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了,郭敬明圈的钱,还没花完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3更新:2025-09-01 19:25:25

即便被归为“烂片”,其制作规模仍折射出消费主义的繁荣。影片中群星荟萃的阵容、恢弘的场景搭建、逻辑失序的叙事结构,以及铺天盖地的营销攻势,无不彰显着资本运作的声势。《小时代》系列凭借天价制作预算,在2015年《灵魂终点》落幕时,点燃了粉丝经济与流量明星进军银幕的燎原之势。十年光阴流转,这部作品却犹如陈年佳酿,持续引发热议——互联网平台每年为顾里庆生,观众仍热衷于模仿林萧的犀利言辞。而当《时间煮雨》的旋律响起,四个女主角在虚幻与现实交错的场景中演绎的爱恨纠葛,仍能唤起年轻群体对理想生活的共鸣。数据显示,该片观众平均年龄维持在20.3岁,正契合着青春群体对纸醉金迷生活的想象投射。即便在现实主义题材主导市场的当下,那些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叩问,依然在观众心中激荡回响。

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成为了郭敬明创作生涯的起点。2001年,年仅18岁的他首次踏入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站在人民公园的夜色中,他望着璀璨的城市灯光,心中涌起强烈的疏离感。进入上海大学后,这种异乡人体验被进一步放大,教授用上海话授课,同学间也习惯性地使用本地方言,使他仿佛被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与周围人群产生隔阂。正是在这种孤立与压力下,郭敬明逐渐领悟了上海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他意识到,在这座城市中,成功才是被接纳的通行证,"人们排斥你或许并非源于你的出身,而是因为你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阶层。这种残酷的现实,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方向。2005年,他决定以这座城市为背景,记录那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故事。

故事的舞台聚焦于两位都市少女——林萧与简溪。林萧生长于老式弄堂,生活作风朴素,而简溪则是一名阳光俊朗的校草,其温润的笑容背后隐约透露着忧郁。尽管林萧的外表平平无奇,但她的朋友圈却汇聚了各色人物:身为富二代的顾里,将财富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出身贫寒但天赋异禀的南湘,凭借出众的外表与才华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还有梦想成为林志玲的羽毛球运动员唐宛如。在郭敬明的创作中,四位性格迥异、背景多元的女孩构成了紧密的友情纽带,共同演绎着充满戏剧性的都市生活。为避免主题过于庞杂,他特意将作品命名为《小时代》,以此诠释80后、90后群体对青春的热烈向往,以及这种憧憬最终在现实面前破碎的过程。

郭敬明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价值观的延伸与表达。2007年,《小时代》系列开始连载时,郭敬明已凭借《幻城》等作品获得广泛关注,当年他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商业活动频繁,写作时间被大幅压缩。然而,他始终保持高效,声称每日可完成三至四万字的创作量。随着系列深入,小说人物逐渐突破作者框架,形成独立生命体,正如郭敬明所言:“所有角色仿佛获得了生命,逐渐挣脱我的掌控,开始自主决定命运。”在众多角色中,出身优渥的宫洺与家境显赫的顾里尤为突出,这两名经济实力最强的主角使故事基调向物质主义倾斜,配合姐妹情仇、情感背叛、疾病隐喻与身份替换等戏剧性元素,构建出极具冲击力的叙事空间。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都市青春图景,令年轻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形成现象级阅读热潮。 commercially,该系列在2008年实现单日销量突破百万的纪录,后续作品持续占据畅销榜前三,至2013年,据北京开卷数据显示,《小时代》三部曲总销量已突破千万册。对于创作成功的原因,郭敬明表示:“这部作品真实呈现了80后与90后群体的价值观变迁与心理成长轨迹,是我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文学实践。我认为上海这座都市,正是承载着无数人理想主义的温床。”

郭敬明在上海购置的高端住宅后来成为其执导的《小时代》系列电影的主要拍摄取景地。

17岁时,郭敬明曾深受一位画廊经纪人的观点影响,该人士表示:“任何艺术品的价值,唯有在成交瞬间才能真正体现。”这句话成为他引以为傲的信条,促使他更倾向于以文化商人的身份而非作家角色定位自己。2011年,郭敬明着手推进《小时代》的影视化计划,最初选择开发电视剧项目,并邀请戚薇出演顾里、陈学冬饰演陆之问。然而,项目启动后不久便遭遇变故:戚薇率先提出辞演,紧接着导演瞿友宁与郭敬明之间的争执在网络上发酵。瞿友宁指责郭敬明擅自安排陈学冬加入剧组并导致戚薇辞演,而郭敬明则反驳称瞿友宁固执己见,陈学冬的离场实为剧组所迫。在公开声明中,郭敬明强调:“我从看到被严重篡改的剧本那天起,从你们擅自决定演员阵容那天,就与这部作品再无关联了。”尽管这场舆论战被质疑存在炒作成分,但最终郭敬明作出了明确表态,决定亲自操刀《小时代》影视项目,认为即便要让这个IP消亡,也应由自己亲手终结。

这一现象背后亦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突破百亿大关,标志着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投资热潮随之迅速升温。当年影片立项数量逾1800部,全国城市主流院线新增银幕超1500块,平均每日新增约4.2块。至2011年,《失恋33天》以900万制作成本斩获3.5亿票房,制作周期未超1年。而到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是实现7亿票房,青春爱情题材的极高投资回报率令资本市场趋之若鹜。彼时业界流传着这样的共识:在投资方向模糊时,青春片成为稳妥选择。郭敬明作为极具商业洞察力的创作者,早在项目启动阶段便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主动放弃25岁以上群体的观影需求。"互联网时代讲求分众传播,我始终清楚《小时代》的受众是谁,这正是为其量身打造的。"乐视影业CEO张昭在负责该片宣发时曾如此阐述。

2012年6月,《小时代》电影进入筹备阶段,台湾偶像剧制作人柴智屏被邀请担任监制。在发布会现场,她用"世上绝无仅有的俊男美女剧"来形容这部作品。当时杨幂作为主演人选已确定,而她正因主演《宫锁心玉》爆红,成为新生代"四小花"之一。尽管人气高涨,却因人气攀升而陷入舆论风波。杨幂曾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原著的喜爱,称自己"是看着《小时代》长大的",但实际上该作品连载时她已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两年,这段话显然包含着文学化的表达手法。

杨幂初尝失恋之痛,陷入低落情绪,好友建议她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进而接触到《小时代》。书中人物顾里的鲜明个性,恰好映射出她自身的特质,尤其是直言不讳的犀利言辞。在小说情节中,顾里始终是她最为心仪的角色。这位冷艳高贵的角色曾深度影响杨幂,成为其精神指引。而郭敬明则将林萧设定为贯穿故事的核心人物,无论是在影视作品内部还是外部,都将杨幂的角色定位为引领观众体验的重要纽带。当时,杨幂凭借首部大银幕作品《孤岛惊魂》掀起观影热潮,该片点映场次上座率屡创新高,全国近700万粉丝自发组织集体观影,充分展现了她惊人的票房号召力。

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杨幂饰演林萧,而顾里一角则由柴智屏推荐的郭采潔担纲。出演该片之前,郭采潔曾以甜美形象活跃于娱乐圈,她的成长经历颇具戏剧性:家族存在重男轻女现象,母亲在生育弟弟时不幸去世,幼年时期因学业被星探发掘。这位从歌手身份起步的艺人,曾为《爱情公寓》献上主题曲《我的未来式》,其经纪公司刻意打造的"优格女孩"人设,强调清新与自然的气质。然而郭敬明在观看她面对媒体的视频时,意外发现她冷艳的表情中蕴含着女王气场,这促使他将顾里这一角色赋予了她。尽管郭采潔曾表示在阅读剧本时,最向往诠释的角色是南湘,但她最终以独特的气质诠释了顾里这个角色,诠释了对成长中爱的课题的深刻理解。

在与导演组初面时,郭碧婷以独特的气质令郭敬明印象深刻。众人热烈讨论之际,她独坐一隅静观人群嬉闹,这种若隐若现的疏离感恰似空谷幽兰,令郭敬明当即决断:她就是南湘的不二人选。

郭碧婷初入演艺圈时,外界普遍认为《小时代》传递着"外貌决定青春"的观念。深入分析可知,郭敬明在选角环节就贯彻了这种审美标准。与常规的指定或推荐选角方式不同,谢依霖当时以"hold住姐"的称号闻名,她与多位演员一同参与面试,凭借独特的搞怪气质赢得了郭敬明的青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综艺节目中的夸张扮醜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敢为人先的表演态度成为她获得角色的重要因素。

谢依霖的标志性角色“hold住姐”展现了她独特的气质。相较于其他主演,她在体态管理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当众人努力减重时,她却主动增肥,甚至接受诸如触碰巨型蟑螂等令人咋舌的拍摄要求。在《小时代》人物特辑中,导演郭敬明分享了一段趣事:为拍摄唐宛如被男生偷窥的戏份,他刻意安排仅由谢依霖和摄影师两人在场,结果拍摄结束后,剧组众人突然从背后现身,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郭敬明在剧组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决策权,从剧本创作到演员选择,乃至道具与场景布置,皆由他主导。例如价值不菲的茶具、手工定制教皇椅以及全景俯瞰都市天际线的奢华公寓,这些看似矛盾的细节暗含深意。尽管电影总投资仅为4000万,却堆砌了大量价值不菲的道具,这种反差引发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是成本控制策略,也有人质疑其是否在借机彰显财力,毕竟作品成败与个人形象紧密关联。

电影上映前,郭敬明向粉丝描绘的"来自未来的爆炸电影"概念,精准捕捉了年轻人的精神内核:消费主义裹挟下的奢侈品崇拜、白幼瘦审美风潮、对强者符号的迷恋,以及青春期特有的情绪化表达。副编剧猫某人曾用犀利笔触剖析影片价值观:"成功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生掌权者,一种是通过努力突破阶层限制者。前者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后者则是凭借实干挖掘金矿。他们构建自己的价值坐标系,却对大众保持疏离,这种姿态源于既得利益带来的优越感。"

上海或许曾对郭敬明有所排斥,而他则通过电影加剧了对普通群体的疏离。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代影视创作中的价值倾向,当艺术表达与商业利益深度绑定,某些符号化元素便成为特定阶层的专属话语。

《小时代》常被外界称为首部粉丝电影,但郭敬明始终坚持将其定位为“青少年电影”,强调自己在创作中投入了大量心血。影片同期推出的35分钟拍摄纪录片与三本幕后记录书,同样成为商业变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延伸内容着重渲染拍摄过程中的艰辛细节——如杨幂在婚礼次日即返场拍摄,又在寒冬水池中跌落;郭采洁在零度街头穿着露背礼服持续淋雨四小时;郭碧婷则在剧本中留下密密麻麻的修改批注。而郭敬明本人在这些作品中被反复塑造:既是苛求演技的导演,又对剧组道具充满喜爱,既心疼演员吃苦,又常自嘲“残忍”地逼迫他们付出。这种形象投射也体现在角色塑造上,粉丝常在周崇光和宫洺身上寻找郭敬明的影子,而电影本身则成为他向大众展示创作掌控力的个人舞台。

在电影拍摄期间,郭敬明的微博始终活跃,然而在最世文化的宣传之外,现实却展现出矛盾的一面。尽管郭敬明表示电影并非单纯的粉丝作品,但《小时代1》因被指过度渲染拜金主义引发争议后,投资方曾提议调整第二部的叙事方向。郭敬明登上会议桌,居中而坐,强调:'你们可别忘了当初为何选择我担任导演。若要让我转型,那便是舍弃我最擅长的领域。' 他在拜金主义的道路上坚持己见,直至《小时代3》与《小时代4》的拍摄,服装单品数量更是从前两部的3000件攀至7000件。

林萧将玫瑰作为武器,这一设定源自roseonly系列中标志性的四位数玫瑰花语。然而在宣传期间,公众更多聚焦于演员们出众的外貌与造型,对影片核心的叙事结构和表演层次却鲜有关注。郭敬明曾透露,在前两部作品的路演现场,他暗中观察观众反应时发现,精心设计的笑点往往石沉大海,而刻意铺陈的煽情段落却引发哄笑。这种戏剧性的反差让他曾调侃称"中国观众对长句子的解析能力有限",并在第三部作品中大幅删减了顾里惯用的长句表达所构建的笑点。尽管如此,他仍保留了几处体现高智商幽默的台词,认为"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罢了"。曾被他判定为"经久流传"的经典场景——四个女孩在天台畅饮时的对话"我受到了惊吓",最终却被时间证明并非真正留存的片段。真正被观众铭记的,是南湘在顾里生日会上的激烈互动,以及那些充满戏剧张力的台词:"今天我们大家之所以欢聚在这里,是为我们从小到大的好朋友顾里,庆祝她的生日……"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不用风吹,走两步路就散了。" "林萧你骂人可真高级啊,没点歹毒的智商还真听不懂。"

“发烂发臭”名场面郭敬明在无数个场合说起转型的艰难,演员档期如何难以协调,却无法否认自己只用了79天,便完成了两部电影的拍摄,用不到4000万的成本,撬动了7亿票房(前两部累计)。相比于和《小时代4:灵魂尽头》同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历时八年制作而成,他的成功怎么看,都显得轻而易举。从电影质量上说,《小时代》是连粉丝都无法否认的烂片,很难在一部电影里看到,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倒退了。哪怕在情怀的加成下,《小时代1》的评分也堪堪从开播时的4.8分涨到5分。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掀起了文学作品改编的热潮,《匆匆那年》《谁的青春不迷茫》《左耳》等青春疼痛电影紧随其后,青春片里集齐了开房、出轨、堕胎等关键元素,变得老气横秋。但从市场与流量的角度看,《小时代》又是部难得的“佳作”。资本从中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可能,看到了80、90后年轻一代的消费实力。网友评价道:“现在看来,《小时代》反倒不那么差了,因为现在的烂片更没有底线。但是小时代的高票房让资本看见了文化垃圾能产生的价值。”

《小时代》系列电影的精选剧照,展现了都市时尚生活中的精致细节与角色情感。这些画面不仅捕捉了光影艺术的精髓,更通过细腻的构图传递出故事中的复杂关系与时代印记。

如今,郭敬明的微博头像仍定格在他与“时代姐妹花”的合影之上,十年光阴流转,他始终难以摆脱《小时代》的影子。而时代已悄然转向他之外的方向。2015年,他通过收购乐视影业股权,参与成立和力辰光公司,携《爵迹》开启资本运作新篇章。然而,该片票房表现低迷,直接导致和力辰光的上市计划搁浅,随后乐视集团陷入债务危机,郭敬明的资本之路戛然而止。在《爵迹》映后发布会上,他哽咽自嘲:“是不是因为我的名字叫郭敬明,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说成是错的?”

2020年,因涉嫌抄袭风波,百余名编剧联合抵制郭敬明与于正,令其陷入舆论深渊。此后,他选择以多重化名重塑身份,既以《云之羽》导演顾晓声之名博得关注,又化身《大梦归离》导演张弋敏、百变小四等标签。然而,新作中反复出现的破碎叙事与过度迷恋慢镜头特效,依旧唤起《小时代》系列的集体记忆,被网友戏称为《小时代5:封建时代》与《小时代6:神话时代》。

他试图延续过往的创作模式,构建“郭式美学”的符号系统,但00后观众已不再为其贴上文字滤镜。在《云之羽》中,他为虞书欣量身打造的纤细柔美形象获得虞粉追捧;而《大梦归离》里刻意放大的面部线条却引发侯粉争议。当粉丝关注点转向艺人个体表现,市场更青睐现实主义作品时,郭敬明的矫情表达终究难以获得认可,其“无病呻吟”的创作模式已失去商业生命力。

《云之羽》与《小时代》的对比中可见,杨幂的演艺生涯经历着微妙的转变。在《小时代》拍摄期间,她完成了人生重要转折——高调结婚并带着孕肚坚持完成最后一部作品。往前追溯一年,她与经纪人曾嘉、执行经纪赵若尧共同创立嘉行传媒,作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成为资本运作的核心人物。此后三年间,杨幂以"拼命三娘"的形象接拍了13部质量参差不齐的影视作品及2档综艺,几乎全年无休,连孕产期仅休息三个月。坊间流传着嘉行与尚氏影业签署3亿对赌协议的往事,杨幂作为公司的票房担当,不得不承担巨大压力。直到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爆红,让嘉行传媒估值飙升200倍,杨幂在完成商业目标的同时,也被质疑演技停滞,呈现出程序化、失真的表演状态。

在电视剧《爱的二八定律》中,杨幂并未饰演林萧这一角色。她展现出的并非职场新人林萧面对困境时的脆弱形象,也非顾里口中那个依赖男性生存的女性原型。2018年,杨幂宣布离婚并同步退出与曾嘉共同创立的公司。五年后,她以"共有以前,各有未来"八个字正式终结这段合作关系,彰显出明确的转型态度。离开嘉行后,公众清晰地看到杨幂致力于重塑自我形象,她重新投入表演训练,刻意摒弃过往形成的表演惯性,主动寻求更具层次感的角色突破。近年来,其演技逐渐获得认可,曾在《哈尔滨一九四四》中被评价为"努力但缺乏表演痕迹",而《长安的荔枝》的友情出演则收获"情感表达精准"的赞誉。2025年8月,杨幂在年代剧《生万物》中以素颜出演,饰演地主家小姐宁绣绣,这个角色展现出与郭襄相似的清纯坚韧特质,正是杨幂在演艺道路上持续探索、重拾演员本色的体现。

杨幂在《生万物》中的表现同样映射了其充满挑战的演艺生涯,而与郭采洁一样经历过事业瓶颈的女星也非少数。她在《小时代》中成功塑造了顾里这一角色,然而此后却难觅再度惊艳的表演。多年间持续活跃于郭敬明的影视项目中,二人私交甚笃,合作密切。当《小时代》系列决定推出续作时,她率先表态回归剧组。郭敬明参与综艺活动时,她也积极助阵,曾表示愿作其事业道路上的坚实后盾。然而在聚光灯之外,她坦言自己正处于"空转"状态,坦言自己已难觅新鲜感,形容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期待。2020年,她重新启航音乐事业,组建名为Mola Oddity的乐队,推出新专辑并尝试迷幻电子风格,被乐评人评价为"展现了鬼灵精怪特质与自由精神的双重蜕变"。同年登上《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以音乐人身份重塑公众形象。在2024年的一次采访中,她表达了对乐队的珍视,透露希望未来谈及自己时,人们能够直接提及"她有个乐队挺不错的"这一身份标签。

郭采洁重返歌手领域,电影中饰演的南湘深陷困顿的过去,高呼着"我需要钱"。而现实中的郭碧婷则选择通过婚姻拥抱财富,主动降低曝光度,将话语权交由婆婆主导。如今提及这位女星,公众记忆更多停留在她参与综艺时的婚恋历程、高调婚礼及怀孕消息,以及与丈夫共同主演的实验性电影《门前宝地》。随着向佐逐渐显露个性,郭碧婷的处境愈发微妙。今年夏季,她与谢依霖罕见现身综艺节目,依旧保持低调姿态,谈及的话题多聚焦于《小时代》作品和育儿心得。谢依霖调侃道,如今人们习惯称她为"富太",一枚戒指的价值甚至能覆盖她的房贷支出。

郭碧婷一家四口相比之下,谢依霖还在很努力地做着喜剧效果,主动袒露自己的生活。谢依霖是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大学还没读完就被拽来拍了电影。2018年,她与高中同学结婚,她在后来说起结婚的缘由,“我从小到大都很想生小孩”。生育这件事,也成为谢依霖人生的转折点。2020年,谢依霖怀二胎时,丈夫突然被确诊肌无力,养家的重担猛地落在她身上。她每天都想哭,孩子每天都在哭,那段时间,她的饭都是冷的,没办法好好上厕所,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2023年,听说谢依霖三年没有工作后,杨幂主动给她介绍了《密室大逃脱》的工作。消息一出,“时代姐妹花,永远不分家”的台词再次响彻网络。

谢依霖与杨幂、郭采洁、郭碧婷四位女星凭借《小时代》系列影视作品构建起独特的荧幕形象,她们在综艺节目中展现出的默契与互动,持续为观众带来情感共鸣。这些年里,即便角色故事已成过往,四人仍频繁同框,以“我们说好了不离开”的誓言维系着荧幕外的姐妹情谊,仿佛在传递一个讯息——无论电影中的情节多么虚幻,真挚的情感始终如一。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她们在光环之外展现出的生活温度。2024年底,四人最后一次共同现身嘉人女性影响力之夜,当被问及若重返电影角色会向当下观众传递什么,杨幂回应:“平凡的生活同样珍贵,只要开心就好。”《小时代》是属于特定年代的青春幻梦,而现实中的我们终将从这份梦境中苏醒,清醒地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林萧般璀璨的人生,多数人不过是郭敬明笔下那些在街头偶遇南湘时会驻足回眸的平凡身影。我们穿越光鲜的表象,终究要踏上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