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部动画电影暑期大战,谁能复制哪吒票房 IP授权的百亿战绩?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44更新:2025-09-04 02:10:34

6月16日下午,动画电影《哪吒2》票房正式突破159亿元大关,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更跃居全球影史票房第五位。在行业因150亿票房神话沸腾之际,一个核心问题浮现:五年前《哪吒1》引爆的神话题材跟风潮是否会再度上演?市场是否已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增长模式?备案数据显示明显分化。据雷报统计,2024年备案的127部动画电影中,神话经典题材仅占7部,且无任何作品涉及"哪吒"或"孙悟空"等经典IP,与2020年神话IP扎堆备案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趋势源于市场教训,2024年《落凡尘》《二郎神之深海蛟龙》等十余部神话改编影片集体失利,票房最高不足4000万,印证了观众对同质化题材的审美疲劳。当前,青年向IP正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非人哉:限时玩家》《斗罗大陆之神界传说》《画江湖之不良人》《西行纪·觉醒》以及《中国奇谭》衍生电影等头部国漫IP项目接连备案和落地。平台方依托成熟的动画剧集IP基础,尝试复刻《熊出没》系列的商业路径,光线、追光等公司也加大了《大鱼海棠2》《聊斋:兰若寺》等多元题材的开发力度。在商业化层面亦传来积极信号。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哪吒》系列衍生品开发已实现数百亿元正版销售额,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显著红利,并预测"未来完全有可能突破上千亿元的衍生品销售额"。随着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包含六一档、端午档、七夕档等节点)即将进入激烈竞争阶段,16部动画新片密集定档,涵盖追光动画《聊斋:兰 若寺》《罗小黑战记2》、B站与上美影、上影元合作的《浪浪山小妖怪》等多元题材作品。当神话叙事逐渐退潮,青年IP与传统文化新解读成为主流,中国动画电影是否能开启首个不依赖单点爆款的多极增长周期?这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暑期档的16部动画电影中,国产作品与进口影片形成势均力敌的格局,各占8部。国产动画电影正与进口作品展开激烈角逐,国营动画公司加大投入,平台积极介入,共同探索IP开发的新路径。值得关注的是,进口片阵营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涵盖不同类型的动画制作。

暑期档引进了三部日本动画电影,其中包括两大经典IP续作《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与《蜡笔小新:大人王国的反击》,这两部影片在淘票票平台的想看人数排名中居首,前者达到19万,后者则有6.7万人。此外,由《胆大党》系列改编的《当哒当:邪视》也将同步上映。美国电影方面则带来《地球特派员》与《魔法蓝精灵》两部作品,同时还包括一部挪威电影和一部中国台湾电影。值得关注的是,八部国产动画电影将作为本暑期档的重头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轮廓。

在暑期档期间,央视动漫凭借《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两部重映影片率先亮相,实现累计票房1.76亿元的佳绩。截至目前,《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共推出6部动画电影,总票房突破4.95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低幼向国民IP的强大市场号召力,更凸显了国营动画制作机构的战略调整,即通过系列化开发打造"动画宇宙",实现从电视台受众到院线观众的转化。值得关注的是,央视动漫与万达影视、猫眼微影的强强联手,标志着国营动画企业正积极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以弥补商业短板。其联合出品与联合发行的协同模式已贯穿动画制作、发行、宣发等全产业链环节。

近年来,经典儿童文学IP正积极尝试跨界资源整合的新模式。即将上映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由童话大王影视(郑渊洁品牌运营方)、金鹰卡通(湖南广电旗下少儿频道)、华夏聚德等九家机构联合打造,成为暑期档国产动画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出品方数量仅次于《罗小黑战记2》。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拥有金鹰卡通这一头部少儿频道的背书,截至发稿时间,该片在淘票票平台的想看人数仅为5976,远低于《聊斋:兰若寺》(41202)等热门作品,反映出儿童文学IP向院线转化仍面临显著挑战。与此同时,平台方正逐步从幕后资本角色转变为创作与推广的主导力量。例如,爱奇艺影业参与发行的剧情向动画《艺术学院1994》,将平台对青年文化的理解转化为市场推广资源;哔哩哔哩影业则聚焦B站热门IP《中国奇谭》,推出衍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定档8月2日),联合上美影、上影元等传统动画企业,探索经典美学与年轻观众群体的融合路径。这种战略调整本质上是平台数据的市场转化——依托站内用户画像和数据积累,精准开发具有高商业潜力的IP题材影视作品。

追光动画旗下第十部作品《聊斋:兰若寺》作为暑期票房的焦点影片,于7月12日正式上映,上映前在淘票票平台的想看人数已突破41202。该片由追光动画携手儒意影视与万达影视共同打造,采用传统院线票房与影院周边商品联动的模式。据万达电影在五月份的投资者关系公告显示,已规划在覆盖全国800余家影城的"主题卖品区"设立专属展销位,同步推出相关衍生品。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兰若寺》被归类为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该系列还包括2023年上映的《长安三万里》以及计划于2027年推出的《朝花·夕拾》,旨在通过优质内容构建文化影响力。

《罗小黑战记2》正式开启全球化IP布局,该片于7月18日定档,由千万间文化、寒木春华、中文在线、猫眼影业、梦之城文化、面白映画、一怡以艺文化、郭帆影业、融梦动漫、 cat eye 微影、创梦微科等11家机构联合出品,构建了内容创作与资本运作的双重保障体系。值得关注的是,首部作品在日本上映时,原声版与配音版合计斩获5.6亿日元(约合3500万人民币)票房,曾创下单部中国动画电影海外票房纪录。这一纪录自2021年起持续保持,直至《哪吒2》通过相同发行方面白映画出海后方才被超越。随着2023年中文在线以1.38亿元收购寒木春华51.04%股权,"罗小黑"IP的商业价值进一步凸显,据其公开财报显示,系列衍生品年收入已突破千万级。在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活动中,导演团队携限量版玩偶进行随机赠予,现场引发的"抢夺热潮"印证了该IP在衍生品市场的强大号召力。当前,这种"内容出海带动周边反哺"的产业链模式,正逐渐成为优质IP的标准化路径。

浪浪山IP开启线下实体探索,罗小黑与7个品牌展开跨界联动,柯南推出4个“国谷”主题企划,当前IP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正在加速演变。值得关注的是,《哪吒2》衍生品的成功销售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推动头部动画IP的电影衍生品开发逐渐向前置化发展(注:本文数据统计可能存在偏差)。

宣传预热早在94天前便启动,该IP先后现身上海国际咖啡节与798艺术区,通过主题展区形式配合限量文创周边产品展开线下营销布局。据衍生品开发企业天岸创奇与永乐聚河公布的计划,《浪浪山小妖怪》电影配套衍生品将与影片同步上线,覆盖传统消费场景。值得关注的是,游戏公司GuGuGuGu亦与该影片达成战略联动,将针对核心二次元用户群体开发专属联动周边产品。这种"线下造势 影院变现 垂直圈层深耕"的多维渗透策略,本质上是将部分宣发预算转化为衍生品试产成本,系统探索IP商业化路径。

罗小黑IP持续拓展周边衍生品市场,截至目前,《罗小黑战记2》已发布不少于8项周边开发计划。该IP携手多家知名合作伙伴,包括泡泡玛特共鸣、GuGuGuGu、森罗万象、玩乐主义、FANASZ、SIMONTOYS、歪瓜出品等,构建覆盖主题餐饮、潮玩手办、盲盒系列、可动玩偶、毛绒玩具及轻度周边商品的多元化衍生品矩阵,成功实现对Z世代群体主流二次元消费领域的全面覆盖。

与此同时,《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所推行的“国谷”计划,涵盖GuGuGuGu、漫库、广博及为㚓潮品四大板块,标志着日本IP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相较于十年前直接引进日本原版周边的做法,该计划不仅赋予中国企业主导本地设计的权限,更在定价策略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能深度整合国内零售渠道,实现更紧密的市场联动。

暑期档动画电影市场战火升级,16部作品以多元化题材布局、IP资源差异化配置及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共同呈现中国动画产业转型期的重要发展图景。值得关注的是,《聊斋:兰若寺》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进行创新演绎,《浪浪山小妖怪》深耕年轻群体文化内涵,而《罗小黑战记2》则展现出全球化创作视野,这些影片或将在各自赛道尝试突破票房纪录。随着《谷子经济2025:半年报》即将发布,市场对于非神话题材能否突破十亿票房、衍生品市场是否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等关键命题,最终答案或将由观众与消费者共同决定。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