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与内核的再突破 网络剧《借命而生》研讨会举办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68更新:2025-09-04 06:44:58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了网络剧《借命而生》专题研讨会。该剧以20世纪90年代为背景,聚焦警察杜湘东追寻真相的历程,通过跨越二十年的叙事,展现其与战友共同揭开幕后黑幕的故事。该剧自4月18日起于CCTV-8及爱奇艺平台同步播出,取得不俗的收视表现与观众赞誉。研讨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负责人安宁指出,作品通过立体的人物塑造、复杂的人性探讨以及时空压缩的叙事手法,突破传统警匪题材的对立框架,以更具深度的视角呈现社会现实,多处情节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导演兼编剧陆川表示,初读原著时便被其思想深度所触动,随即决定将其搬上荧幕,旨在通过影像传递普通人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小说原作者石一枫强调,创作过程中有意摒弃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追求"一言难尽"的复杂叙事,对此他坦言主创团队在艺术追求上高度统一,对最终呈现效果感到十分满意。

《借命而生》海报(主办方供图)以社会现实与生活化的视角切入,该剧被视作实现了悬疑涉案剧的类型突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文学内涵。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在谈及作品的文学性时表示,文学意蕴体现在对人物命运与人性的深刻描绘中。他强调,这种在广阔社会背景下探讨人性复杂性的创作方式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作品的丰富性与深层价值正是源于其文学性,"这种创作思路值得影视剧创作借鉴。事实上,文学改编作品的成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戏文系主任李胜利指出,《借命而生》在类型架构上成功融合本格派与社会派的精髓。他认为,该剧不仅实现了两种悬疑类型横向的结合,更在叙事层面达成本格气质与社会机制的纵深整合,展现出创新性和鲜明的特色。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认为,该片故事主线突破了传统悬疑叙事框架,将对人性的探讨置于核心地位。他特别指出,这种深度思考源于小说原创的创作根基与导演的二次艺术诠释。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的镜头语言超越了单纯记录功能,其富有电影质感的视觉表达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