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封它为本世纪最美的电影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39更新:2025-09-04 10:45:01

当创作者步入中年阶段面临人生转折时,往往会在总结前半生创作历程、重新审视未来创作方向的过程中,产生一部深刻展现内心矛盾与自我审视的作品。这一阶段通常通过与自身年龄相仿的角色进行演绎,如42岁的费里尼在《八部半》中,选择由38岁的马塞洛·马斯楚安尼饰演导演圭多,用以映射创作者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艺术困境。

鲜有创作者会将自身与暮气沉沉的老年角色相提并论,而保罗·索伦蒂诺在45岁执导的《年轻气盛》中,却刻意塑造了两位年逾八旬的资深导演形象。相较于那些处于创作黄金期的中年导演,这二位老者正面临着艺术生涯的十字路口——他们既因过往成就而心存不甘,又因时代变迁而陷入迷茫。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由哈维·凯特尔饰演的米克导演,恰好呼应了好莱坞的传统,其近三部作品被批评为商业失败,却仍执着于打造足以载入史册的封山之作。

《年轻气盛》(2015)中,迈克尔·凯恩饰演的曾与斯特拉文斯基合作的指挥家弗雷德,与导演索伦蒂诺的创作理念形成呼应。影片通过这位指挥家与老年艺术家的对话,探讨艺术创作与人生轨迹的延续性。三位资深演员的参与不仅映射出经典电影时代的落幕,更揭示了瑞士疗养酒店里那些社会名流的困境——昔日的体育传奇已难掩臃肿之躯,而被固定在特定形象中的演员则陷入自我认同的危机。即便作品在形式上追求精巧,其内核仍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对艺术未来与人生意义的深切迷茫。

45岁的三岛由纪夫因无法接受肉体衰败的现实,将《天人五衰》原稿交付编辑后不久便选择切腹自杀。他在39岁时曾写道:"我逐渐意识到年轻与青春的荒诞,但若谈及『年老』是否能带来乐趣,我仍难以认同。"这种对生命阶段的矛盾认知,在九年后以更具冲击力的方式呈现——76岁的本多繁朋已沦为令人作呕的存在。临终前对青春与美的追忆,往往会在现实中异化为畸形的欲望与占有。这种主题在电影《年轻气盛》中得到呼应,其海报选用弗雷德与米克在热水浴池中凝视环球小姐裸体的场景,暗示着对青春肉体的迷恋可能演变为病态的窥视与沉迷。

身着盛装的环球小姐毫不吝啬地展示着曼妙身姿,而两位衣不蔽体的老者则将佝偻身躯隐匿于水面之下,彼此发出戏谑的笑声,口中念叨着"难道没发现我们正在体味生命最后的春意吗"。弗雷德与米克对年轻群体的互动方式各有差异,值得庆幸的是双方均未流露出敌意。在《年轻》中,导演索伦蒂诺对健美形象的呈现并非重点,镜头更多聚焦于那些臃肿或松弛的躯体。尽管这些画面缺乏传统美学意义上的美感,但正如他对视觉层次的精妙把控及对微表情的细致刻画所展现的,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反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并未过多着墨于次要角色的背景故事,仅需了解场景设定为瑞士阿尔卑斯山麓的高端疗养胜地,便能推断出栖居于此的多为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即使看似沧桑的面庞下,或许仍掩藏着昔日的荣光,他们共同直面时光磨蚀带来的困境。昔日应风采卓绝的环球小姐亦对容颜易逝产生深刻体悟,衰老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无需剖析蕾切尔·薇兹眼中的岁月痕迹或迈克尔·凯恩脸上的老年斑,便能感知这一真理。此规律超越身份、性别与地位的界限,亦与地理环境及历史背景无涉。

这部展现人类共通情感的影片本应如同艾略特笔下四月的残酷意象般沉重,然而索伦蒂诺却以戏谑的影像风格与机智台词巧妙化解了哀伤基调。尽管《年轻气盛》中人物情节繁复交错,使主题呈现散漫之感,但其探讨的理念颇具深度。角色们不断抱怨周身环境,在自我剖析的同时也投射着对世界的观察。

弗雷德与米克对生命与情感的诠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歧最终导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影片并未对两者的态度做出高低评判,而是以平静的笔触呈现米克注定的结局。面对死亡,米克选择了坦然接受,而弗雷德在经历深重哀伤后,重新执起了指挥棒,演绎了曾许诺献给妻子的《简单乐章》。人至中年,索伦蒂诺通过这对人物的对照,传递出唯有直面生命流逝的真相,而非困守过往回忆,才是面对衰老的正确姿态。

花腔女高音曹秀美在电影片尾献唱《简单乐章》的片段,初看似乎与喧嚣的叙事场景存在割裂感,但这段音乐所承载的深层象征意义恰恰构成了影片不可或缺的收束。当弗雷德完成转身鞠躬的标志性动作后,已故的米克以超现实的方式重现于银幕,通过重复比划望远镜的手势,与先前的音乐意象形成跨越生死的呼应,暗示着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弗雷德终于挣脱了内心的困境,然而其所承受的代价却是艺术崇高地位前所未有的贬低与下滑,"此时此地"的独特性在璀璨的音乐厅中逐渐消散。《年轻气盛》并非一出沉郁顿挫的暮年悲剧,却依然传递出令人扼腕的时光流逝之感。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