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传统,专访《临江仙》导演国浩:在中式美学中搭建出“落地仙侠”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39更新:2025-09-02 00:52:07

在国剧市场,仙侠类型已高度成熟,如何突破审美疲劳与套路化?《临江仙》凭借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人物设定,该剧上线24小时即登顶热门榜单,引发观众热议。女主角李青月的“白切黑”人设、男主角白九思的“清醒沉沦”特质,以及多重热搜话题持续占据榜单,观众对原创剧情展开热烈讨论。导演国浩在采访中透露,该剧在剧本创作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通过“欺骗性外壳 颠覆性反转”的悬疑叙事策略打破传统框架。

剧照,图源官微 为凸显人物身份的转折,剧集在前期设置了大量伏笔,如草蛇灰线般藏匿于细节之中。例如,李青月坚持上山采药后意外坠落的情节,以及因一次偶然的吻便触发白九思下聘礼的桥段,皆暗含深意。国浩坦言,观众初次观看时或许会觉得节奏较快,但最终剧情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她并非失忆,而是本就名为花如月。面对如今观众对单一类型剧集的审美疲劳,国浩表示,若非将喜剧与悬疑元素完美融合,难以实现内容突破。谈及如何平衡这两种元素,他表示,前十集的喜剧主要源于李青月作为小师妹的反差身份。观众对其冷遇与后来成为道侣后的态度转变,构成了强烈的喜感。他认为,喜剧创作应立足于人设变化。此外,加入喜剧元素还有一个目的,即通过前期铺垫让观众误以为剧集是传统仙侠古偶,实则为第11集揭开李青月真实身份埋下伏笔。国浩总结道,剧作本质是对观众心理的博弈——能否在预期情节中制造意外,且该意外需符合人物逻辑与性格。这需要从剧本创作和现场拍摄等多维度进行统筹。

剧集以“恨爽”为核心标签,国浩明确指出二者占比应为90%与10%。他解释称,全剧始终以“恨”为根基构建叙事结构,角色之间不存在“爽”的成分,仅有“恨”的张力贯穿始终。“爽”是多种类型元素交织产生的观感,而“恨”才是驱动剧情的核心力量。由于情感强度与人物复杂性,全剧的表演难度显著提升,尤其在前期花如月假扮李青月的阶段,需精准把控人物双面性:既要呈现李青月的天真烂漫,又要暗示花如月的隐藏特质。对此,国浩对演员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与白鹿的再度合作带来巨大惊喜,无论是角色理解还是情感演绎都令人满意,尤其在哭戏场景中,其共情能力令导演动容。曾舜晞与白九思的契合度更被他评价为99.9%,现场表演时仿佛角色本体,眼神中流露出“深爱之人近在眼前却无法明言”的复杂情绪。若观众细加观察,这些细节早已贯穿全剧。

剧照,图源官微 演员们细腻入微的演绎为故事增添了诸多探讨余地。在前期剧情中,围绕李青月是否真正失忆的话题引发热议,剧组曾反复推敲。据国浩回忆,拍摄李青月初见白蛇的场景时,团队最初采用的是凡人面对神兽的惊惧反应。但完成首版后,国浩认为需要展现四灵仙尊花如月时隔三百年重逢坐骑的特殊情绪,最终决定在镜头中埋下伏笔,仅通过细微表情传递情感线索。这一设计成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相关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在国浩看来,剧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在于前11集的表演分寸把握。为匹配角色层次,他创新性地采用静态镜头语言,让摄像机以旁观者视角呈现剧情发展。这种运镜方式旨在引导观众主动参与角色观察,通过视觉留白营造悬念。谈及创作理念,国浩强调"落地仙侠"与中式美学两大核心。其中"落地"并非贬义,而是指通过场景、造型、表演等元素构建真实质感,以生活化的感知替代程式化表演。

国浩进一步解释,仙侠题材本身具有超现实属性,但若缺乏扎实的情感逻辑,观众难以产生共鸣。他提出"越是脱离现实的题材,越要找到落地生活的逻辑"的创作原则,主张将神仙行为纳入现实逻辑框架。为实现这一目标,剧组在世界观构建上投入大量精力,通过深入研究确保剧情符合观众认知体系,同时在仙界与现实的交织中营造独特的审美体验。

情感密度越高的剧本,越需借助富有“共情力”的镜头语言。在国浩的创作理念中,导演应通过影像将角色难以言表的内心世界转化为视觉体验,让观众产生共鸣。他以两个经典场景为例:其一为孟池离世时,花如月步入其房间的片段。镜头伊始采用花如月的主观视角,先呈现炉上已无烟的红薯,这一细节暗示了角色对冬日食薯的偏爱。通过此意象,观众得以感知孟池对花如月潜移默化的关怀。随后镜头上移展现整个空间,意在引导观众思考:一个逝去的人曾为爱侣做过什么?其情感深度如何?此场景通过镜头调度、道具运用与氛围营造的有机融合,成功构建共情效果。

另一场戏呈现花如月被白九思封印于人间的高情感浓度场景。国浩采用肩扛拍摄方式,强调这种拍摄手法带来的呼吸感与临场感,使观众能直接感知角色内心的焦灼、无助与迷茫。他坦言:“这两个梗的出现超出了我的预期,说明观众对角色关系的解读有了更多层次。”

谈及人物冲突,国浩认为白九思与花如月的分歧本质是神仙体系与人间伦理的碰撞。这种矛盾源于二者价值观的差异,构成《临江仙》的核心叙事支点。他强调:“我们希望表达的不仅是爱情,更是一种超越个体的情感联结——无论相爱之人如何亲密,都应保持独立人格与选择自由。”

关于创作遗憾,国浩表示在前期创作中曾对李青月的戏份存在犹豫。他坦言:“是否该多设置悬念线索,还是保持克制让观众自行解读,始终是个两难的选择。”

谈及未来创作方向,国浩透露对仙侠题材并无排斥,但希望突破传统框架。他指出:“仙侠剧在视听语言与叙事结构上仍有很大创新空间,我们已尝试打破既有模式,未来期待进行更深层的探索。”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