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作品展现家国情怀!秦海璐:传承民族精神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23更新:2025-09-10 01:25:50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精品力作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尺。十年间,中国影视创作者持续奋进,不断开创光影艺术的新境界。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国电影报道》特别推出十年"新"路专题访谈,聚焦行业变革历程。本期节目将特邀实力派演员秦海璐,分享其在影视创作中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思考与艺术传承实践。

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作为历久弥新的主题,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秦海璐主演的《悬崖之上》《狗剩快跑》等影视作品,通过家庭叙事的微观视角,生动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层内涵。创作者们善于以普通家庭的生存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巧妙折射宏大时代背景下的国家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精神灯塔,始终指引着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仰与力量。

秦海璐认为,英雄的塑造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接触多元事物,促使认知与情感逐渐升华。她指出,真正的英雄主义并非源于对荣耀的预知,而在于明知某些抉择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风险,却依然选择无畏前行,这种精神内核正是家国情怀的深刻体现。

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持续推出多样化的作品,从早期的《战狼》系列到最新上映的《志愿军:存亡之战》,秦海璐认为民族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如何正确引导这种热血与激情的表达,才是创作中的关键所在。无论是聚焦革命历史还是贴近现实的题材,作品始终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角色。对于如何贴近生活、真实刻画人物,秦海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提及拍摄《时光正好》的经历,秦海璐坦言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情节与人物行为的基本逻辑性。

在时代变迁中面临被忽视的风险,40岁的职场女性往往被期待承担更多责任却难以获得同等认可。秦海璐在诠释这类角色时,更关注于展现人物如何在组织架构调整中坚守核心价值,而非单纯强调突破困境的戏剧性过程。她认为真正的演技在于深入角色心理,精准把握其在职场竞争中的生存策略与自我保护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我们在全球文化交融中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在创作实践中应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推动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演员,读懂历史、传承历史、记录当下的责任尤为重大。正如秦海璐所言:"过去两百年我们有京剧、曲艺、书法、国画等艺术形式承载文化记忆,那么我们这一代人更应思考:能为未来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这正是我们当下需要努力的方向。"

随着全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文艺作品已成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桥梁。京剧、民乐、书法与国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美学的重要窗口。作为京剧演员的秦海璐正积极运用自身影响力,致力于向国际社会推广这一国粹艺术。她表示:"在海外演出时,能感受到观众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当他们第一次接触京剧,往往会被其独特的韵律、韵味和腔调所吸引。"秦海璐强调,关键在于通过艺术魅力激发观众的兴趣,只有当人们产生探索欲望,才会主动追问"这是谁在表演?"和"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秦海璐指出,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积淀的文化财富早已获得全球广泛认同。在文化交流中,应当着重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核,向世界阐释文艺作品在传承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同时更要传递出新时代青年正在肩负起延续历史文脉的使命与担当。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