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欧阳娜娜,入门价988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33更新:2025-09-17 18:57:54

图片

近期,凭借个人魅力备受关注的欧阳娜娜所创立的品牌“nabi”引发争议。尽管她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不认同“每个女孩都想成为欧阳娜娜”的说法,强调“希望每个女孩都能成为自己”,但品牌主打的“精致舒适的生活方式”理念,以及推出的纯白色睡衣、浴袍、眼罩、玩偶等产品,依然显示出其核心消费群体仍是渴望追随她的年轻女性。

图片

欧阳娜娜的潮牌因高昂的定价策略与实际面料与设计存在明显落差,引发公众争议。根据nabi官方小程序显示,首批上线的单品中,纯白睡衣套装和浴袍售价均为988元,兔子玩偶定价388元,仅两双纯白色袜子(168元)和纯白色眼罩(148元)价格相对亲民。目前除988元的两款商品外,其余产品均已售罄,暂未推出新品。值得注意的是,明星打造潮牌已非新鲜事,早在2003年,陈冠希便创立了CLOT品牌,而STAYREAL则在海内外开设了多家实体店。近年来,越来越多明星涉足潮牌领域,包括白敬亭的GOODBAI、王嘉尔的TEAMWANG DESIGN以及鹿晗的U.G.C等,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潮牌生态。

图片

潮流品牌普遍以非平价定位面向市场,其溢价本质源于品牌溢价与明星效应的叠加。明星效应不仅为潮牌带来流量红利,更推动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尽管众多明星怀抱成为下一个陈冠希般引领潮流的愿景,试图通过CLOT等案例复制成功路径,但多数品牌仍困于小众粉丝群体,难以实现规模化突破,最终多以悄然退出市场告终。这种扎堆现象背后,究竟折射出怎样的商业逻辑?明星潮牌是否真如表面般具备可持续盈利的潜力?

图片

明星涉足潮牌领域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源于其独有的资源壁垒。在创业成本方面,他们无需承担传统品牌所必需的市场调研、供应链管理等基础开支,更关键的是能够大幅节省宣传推广费用。作为天然的品牌代言人,明星的个人影响力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其社交媒体账号的曝光量、综艺节目的出场机会乃至日常穿搭都成为免费的营销渠道。以黄明昊为例,他不仅通过个人时尚造型持续塑造品牌形象,更主动将团队纳入综艺内容进行品牌曝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传播网络。

图片

在参与综艺节目"帮公司挖人"的过程中,明星本人的影响力固然重要,但他们背后的人脉网络同样为品牌带来显著的宣传效应。多数品牌将"带货KPI"交由公关团队负责,通过与艺人团队及造型团队的深度协作,使产品自然融入明星的公开造型,并获取"返图"作为宣传素材。明星的每一次公开亮相,实则构成了商业行为。据时尚行业从业者透露,品牌公关常借助与艺人团队或造型师的人情关系完成这一环节,若关系未达"刷脸"层面,则需以金钱作为交换。部分造型师则扮演起品牌与艺人之间的桥梁角色,为明星的公开造型定价,因此一些明星能以较低成本实现品牌曝光。

明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天然的客户基础——庞大且忠诚的粉丝群体。这是新品牌梦寐以求的种子用户与私域流量(即便粉丝未必理解这些行业术语)。尽管"破圈"面临诸多挑战,但品牌启动阶段的宣传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只要前期推广得当,粉丝通常会给予首肯,并展现出远超普通新品牌的复购意愿。这种忠诚度使得明星品牌即便定价偏高,依然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因为对粉丝而言,购买行为往往被视为对偶像的直接支持。

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明星为何热衷潮牌创业。实际上,在上述商业逻辑下,若单纯追求经济收益,与成熟品牌联名或接代言的商业形式已足够满足需求。相较于从零开始创建品牌,这种模式无需组建全新团队,也规避了潜在舆论风险。因此,潮牌项目对明星而言,必然蕴含着超越物质利益的深层价值。他们往往借由品牌传递个人态度,或嵌入彰显自我特色的元素。相较于更热衷开设火锅店的中生代明星群体,新生代艺人似乎对"打造个人潮牌"展现出更为执着的追求。白敬亭与王嘉尔均选择将姓氏融入品牌名称,黄明昊的"TWOEX2"则巧妙融合出生年份2002年,并将家乡的经纬度转化为服装印花设计。

图片

明星打造潮牌不仅能满足粉丝对“拥有感”的微妙需求,更能在现实层面实现双重人设塑造:“商业领袖”与“潮流先锋”。值得注意的是,粉丝对偶像作为“霸道总裁”形象的崇拜依然存在,拥有个人品牌的明星常被粉丝尊称为“老板”,这种称呼背后隐含着对偶像商业智慧、社会地位的认可。同时,“潮流先锋”的人设则为艺人开辟了更多可能性,既有助于参与潮流主题综艺,也能吸引相关品牌的商业合作。对于潮牌而言,艺人自带的潮流属性能精准锁定目标客群,从而提升品牌辨识度。然而,潮牌创立与潮流达人身份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如同“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谢娜创办的潮牌“欢型”便因市场反响不佳而关闭,反观王嘉尔、白敬亭等成功案例,他们在创立自有品牌前已具备明显的潮流人设,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更易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沉淀。相较而言,欧阳娜娜的路径更具独特性,她通过签约壹心娱乐后,在社交平台以Vlog形式展现生活日常,逐步从“种草达人”转型为“品牌主理人”,构建起差异化的商业形象。

图片

近年来,90后女艺人展现出独特的商业智慧,善于借助自身优势拓展副业路径。与男性艺人普遍集中投入街头文化的趋势不同,她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积累的粉丝基础和形象价值,打造契合女性消费群体的潮流品牌。例如,杨超越创立的潮牌BABT在初创阶段便与周杰伦的PHANTACi联名合作,而以"高颜值"和"好衣品"著称的周雨彤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AHANIA品牌。这种通过综艺与社交平台构建人设,再以自有品牌实现价值转化的模式,形成了一种双向赋能的商业闭环:成功的品牌不仅能强化艺人的公众形象,更能反向提升其市场价值。然而,当这种闭环中任一环节出现偏差,便可能引发舆论争议,正如当前对欧阳娜娜天价潮牌的质疑所揭示的那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星打造潮牌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超越单纯商业利益的深层价值。

图片

看似有利可图的明星潮牌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从品牌溢价和附加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类合作确实能带来显著的商业回报,但若想建立长久的品牌影响力并持续创造价值,却并非易事。众多案例显示,诸如欧阳娜娜、王嘉尔的TEAMWANG以及黄明昊的TWOEX2等明星自创品牌,普遍面临定价策略引发的争议。以nabi品牌的浴袍为例,其成本仅需不到百元,却标价高达988元,溢价比例接近十倍,这种定价策略的合理性与市场接受度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

图片

网友认为,明星自创品牌的高定价策略主要依赖其粉丝群体的消费能力,这一逻辑与餐饮品牌通过大众市场获取客源相似。然而二者存在本质差异:餐饮品牌可通过标准化产品触达更广泛的‘路人’消费者,而明星潮牌往往难以突破既有的粉丝圈层。由于粉丝群体规模相对稳定,除去部分高消费力的粉丝外,多数为学生群体等普通消费者。这种高溢价的产品在未形成跨圈层认可前,即便粉丝愿意支持,也难以维持长期消费热情。有业内人士透露,许多艺人选择将品牌定价定位于高端区间,认为此举才能彰显其身份地位,避免‘掉价’之嫌。但核心问题在于品牌溢价与实际产品价值之间的匹配度,若缺乏显著的质量或设计优势,高定价难以持续获得市场认可。从社交平台用户反馈来看,即便近期口碑表现较为突出的白敬亭个人品牌GOODBAI,也在质量把控方面面临一定挑战。

图片

用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往往因销售渠道的限制而难以有效解决。以欧阳娜娜的nabi品牌为例,其仅通过小程序进行销售,缺乏传统网店与实体店的支撑。尽管这种模式为品牌节省了成本,但导致售后服务体系、消费者评价机制等环节存在缺失,进而削弱了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此类问题若无法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品牌与艺人的公众形象,降低复购率。长期来看,品牌难以突破艺人私域流量的局限,无法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服装企业生态。同时,明星效应虽具传播力,但亦存在风险。诸如欧阳娜娜近期引发的负面舆论,易使品牌迅速背负负面标签。品牌与明星间的过度绑定,更可能阻碍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用户心智的重塑与增量用户的获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艺人群体负面新闻频发,加之部分明星曾通过餐饮品牌或周边产品收割粉丝的现象,使得公众对艺人整体形象的负面情绪持续升温。因此,明星创业模式易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要实现品牌从粉丝圈层的突围,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需形成超越明星个人影响力的商业价值。以陈冠希的CLOT和五月天的STAYREAL等老牌明星潮牌为例,其能在市场中长期立足,足以证明品牌独立运营能力的重要性。2015年,陈冠希在纪录片《触手可及》中曾系统阐述品牌打造过程,涵盖创意构思、品牌调性塑造、服装设计、门店装修至渠道合作等环节,均需其深度参与。这种投入获得了显著回报,当年CLOT集团销售额便突破6000万元,并通过与多个品牌联名合作获得千万级投资。可见,CLOT在后期已成功实现从个人光环到成熟企业的转型,形成标准化的运营体系。

图片

陈冠希曾向科技媒体透露,相较于拍摄影视剧或参与时装秀场,打造个人品牌似乎并不那么有利可图。他指出,许多艺人选择回避商业运作,根源在于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经济回报。然而,对于那些仅将品牌视为流量收割工具,渴望享受明星光环带来的附加价值却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深耕经营的艺人而言,这种轻率的尝试终将面临市场反噬。潮牌创业看似门槛较低,但若缺乏持续的内容沉淀与品牌建设,仅依赖短期热度的策略终将在消费者理性回归时难以为继。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