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政文:写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完播之际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07更新:2025-09-02 00:09:08

8月21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及金鹰纪实卫视圆满收官。我以诚挚之心观看了湖南卫视的播出,即便此前已三次参与审片,此刻仍被左宗棠"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悲壮遗折与"汉业唐规西陲永固,秦川陇道塞柳长青"的历史楹联所触动,罗家伦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更是欧亚孔道"的歌词更令人感怀。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左公的爱国情怀与历史功绩愈发彰显其现实意义。

纪录片自播出以来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截至8月22日,CSM数据显示全媒体视听总时长突破13亿分钟,覆盖观众达2.7亿人次;美兰德监测显示相关网络内容热度超1.12亿次,触及用户2.73亿人次。在蓝鹰融合影响力排行榜中多次登顶,美誉度达满分100,收获26个热搜。知乎平台评分高达9.1,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平台同步热播,均位列历史类纪录片榜首。

海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联合早报、南洋商报、星岛日报等纷纷进行报道,学习强国平台每日滚动推荐。马大正、杨东梁、唐浩明、袁南生、赵立坚、金铁木等历史学者与文艺界专家相继发文赞誉,称其为"一曲爱国主义的壮歌"。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在网络舆论场引发持续热议,众多网络博主与自媒体创作者积极参与二次创作,表示"观看后热血沸腾","感谢湖南卫视让我们重温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充分肯定湖南广电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勇气与创新。

2023年下半年,在规划2024年度重点创作项目时,我们确立了制作一部聚焦左宗棠的纪录片计划。作为近代湖湘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之一,左宗棠作为清代中兴名臣的典范,其坚韧不拔的个性与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始终备受世人关注。虽然历史上曾将曾(国藩)、彭(玉麟)、胡(林翼)与左宗棠并称,亦有将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列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的说法,但相较于其他同僚,左宗棠以舆榇出关、力挽狂澜收复新疆的壮举更具历史震撼力,其功业更应被后人铭记。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左宗棠晚年的历史叙事长期处于模糊状态,相关文艺创作亦难于突破禁忌。这种历史记忆的断层,与新时代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主流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书写中国历史、创造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必然。特别是在抵御外侮、遏制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的进程中,各族人民展现出空前团结的精神风貌,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伟大史诗。这一重要论述为历史人物的宣传与历史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标志着历史记忆的正名与重构。

左宗棠“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铿锵誓言,与他彪炳史册的功业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主权尽失、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左宗棠以罕见的坚韧与魄力,率领军民收复失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民族的赤诚担当。为弘扬这一精神遗产,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历经多次办公会、编委会与党委会审议,最终决定启动纪录片《左宗棠》的制作项目,由集团(台)出品,金鹰纪实频道承制。三年来,项目团队始终坚守初衷,如“咬定青山”般矢志不渝,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制作进程。

项目立项后,如何切入《左宗棠》这一历史题材成为首要课题。左宗棠的生平经历丰富,但创作团队始终认为应紧扣其收复新疆及规划台湾的核心主线,全面展现其抵御外侮、捍卫国家统一的卓越功绩,同时彰显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湖南人的精神特质。剧中将适度融入其青年时期与家庭生活片段,既是为了深化主题表达,也出于对历史敏感性的考量。总撰稿王登渤与撰稿人滕飞、辛国强均高度认同这一创作方向。2023年11月,团队特邀王登渤、滕飞赴湖南召开创作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最终明确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核心叙事,并就如何夯实历史根基、把握创作尺度、避免价值偏移展开系统讨论。从剧集播出后社会各界,尤其是网络观众的积极反馈来看,这一决策具有显著的正确性。

从收复新疆地区到统帅闽浙军务,左宗棠的人生经历早已堪称波澜壮阔。面对海塞之争,他既重视塞防建设也关注海防发展,但主张以塞防为重,推动朝廷决定西征以恢复新疆领土;他运筹帷幄,精心筹备战略物资,确保后勤补给;他制定"以北为先、以南为次,采取慢进快战"的军事部署,仅用三年便瓦解阿古柏势力;他以"披甲上阵、年迈仍率军出征"的姿态,迫使沙俄交还伊犁;他持续谋划,促进新疆建省与台湾建省的决策……这些对未来中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若仅完成一项便已堪称卓越,而左宗棠却在人生最后十年逐一实现,令人叹服。梁启超称其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恰如其分。

第四章 风格

自2020年起,湖南广播电视台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方针,将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创作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先后推出《中国》(全三季)、《岳麓书院》《中国官箴》等精品力作。相较于常规写意化、虚拟化的创作手法,《左宗棠收复新疆》展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该片由王新建团队主导,秉持着高度的艺术追求与精益求精的制作理念,采用上帝视角的叙事方式,以故事化、剧情化的手法将历史事件层层展开。全片生动再现了左宗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才能,以及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治疆历程,使百余年前的历史人物与场景栩栩如生。摄制组深入甘肃、新疆实地取景,将黄沙漫漫、雪山巍峨的西北风貌尽收镜头,结合先进的AI技术弥补实拍局限,打造出极具电影质感的视觉盛宴。为增强历史厚重感,团队精心搜集历史照片、馆藏奏折等原始资料,逐一呈现于片中。该片虽为纪录片,却汇聚50位实力演员,其中左宗棠的扮演者魏大鸣尤为出色,通过肢体语言与细微表情传递情感,精准诠释了这位老成谋国、正气凛然的晚清重臣。影片解说词深沉厚重,情感充沛,尤其在结尾对左公遗折的解读与总结性阐述,展现出如江河泻地般绵延不绝的沧桑气韵与如高山曜日般恢弘壮阔的英雄气质。

本片在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及后期剪辑等环节,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学术专家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专业指导。中宣部及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部门给予了积极鼓励与具体指导,湖南省委宣传部与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对象,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在摄制与修改过程中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长沙及湘阴县地方政府亦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持,马大正、杨东梁等专家学者及左宗棠后人在史料考证与学术视角方面提出了专业建议。尤其值得提及的是,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与热忱鼓励,使我们深感使命必达、初心不负,从而进一步坚定创作信心。所有这些支持与指导,均为本片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正如左宗棠于历史机遇中收复新疆,本片的成功亦得益于新时代赋予的文化发展契机,它必将成为推动更多弘扬主流价值观、契合大众需求优质作品创作的重要动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