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注《F1》,苹果电影的背水一战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53更新:2025-09-04 07:33:02

在2025年6月10日举办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除了常规的系统更新发布外,开场秀环节引发广泛关注。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在Apple Park屋顶驾驶F1赛车的场景成为焦点,随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亲自现身,为即将上映的原创电影《F1:狂飙飞车》(简称《F1》)进行宣传。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开场动作,凸显了苹果在影视领域的战略升级。作为科技巨头,苹果在进军院线市场仅三年的时间内便展现出强大的投入力度,早在初期就宣布每年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影视制作。其采用的"高举高打"策略体现在:汇聚顶级导演、明星阵容、高额制作预算以及大规模宣传推广。过去两年间,已有包括《花月杀手》《拿破仑》《阿盖尔》在内的四部重量级作品登陆院线,其中斯科塞斯执导的《花月杀手》耗资2.15亿美元,斯科特监制的《拿破仑》与《阿盖尔》均超过2亿美元,即便是成本最低的《登月大计划》也达到了1亿美元的制作规模。

然而,苹果出品的多部重量级院线电影却接连遭遇市场冷遇。《花月杀手》在2023年上映时,正面临《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的票房分流,全球票房仅为1.59亿美元。尽管苹果表示影片后期通过流媒体平台实现盈利,但作为苹果进军院线市场的首部作品,这一票房成绩显然不尽如人意。后续作品同样未能扭转颓势。《拿破仑》虽以2.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苹果院线作品中表现最佳者,但相较于2亿余美元的成本仍显吃力;而《阿盖尔》与《登月大计划》的票房分别为9610万美元和4200万美元,亏损情况更加严峻。不过,苹果显然并未将票房视为唯一目标。公司愿意为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投入巨资,目的正是借助高规格院线项目增强Apple TV 平台的行业影响力,同时为苹果的影视生态系统注入品牌价值。在奖项层面,苹果同样积极布局。《花月杀手》在第96届奥斯卡奖中斩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在内的10项提名,《拿破仑》也获得3项技术支持类奖项。然而,《阿盖尔》和《登月大计划》不仅票房与口碑双线下滑,更完全缺席了奖项季的角逐。

在影视行业布局方面,亚马逊作为科技巨头同样值得关注。与苹果专注大制作的策略不同,亚马逊展现出更丰富的商业版图,其流媒体业务持续扩张的同时,也在院线市场采取灵活策略。早在2017年,亚马逊出品的《海边的曼彻斯特》便斩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与原创剧本双项大奖,此后更是积极布局电影节资源。2021年其对米高梅(MGM)的收购更是标志性的战略布局,通过整合这家传统片厂的内容库、制作团队及影院发行体系,构建起完善的影视产业链。目前,亚马逊已形成双线运营模式:亚马逊影业主攻流媒体内容开发,而米高梅则全面负责院线板块。

苹果对《F1》的投入堪称零容错的高风险布局:这部影片唯有实现票房突破,才能跻身年度最卖座作品榜单,否则将被视为一次代价巨大的战略失误。这不仅是全球范围内的影视投资,更是一次将"放手一搏"的冒险精神融入品牌与创作者信任关系的关键尝试。为打造这部作品,苹果动用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宣传资源。由《壮志凌云 2:独行侠》编剧兼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主导的摄制团队,耗时一年研发尖端影像技术,力求精准呈现F1赛事的极致速度与视觉震撼。据苹果CEO库克透露,这项技术革新成果也将转化为iPhone新机型的摄像升级。除电影项目外,苹果更与汉密尔顿携手推出生涯纪录片,计划进行小范围院线放映。更有消息称,待现有转播协议到期后,苹果极有可能成为2026赛季F1美国电视转播权的强力竞争者。《F1》已超越单纯影视作品的范畴,演变为整合内容创新、品牌价值与体育产业生态的综合实验。

《F1》对苹果而言是过去六年影视内容布局的关键节点。公司期望该作品不仅能够引发热议并形成社交热潮,更能在美国市场推动赛车文化的普及。库克认为,《F1》是评估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此次尝试通过电影这一"软实力"产品传递品牌价值,而非依赖传统数码硬件。与亚马逊式的收购策略不同,苹果选择以持续投入试错的方式探索内容路径,不急于填补影视版图。在苹果的战略体系中,影视内容并非独立的盈利事业,而是通过高投入构建品牌深度的传播渠道。如今,这支被苹果重点投入的《F1》能否成为连接品牌与观众的桥梁,仍需市场检验。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