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56更新:2025-09-02 01:40:40
1963年2月,周恩来与邓颖超亲切接见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演职人员,"南京路上好八连"自此成为上海市民心中的精神标杆。这支连队的前身可追溯至1947年8月6日,当时华东军区特务团将数十名胶东新兵编成辎重连,后历经多次改编,于1949年6月成为上海警备区警备团3营8连。八连自山东农村奔赴上海这一繁华都市,承担起守护"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的重任。
面对"上海是大染缸"的预言,八连官兵曾出现与驻地环境不协调的现象:有的战士前往高级理发店、抽雪茄、借钱消费,甚至因嫌弃妻子朴素而萌生离婚念头。但指导员张成志通过组织官兵深入学习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报告,强调南京路是无硝烟的战场,必须坚守"拒腐蚀,永不沾"的信念。连队推行节约制度,要求官兵节约每一块布、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并将帮助孤寡老人、义务补鞋理发、磨刀量血压等公益活动融入日常。
1956年,《解放日报》首次刊登吕兴臣拍摄的《南京路上的哨兵》新闻照片,次年发表专题通讯,系统介绍了八连官兵艰苦朴素的典型事迹。1958年《解放军报》转载相关报道,1959年《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引发《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泛传播。
关于话剧的创作,1960年5月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邀请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沈西蒙商议创作事宜,最终促成《霓虹灯下的哨兵》剧本的诞生。沈西蒙与前线话剧团2队队长漠雁深入八连生活40余天,与战士同吃同住同站岗,甚至参与劳动,深刻领悟到官兵们坚守革命本色的精神境界。
剧本创作完成后,因剧中涉及战士与驻地女青年恋爱、抛弃农村妻子等敏感情节,一度面临被"枪毙"的危机。周恩来得知情况后,指示继续排练。剧名历经多次调整,最终于1962年在南京军区前线话团首演时确定为《霓虹灯下的哨兵》,生动呈现了解放初期八连官兵在特殊环境中的思想斗争与精神蜕变。
1963年11月,毛泽东在观看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后,亲切接见了陶周恩来。该剧历经六次排演,最终在毛泽东的亲自推荐下,于中南海怀仁堂公演。周恩来与邓颖超亲自到场观看,并在演出前叮嘱演员们注意台词表达。
1963年初,南京军区党委将8连作为典型上报,总政部决定树立其为“保持艰苦奋斗革命本色”的榜样。2月9日,总政部下发通知,将“学雷锋”与“学好八连”活动结合,要求全军连队争创先进集体。5月9日,总政部发布《关于南京路上好八连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介绍》,号召全军学习8连的作风与经验。
话剧首演期间,周恩来多次参与指导。他对编剧沈西蒙说:“春妮这个角色,要贴近生活。”陶玉玲建议将角色设定为“从小一起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妇女干部形象,这一提议得到周恩来认可。最终,春妮的角色在剧情中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
周恩来对整部话剧提出30多条修改意见,强调人物塑造需随剧情发展逐步深化。他亲自观看六遍,并与编导、演员互动,称赞其表演。同时,他邀请夏衍、田汉等文艺界人士观看,推动话剧艺术提升。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正式授予8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推出长篇通讯。中央领导人纷纷题词,朱德、陈云、邓小平均对8连给予高度评价。
电影改编工作由周恩来亲自指示。他要求保留所有台词和演员,指定熟悉上海的王苹导演。电影于1964年1月在全国公映,成为经典力作。陶玉玲饰演的春妮虽只两场戏,却凭借真实质朴的形象,延续了《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的艺术成就。
陶玉玲1934年出生于镇江五柳堂,幼年经历日军轰炸后,随外祖父在上海生活。战乱年代,父母以行动教会她利他精神,她通过糊火柴盒、典当首饰等方式补贴家用。1949年镇江解放后,她瞒报年龄进入华东军政大学,成为革命文艺事业的一员。
在军校期间,陶玉玲接受系统培训,从《王大娘补缸》起步,逐步参演《人往高处走》等大型话剧。1953年慰问东山 island 保卫战前线时,她向战士学习英勇精神。1955年出演《东海最前线》女主角,该剧后代表演于全国人大,其艺术表现力获得黄家驹、漠雁等戏剧大师的认可。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照中,陶玉玲饰演的春妮形象令人印象深刻。1956年,前线话剧团胡石言、黄宗江创作了电影剧本《柳堡的故事》,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搬上银幕。黄宗江在南京军人俱乐部门口偶遇正在吃冰棍的陶玉玲,被她质朴天真的气质打动,随即向导演王苹推荐。然而当王苹抵达南京时,陶玉玲已前往杭州巡回演出去,导演追至舟山群岛、岱山岛才终得相见。此时陶玉玲因熬夜演出和化装感染,左眼肿胀明显,王苹仍坚持让她参与试镜,并安排摄影师为其记录多个镜头。
在角色选定过程中,八一厂曾有人质疑为何选中这位"独眼龙"。王苹则认为陶玉玲特有的清纯气质与"甜"恰恰契合二妹子的形象。这位从未想过从事电影工作的陶玉玲,最终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在银幕初露锋芒。影片历时一年多拍摄,演员们深入柳堡乡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补充了水乡生活经验。导演王苹从电影理论到形体动作全面指导,陶玉玲则以"两遍总比一遍好"的态度反复打磨表演。
1959年国庆庆典上,周恩来接见陶玉玲时特别叮嘱她"不要骄傲"。《柳堡的故事》在1983年中国电影百年评选中被列为百部优秀影片之一。影片中"二妹子"的形象衍生出现实意义,柳堡乡成立以她命名的女民兵班,陶玉玲担任名誉班长至今。1969年陶玉玲结束军旅生涯,成为南通晶体管厂普通工人,却依然保持积极态度,与工友建立深厚情谊。
1972年她重返南通文工团,1975年再次穿上军装回到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此后的人生轨迹中,她与"南京路上好八连"始终保持着特殊联系。1978年罗瑞卿亲自出面,将陶玉玲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重要职务,开启新的艺术征程。她此后参演16部电影和26部电视剧,收获诸多荣誉,包括2005年"百位优秀演员"称号、2013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等。
2015年,陶玉玲获得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斩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被授予特殊贡献奖及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称号。2023年中国文联第六届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中,展出了其艺术成就及《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照。2019年10月,陶玉玲重返上海南京路,驻足于"八连战士"雕像前,回忆起电影创作时期与同行们共同奋斗的岁月。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