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00更新:2025-09-09 19:35:11
近日上映的《鹦鹉杀》成为9月最具争议的文艺片之一。该片在8月末才确定上映日期,显然意图借助《孤注一掷》的反诈主题热度及《燃冬》主创团队引发的讨论热度。然而其市场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据猫眼数据显示预测票房突破5000万的门槛,排片量亦被多部上映时间更长的影片超越。尽管整体口碑较《燃冬》略占优势,但作为商业化程度更高的作品,其票房成绩仍显低迷。因此,影片的失利原因值得探讨,其中主演周冬雨的表演表现亦引发讨论,而这些问题似乎与《燃冬》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燃冬》2.0讲述了都市白领周冉在陷入网恋后遭遇55万元诈骗,随后根据骗子留下的线索前往沿海小城,结识了两位神秘青年林致光与许照。随着调查深入,周冉逐渐发现这两人与自身遭遇存在关联,由此展开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延续了周冬雨作为女主角的设定,与此前上映的《燃冬》形成微妙联系。最初发布的预告海报中,章宇饰演的角色因戴眼镜的造型被观众联想为刘昊然,张宥浩的侧脸也与屈楚萧相似,导致影片被戏称为《燃冬》2.0。为避免混淆,片方随后调整海报设计,采用周冬雨单人出镜或加入李梦组成四人组合的方式,明确区分两部作品的视觉呈现。
尽管《燃冬》与《鹦鹉杀》诞生于同一年,两者在题材设定与叙事逻辑上并无关联,但因宣发策略的巧合叠加市场排期的密集性,导致观众自发形成对比。对于《燃冬》的拥趸而言,他们对《鹦鹉杀》寄托着对艺术表达的期待,却在观影后发现两作存在明显差异;而对前期作品风格不买账的观众,则可能直接放弃《鹦鹉杀》的观影计划,这使得该片在宣传过程中陷入两难境地。若从叙事框架、角色互动模式及视觉呈现手法深入剖析,两者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鹦鹉杀》中周冉被卷入骗局来到临海小镇,偶遇林致光与许照的设定,恰似《燃冬》里浩丰为追寻真相前往北方山村,邂逅娜娜与韩萧的叙事结构。后续三人间在陌生环境中形成的混沌关系,以及彼此间暗藏微妙情感纠葛的互动方式,均呈现出高度相似的戏剧张力,只不过前者发生在闷热潮湿的南方海岸,后者则置于银装素裹的北方雪原。
在影像风格上,两部影片均采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叙事手法,虚实相生的镜头语言让观众难以分辨哪些场景是现实发生,哪些则是角色或创作者思维的延伸。演员们通过大量无台词的情绪表演传递情感张力,例如《鹦鹉杀》结尾处周冉与林致光在火车上的对视,无声的凝视含蓄地诠释了复杂的情感纠葛。这种表达方式也让人联想到《燃冬》中娜娜与浩丰在浴室里的离别场景,通过肢体的触碰展现无法割舍的别离之情。尽管陈哲艺凭借丰富经验在技术层面略胜一筹,但麻赢心作为女性导演在情感描摹上展现出独特细腻,两部电影在创作理念上各具特色。豆瓣评分方面,《燃冬》以6.1分,《鹦鹉杀》以6.2分,呈现出相近却略显尴尬的评价态势,对于长期期待的观众而言,这样的口碑无疑令人惋惜。
若脱离与《燃冬》的题材相似性讨论,《鹦鹉杀》在制作与宣发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其票房失利或源于以下因素:首先,影片对骗局及骗子形象的浪漫化处理存在导向偏差,使观众难以把握导演的创作意图。尽管电影以揭露"杀猪盘"为名吸引观众,但相较《孤注一掷》通过激烈奇观展现反诈主题的手法,《鹦鹉杀》更偏向爱情题材。故事中周冉作为受害者与林致光作为骗子的设定充满矛盾,周冉早识破骗局却仍陷入情感拉扯,而林致光明知被追查却主动加深接触,这种人物行为逻辑与《孤注一掷》中果断斩断联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影片在主题表达上的摇摆。
尽管《孤注一掷》中孙阳饰演的阿才曾短暂展现对安娜的“恻隐之心”,但该情节仅作为点缀,未影响整体叙事节奏;相较之下《鹦鹉杀》则将焦点持续锁定在两人关系的博弈中。影片中李梦作为唯一保持清醒的角色,试图对林至光采取极端手段,而周冉却选择救起对方,这种矛盾行为虽有其内在逻辑,旨在以类似方式实施报复,却让观众产生困惑。林至光在遭遇危机后选择息事宁人,仅要求周冉随其离开,这种处理方式与现实中“杀猪盘”诈骗的残酷性形成鲜明对比,显然与防范此类骗局的宣传导向存在偏差。此外,影片在角色动机刻画上存在明显留白,观众带着期待爽片的心理观看后,反而带着诸多疑问离场。这一现象在许照角色设定中尤为突出,作为三人关系的关键纽带,其行为逻辑始终缺乏清晰脉络:初时对周冉的情感是否真诚?与林至光之间究竟存在何种羁绊?后期态度骤变的动因是否仅源于发现两人暗生情愫?这些悬而未决的线索虽为观众提供了解读空间,但相较于《孤注一掷》近乎直白的叙事方式,过度的隐晦反而成为影响观影体验的要素。
《鹦鹉杀》的剧情主要依赖剧情巧合构建,从与骗子的重逢到最终的代价承担,故事几乎完全建立在偶然性之上。虽然“无巧不成书”有一定合理性,但过度的巧合导致叙事失衡,后期观众对情节可信度产生质疑,认为结局更像是为了强行呼应主题而设计。影片中周冉为追求林致光而采取欺骗手段的情节设定,以及结尾可能引发“被骗后仍可挽回”的误解,尤其对缺乏相关经历的观众而言,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此外,该片在暑期档面临与《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同题材作品的激烈竞争,观众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期待值被大幅抬高。影片台词风格刻意追求文艺感,缺乏具有传播力的亮点,其在抖音平台的最高赞视频仅获得20.7万点赞,内容聚焦于周冉发现林致光拉黑时的失恋情节,这种宣发效果显然有限。总体而言,《鹦鹉杀》是一部典型的文艺作者电影,却采用了商业片的包装方式,过度强调悬疑与犯罪元素,甚至掺杂爱情主线,但最终难以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周冬雨主演的《鹦鹉杀》遭遇票房不佳,而她今年接连推出的多部影片似乎都未能达到预期。无论是《长空之王》这类商业大片(最终票房8.5亿)还是《长沙夜生活》这样汇聚群星的文艺片(最终票房2068.2万),这位曾获"三金影后"的演员在市场号召力上明显下滑。此前她作为90后女星中的票房支柱,2018年《后来的我们》取得13.61亿票房,2019年《少年的你》更突破15.58亿大关,甚至回溯至十年前正处于上升期的《同桌的你》也达成了4.55亿票房成绩。目前中国女演员票房榜上,周冬雨排名第二,仅逊于喜剧女王马丽。然而近期上映的两部作品存在明显同质化倾向,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表演方式都趋于相似,导致观众对"娜娜"与"周冉"这两个角色产生混淆。当影迷因期待周冬雨而走进影院,却发现影片质量与预期存在偏差,这种失期待感或将逐渐削弱观众对她的信任。值得注意的是,马丽同样面临相似的行业挑战,近年来参演的《阳光劫匪》《测谎人》《李茂换太子》等作品因质量参差不齐,也逐渐消耗了观众的好感度。
周冬雨在演艺生涯中始终面临一个显著挑战——过度依赖个人表演惯性,导致角色塑造缺乏突破性。其表演风格始终以‘周冬雨’作为核心模板,这种模式化演绎逐渐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感。从早期的‘谋女郎’经历可见,她具备深厚的表演潜力,但在《山楂树之恋》时期的青涩表演中,却展现出难得的自然质朴,毫无刻意雕琢痕迹,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曾在当时中国影坛形成独特审美标杆。
后来,周冬雨邂逅了与她契合度极高的导演曾国祥。在《七月与安生》中,“安生”这一角色展现出的叛逆不羁、富有想象力、渴望自由自在的特质,恰与她本人的性格重叠;而《少年的你》里,“陈念”与她的现实反差显著,但优质剧本为角色成长和演员表演层次提供了充足延展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何《喜欢你》《指甲刀人魔》等作品难以复制过往角色的成功,实际上,周冬雨的表演始终围绕着“安生”与“陈念”的塑造展开,只是在贴近自身特质的角色中呈现出“安生”的状态,而在更具反差感的演绎中则化身“陈念”,两种表演模式交替运用,却始终未能突破既有的表演框架。
暑期档过后,中国电影院线的竞争格局愈发严峻。即便有实力派演员加持的影片,也难以突破市场瓶颈。《鹦鹉杀》与周冬雨的案例再度证明,影视作品与艺人的发展方向必须与市场需求精准契合,否则便难以获得理想回报。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