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历史掌故被热议,《长安的荔枝》渐入佳境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93更新:2025-09-04 00:49:58

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现正在热播,其与原著小说在叙事风格、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与《长安十二时辰》的跨作品联动特征,再加上对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度探讨,正持续引发观众热议。

改编自同名原著《长安的荔枝》的35集剧集,在故事规模上进行了显著扩展。原著以李善德执行荔枝运输任务为主线,而剧版则新增了重要角色郑平安(岳云鹏饰),作为李善德的妻舅一同前往岭南。郑平安不仅以假身份潜入岭南刺史府,更卷入了朝堂上的权力斗争,肩负着扳倒右相的使命。此外,剧集还引入了波斯商会行首阿弥塔、岭南空浪坊坊主云清等关键人物,进一步充实了剧情的层次与冲突。

剧集进入中段后,李善德在岭南筹谋荔枝运输方案的过程与多方势力的博弈被详细展开,其中刺史何有光的隐秘身份及其过往经历占据了超过10集的篇幅,导致叙事节奏稍显迟缓。至第24集李善德重返长安,剧情陡然提速,他在审批荔枝运输经费时遭遇各部门推诿扯皮,各类人物轮番登场,生动呈现出盛唐官场的潜规则生态。与《长安十二时辰》相似,《长安的荔枝》在服化道细节上展现出深厚质感,即便是李善德与女儿私密对话的场景,也通过精心调度的镜头营造出"唐画"式的美学意境,赋予观众超越剧情的沉浸感。尤为特别的是第22集,易烊千玺继《长安十二时辰》中饰演李必后,时隔六年再度以长源道长身份客串登场。当长源道长对李善德说出"观你面相,与十年前一位旧友颇为相似"时,巧妙串联起李必在《长安十二时辰》结尾选择出家的伏笔,使"长安宇宙"的叙事体系初现雏形。

易烊千玺在《长安的荔枝》中的登场,巧妙呼应了《长安十二时辰》的叙事脉络,这种联动效应贯穿多个层面,初步构建起“长安宇宙”的世界观。由导演曹盾、原著作者马伯庸与主演雷佳音组成的“铁三角”、共享的演员阵容以及贯穿全剧的“草蛇灰线”叙事手法,成为“长安宇宙”的核心要素。主创团队方面,除了上述核心组合,大量《长安十二时辰》的班底也延续至本剧,如郭利仕被重新塑造为爱说成语的胡商苏良(吕凉饰),姚汝能则化身心机宦官鱼承恩(芦芳生饰),韩童生接替饰演对抗右相的左相角色,徐宾(赵魏饰)最终成为右相。冯嘉怡在本剧中饰演勾结官府、谋杀上司的海盗,延续了其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饰演圣人的角色特质,展现人性的多面性。此外,公磊在剧中饰演心思深重又富幽默感的官员,这一角色曾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出演与书生“相爱相杀”的赵参军。蔡鹭(蓝哥/崔器)、郑伟(闫雅庄/小乙)、寒青(林邑奴/何孚)等演员的跨剧出演,强化了两部作品的关联性,让观众在观看《长安的荔枝》时产生重返长安的沉浸感。

剧集《长安的荔枝》之所以属于古装剧范畴而非严格历史题材,关键在于其对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中“一骑红尘妃子笑”诗句的运用。该诗句作为文学创作,本身即存在历史情节的虚构成分。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每年冬季十月才会前往华清宫,次年春季返回长安,而荔枝成熟于盛夏六月,此时皇帝与杨贵妃并不在华清宫驻跸。小说及剧集版本将历史事件与文学意象结合,却出现将华清宫与长安城混淆的叙事问题,这种地理概念的误用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文学虚构属性。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