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73更新:2025-09-04 05:41:48
四月,上海迎来了一场名为《时代逸飞》的回顾展,致敬已故艺术巨匠陈逸飞。展览不仅聚焦于其油画作品,更回顾了其电影创作、城市空间改造等多个维度的艺术贡献。从创意打造的田子坊艺术区到主持设计的城市雕塑,从《视觉青年》杂志的创办到逸飞品牌服饰的推出,再到对江南水乡周庄的文化再造,陈逸飞以其跨领域的艺术实践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生态。其"大美术、大视觉"理念不仅重塑了现代生活美学,更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生产力的认知体系,使上海这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为纪念陈逸飞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与诞辰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纪录片《时代逸飞》将于6月17日晚10点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及看东方平台同步播出。该片由《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组委会指导,浦东美术馆与真实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纪录片创制中心戴诚娴工作室承制。纪录片以"时代"为题,展现了陈逸飞先生超前的时代洞察力与创新精神。在受访时,导演戴诚娴表示:"从红色经典到都市叙事,从东方意境到国际视野,他的创作始终引领时代潮流,作品更跨越了东西文化差异与时代变迁的界限。"
1972年,《黄河颂》的拍摄工作启动时,《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的专家顾问团队对创作团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已有多部优秀人物纪录片和丰富访谈素材的基础上,创作团队力求突破。通过系统梳理与分析过往关于陈逸飞的数十期报道,导演团队确立了创作方向——既要在已知领域挖掘新视角,更要深入未被广泛揭示的领域。导演戴诚娴特别指出,通过亲朋好友的回忆与讲述,陈逸飞留美期间的艺术历程得以更加立体地呈现,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发现的1989年新闻专题片《美国纪实:筑桥者》,该片完整记录了43岁的陈逸飞在哈默画廊举办的个人画展,为观众提供了罕见的历史影像资料。
1989年新闻专题片《美国纪实:筑桥者》的截图显示,该纪录片与以往侧重展现陈逸飞画家身份的报道不同,聚焦其走出画室、投身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记录其参与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烟花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的全过程。影片不仅呈现了他在服装、出版、模特产业、景观设计等领域的跨界尝试,更详细展示了这些创新实践如何推动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生产力的提升。
关于《周庄》这部1988年纪录片的视听表达是否契合陈逸飞的艺术风格,戴诚娴作为后来的影像创作者坦言,导演团队在拍摄过程中精心设计影像表现手法,旨在通过光影与色彩的运用,与陈逸飞先生的油画风格形成某种视觉语言上的共鸣。这种跨媒介的风格统一尝试,既是对艺术传承的致敬,也体现了影像创作对视觉美学的深度探索。
纪录片《时代逸飞》于1993年推出,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艺术评论及亲友回忆,系统呈现陈逸飞的艺术历程。影片跨越中国社会变革、纽约异国探索与上海归乡实践三个重要阶段,揭示艺术家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以坚定信念构筑独特的艺术生涯。陈逸飞始终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中西艺术交融的语境下,通过"水乡"系列、"海上仕女"等经典作品,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的精髓。戴诚娴在采访中特别提及,影片曾探访多位受陈逸飞提携的后辈,包括品牌主理人王一扬与视觉艺术家陈漫。这些当代艺术实践者正在各自领域续写美学篇章,其创新探索让陈逸飞的艺术精神焕发新生。作为参与创作的年轻团队,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力量,期待通过影像记录,为当代青年提供突破困局的精神指引。
陈逸飞在拍摄电影时的工作影像,展现了其艺术创作的多面性。他不仅专注于影视领域,更积极参与上海的城市更新与浦东开发开放进程,创作了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涵盖城市公共雕塑、装置艺术等多元形式。从泰康路艺术街区的规划构想,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前期筹备,陈逸飞始终以前瞻性的艺术视角推动“视觉艺术”的社会化发展。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曾评价道:“陈逸飞将城市视为巨大的画布,将人们转化为风景的缔造者。他不仅精于完成自身艺术创作,更致力于激发社会参与,引领一代民众共同绘制中国发展的时代画卷。”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