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能否夺回暑期档大本营?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88更新:2025-09-03 21:39:11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度持续发酵,暑期档的临近再度点燃了动画电影市场的热情。作为青少年观影的黄金时段,暑期档历来是动画电影的集中爆发期,今年同样延续了这一传统。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共有85部影片计划于暑期档期间上映,其中动画作品占比近两成,标志着二次元内容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近年来,二次元题材在电影市场持续升温。从2024年暑期档动画作品的激烈竞争,到2025年春节档《哪吒2》掀起的观影热潮,动画电影的市场存在感始终显著。但这份热度更多体现在影片数量的扩张上,实际上票房表现仍面临长期低迷的困境。面对"一超多弱"的格局,今年暑期档的动画电影是否能够重新夺回市场主导地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暑期档历来是动画电影集中发力的时段,2025年的市场格局延续了这一传统。眸娱对已官宣定档的17部暑期动画电影进行梳理发现,该档期呈现三大特征:类型多元化、2D动画复兴以及进口作品受青睐。首先,创作题材突破传统经典IP,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皮皮鲁和鲁西西》《名侦探柯南》《蓝精灵》等虽为观众熟悉的IP,但因过度开发导致新鲜感缺失。动画市场亟需创新内容,2025年暑期档已展现出这一趋势。

追光动画突破"白蛇"与"新神榜"系列框架,推出全新聊斋题材动画电影,通过六种不同风格的篇章呈现创新叙事;皮克斯则带来科幻冒险新作《地球特派员》,构建充满想象力的宇宙观;而以9.8分创IMDb动画单集评分纪录的番剧《当哒当:邪视》,则以93分钟完整篇幅呈现地下神秘空间的恐怖冒险故事,其引进版本引发国内二次元群体广泛关注。

第二,2D动画的强势回归为被3D动画主导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带来新活力。近年来3D动画凭借技术优势持续走红,频出高票房佳作,而曾主导国漫黄金时代的2D动画却逐渐式微,令坚持传统手绘风格的爱好者感到遗憾。不过今年暑期档,多部2D动画作品同步登陆影院,掀起行业关注热潮。作为国漫经典IP的《罗小黑战记》在时隔六年之后推出续作,其制作团队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作为《中国奇谭》系列首部作品,以优雅的画风重现经典气质;而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艺术学院1994》则通过群像叙事展现艺术生命力,周冬雨、黄渤等实力派配音演员的加盟更提升了作品质感。尽管2D动画在时间成本与制作难度上远超3D形式,但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力和审美价值始终备受认可,这种坚持传统创作理念的尝试,既承载着行业发展的历史记忆,也昭示着国漫市场正在经历创作环境的积极转变。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定档的17部影片中已有8部为进口作品,占比接近五成。尽管国产动画在技术成熟度和叙事深度上仍有一定差距,但进口动画始终占据暑期档的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进口影片在非少儿向领域更具市场影响力,而今年暑期档进口动画占比达四成的情况较为罕见,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

从题材类型来看,2025年暑期档动画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观众可选范围明显扩大。市场热度较高的三部影片分别为《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和《地球特派员》。其中,《聊斋:兰若寺》依托追光动画打造的优质IP矩阵,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学底蕴和成熟的动画制作体系,已形成稳定受众基础;《罗小黑战记2》则延续前作3.15亿的票房表现,作为2D动画在Z世代群体中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而《地球特派员》作为皮克斯的原创科幻佳作,北美上映后收获87%的烂番茄新鲜度,其创新叙事模式有望引发国内市场的关注。

除上述作品外,《浪浪山小妖怪》凭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背书与原IP《中国奇谭》的爆款效应,以及《小王子》重映版易烊千玺的配音加持,也具备一定的竞争潜力。然而,综合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面临严峻挑战,截至目前仅有5部影片票房破亿。虽然《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高热度营造出行业复苏的假象,但整体市场仍呈现疲软态势,多部影片票房未达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熊出没》系列在2025年春节档收获8.21亿票房,虽较2024年春节档的10亿有所缩水,但作为合家欢类型片仍保持稳定表现。不过,除《熊出没·重启未来》外,其他三部破亿影片均处于1亿量级,显示出行业整体增长乏力。这种趋势也折射出国产动画正在逐渐失去暑期档这一传统优势阵地,以往暑期档常作为动画电影票房年冠的诞生地,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长安三万里》等,而2024年暑期档的票房表现则明显下滑,反映出市场对国产动画的期待与现实存在落差。

《哪吒2》在动画电影领域突破票房纪录的成就,更多被视为市场偶然性带来的意外收获。当前动画电影市场整体呈现低迷态势,除市场环境因素外,动画作品的吸引力亦面临考验。面对这一局面,业界对今年暑期档是否能再现亮眼表现充满期待。然而现实情况令人担忧,多部备受关注的动画电影均存在潜在风险。《罗小黑战记》因主创团队之间的矛盾引发舆论热议,涉及性别对立议题后导致核心男性观众流失;而"罗小黑"原型被指遭导演遗弃的争议同样引发广泛批评,尽管制作方后续澄清为专业机构评估后放归野外,但负面舆论已对作品造成影响。《聊斋:兰若寺》则需回归IP内容本身,在光线传媒2024年推出的《小倩》遭遇票房冷淡后,"聊斋"这一经典IP的高辨识度反而成为改编难题。频繁的IP重制使作品陷入经典与创新的平衡困境,传统IP的双重属性始终是国产动画行业面临的挑战。突破这些瓶颈的核心在于内容创作质量,影片口碑的传播往往能有效化解负面效应,最终能否诞生现象级作品或黑马,将决定动画电影是否能重新夺回暑期档主导地位,令人期待。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