邀约,并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我赶在了我爸前面。”这番话既讽刺又伤人。直至2005年5月,成张二人在戛纳相遇,张艺谋率先开口:“我欠你一部片子,咱们2007年拍吧。”成龙欣喜若狂,甚至在《神话》发布会上公开表示:“这是一部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必然能震撼世界。”但计划再次搁浅。奥运会开幕式的重担压在张艺谋肩上,繁忙的筹备工作让他连续两年无法拍摄影片。成龙就这样反复等待,一晃十几年过去,最终使得张艺谋在采访中难堪地坦言:“我现在都不敢见成龙了,答应他的事还没完成。”对成龙心怀歉意的还有李安。1991年,李安凭借首部电影《推手》获得金马奖提名,首次参加如此盛大的颁奖典礼时紧张到尿急,匆忙寻找厕所,却在便池旁发现了一排巨星——左边是刘德华,右边正是成龙。

成龙尚未开口寒暄,便已主动搭话,直言想从李安手中争取一个角色试演。彼时李安的声望尚无法与成龙相较,对方连忙应允。此后每逢筹拍新作,李安总会先在脑海中勾勒成龙的形象,最终却因角色定位不符而摇头叹息。1999年《卧虎藏龙》筹备期间,成龙得知消息后急不可待,试图介入创作。但李慕白这一角色早已为李连杰量身定做,最终让成龙遗憾败北。直至2013年宣传《十二生肖》时,成龙仍公开透露正与李安商讨剧本合作,坦言当时"连八字还没一撇就迫不及待"。此言引发舆论热议,有声音调侃称两人或将联手打造《功夫色戒》,更有网友戏称"廉颇老矣,该让李安喘口气了"。面对外界质疑,成龙始终专注自身转型之路。事实上,早在1993年他便错失了参与《霸王别姬》的良机——制片方认为其京剧科班背景与亚洲巨星身份完美契合段小楼角色,却因何冠昌的劝阻最终作罢。时至今日,这段未竟的缘分仍令人唏嘘。

成龙与《霸王别姬》剧组

2022年,成龙再次与转型机遇擦肩而过,此次尝试却因《瞬息全宇宙》而引发广泛关注。

该片主角由导演专为成龙量身打造,为此导演曾多次努力争取。成龙因档期冲突,最终将这一机会转介给杨紫琼。彼时他以为只是放弃了一部普通的喜剧作品,却未曾料到,这其实是错失了自己长久以来的追求。2023年1月《瞬息全宇宙》获得奥斯卡11项提名后,成龙向杨紫琼发送了一条带有自嘲意味的祝福消息:"祝贺你的电影!你知道导演最初找的是我。"杨紫琼则幽默回应:"这是你的损失。"事实上,成龙的演艺生涯始终伴随着机遇与遗憾。1985年他曾接到洪金宝的电话,对方直接提出合作拍摄文艺片《龙的心》。影片讲述成龙与智障兄长(由洪金宝饰演)相依为命的故事,要求摒弃传统动作戏,着重展现演技。这个打破常规的邀约让成龙充满期待,他当即决定加入剧组。彼时包括成龙在内的功夫影星普遍被视作只会打斗的类型演员,鲜少有人认为他们具备细腻的表演能力。成龙选择通过这部作品向业界证明自己的演技潜力。

《龙的心》成为关键转折点。影片前半段中,成龙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他通过痛快淋漓的哭泣与细腻的微表情演绎,将角色的复杂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剧情发展到后半段却出现偏差,洪金宝出于对票房收入的考量,悄悄为成龙角色增添了大量动作戏份,使得原本温馨的兄弟情谊被警匪冲突情节所取代。

《龙的心》一出高难度的爆破跳楼戏

《龙的心》中那场高难度的爆破跳楼戏让成龙倍感煎熬,原本设想的表演效果与实际拍摄过程产生巨大落差,那种裤子脱到一半又被提上的尴尬感令人窒息。2009年与尔冬升合作的《新宿事件》成为成龙转型的重要节点,尽管拍摄过程中遭遇多方阻力,包括好友和影迷的劝阻,甚至妻子林凤娇率先公开反对,认为此举可能毁掉"成龙"这一金字招牌,但他仍坚持投入1.5亿港元制作费用。影片虽因敏感内容被内地禁映,但凭借突破性的表演方式获得好评,标志着成龙突破自我设限的尝试。面对年龄增长带来的戏路局限,成龙选择主动降低姿态寻求转型,这种执着态度甚至让香港业界称其为"片场暴君"。他以秦始皇般的权威掌控制作流程,即便非自导作品也坚持打上"成龙作品"的标签,展现出对电影事业的极致把控。这种严苛要求在《重案组》拍摄期间引发争议,因不满黄志强加入的暴力与性元素,他最终促使制作方更换导演。

他亲自为片场制定管理制度,规定吸烟与茶歇需在指定区域进行,用餐须按序排队,餐后更需有序收拾餐具。任何违规行为都将面临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有熟人前来探班时,目睹现场井然有序的运作,不禁感慨:‘这哪里是拍戏现场,分明是纪律严明的军营!’

2010年,一件事件令成龙倍感压力。昔日竞争对手李连杰接连推出《投名状》《海洋天堂》两部作品,不仅获得观众广泛好评,更斩获多项大奖,其转型之路堪称顺风顺水。这一反差让成龙陷入焦虑,昔日的片场主导者仿佛一夜之间被驯服,彻底屈从于导演的指令,成为众人眼中的'片场暴君'。

在拍摄《铁道飞虎》期间,导演丁晟曾安排成龙与房祖名进行了一段颇具特色的对手戏,其中涉及对鼻部尺寸的调侃互动。尽管成龙从业数十年来始终谨慎对待镜头,面对这种直接戏弄面部特征的桥段仍感到不适,但他最终选择尊重导演的创作意图。成龙在采访中提及:"导演有其独特的构思,作为演员我应当配合。" 随着拍摄推进,这位动作巨星的声音逐渐淡出片场,而电影海报上原本醒目的"成龙作品"标识也随之减弱,暗示着他在该片中的主导地位有所变化。

不再出现「成龙作品」四个字

从科幻类型《机器之血》到奇幻题材《神探蒲松龄》,从主旋律影片《铁道飞虎》到治愈系作品《解忧杂货店》,他不断拓展创作边界,甚至与流量明星合作探索新风格。然而这种不拘一格的尝试并未带来预期效果,自《十二生肖》开始,市场反响持续低迷。高投入的《急先锋》最终仅收获2.94亿票房,而《神探蒲松龄》虽取得1.5亿票房却亏损达4.5亿。本应作为转型关键的影片,豆瓣评分甚至未能突破6分大关。

成龙如今已不再是电影的代名词,也不再是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年过六旬的成龙,早已萌生退隐之意。他曾在内心构想过无数种优雅的谢幕方式,如在银幕上跃入火山深渊化作青烟,或在高难度动作中意外重伤。然而,最深切的渴望始终指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之作,以实现自身艺术追求的圆满。观察其近年状态,所谓"下滑"实则是为完美谢幕而进行的蓄力。但时机并非如富士山般静待花开,而是需要精准把握的珍贵资源。当传统路径逐渐受限,成龙最终选择将刘浩存视为转型突围的突破口,这一决定既充满风险也暗藏机遇。尽管影片尚未公映,但观众对此的评判早已在舆论场中形成微妙的共识。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