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亿!暑期档总票房刚超2024年,却是近十年来最割裂的一年?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17更新:2025-09-01 19:52:56

今年暑期档堪称近十年最具争议性的一届。观众对低质量影片的不满情绪持续高涨,普遍认为市场缺乏优质作品。然而从豆瓣评分数据来看,该档期影片整体质量却突破历史纪录,其中5部影片获得8分及以上高分评价,包括《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F1:狂飙飞车》《捕风追踪》等;7分及以上评分的影片更是超过十部,覆盖战争、冒险、悬疑、动作、历史、赛车、动画等多元类型,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尽管影片质量显著提升,但并未实现令行业满意的票房成绩。暑期档前半程,院线市场陷入低迷,票房数据一度难以突破百亿大关。尽管《南京照相馆》的热映带来了一定的票房提振,但其30亿以上的成绩仍不足以缓解院线的焦虑。截至娱乐独角兽发稿时,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已达到117.5亿元。根据《捕风追影》等影片的市场表现预测,最终票房有望接近120亿元,仅较2024年的116亿元略有增长。若排除疫情冲击的2020、2021、2022三年,2024年的暑期档成绩堪称近十年最差。

为何高口碑未能转化为理想票房?观众是否在逐渐疏离电影市场?院线行业是否仍有复苏可能?答案或许隐藏在购票数据与社交媒体用户行为之中。

尽管电影作品质量整体提升,但观众观影意愿趋于审慎。郑州资深观影团负责人一一透露,今年暑期档是她经历的“最值得期待的一年”,从《碟中谍8:最终清算》至《捕风追影》,“多数影片制作水准较高”。她个人已观影十余场,并在郑州组织了累计3000人次的观影活动,涵盖《F1:狂飙飞车》等好莱坞大片及《南京照相馆》等高分国产影片,票价区间从“0元购”到明星映场的139元不等。

然而在她的感知中,当前观众参与电影活动的热情明显不如2019年前后。彼时在多个微信群发布活动信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发群满,甚至出现超员现象,即便是需要提前购票却不知所看影片的"盲盒观影"形式,报名参与度也相当高。尽管微信群内数千名影迷近年有所流动,但整体规模变化不大。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影迷在参加观影活动时却表现出明显保守态度,曾被视为趣味玩法的盲盒观影已难再激发观影热情。以往她热衷于在超大厅举办明星路演和超前点映活动,但如今即便继续举办,也往往需要等待豆瓣评分发布或口碑解禁后才决定是否推进。例如在影片进行超前点映或内部试映时,她会先自行购票观看,或向媒体朋友征求看法。一方面源于她曾多次组织烂片观影活动,常被观众私下议论甚至当面质疑"想退票",另一方面也出于对自身观影体验的保护,既不想忍受灌输式观影,也怀有支持优质影片的深层考量。这种现象在大多数观众群体中都普遍存在。尽管豆瓣评分系统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权威地位,常被电影公司视为宣发必争之地,但在下沉市场中,豆瓣评分的关注度反而不高,甚至很少有人在意这一评分标准。他们更倾向于被每日轮番出现的热搜话题影响,或是依赖身边亲朋好友的热情推荐。而要实现热搜效应,往往需要巨额宣发预算和影片本身具备巨大爆点,只有这样,宣传团队才能通过有限运营迅速打造话题热度。相较之下,即便影片不具备热搜体质,也需具备足够过硬的题材和吸睛亮点,而这种特质并非所有影片都能具备。目前仍有部分电影宣发公司沿用传统的营销方式,但在接连不断的烂片"助攻"下,这些常规宣发手段已难以即时调动观众购票欲望,更多只能依赖首周末的短期促销,如《酱园弄·悬案》《东极岛》等影片便属此类。

即便像《南京照相馆》这样的暑期档真人电影典范,或是《捕风追影》这类高口碑高热度作品,观众在观影前仍需反复确认信息,获取大量正向反馈后才会选择走进影院。这反映出观众对实体观影场景的持续需求,而类型片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当「暑期档影片质量近十年第一」的赞誉与「暑期档票房近十年倒数第二」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时,容易催生出对电影市场的悲观解读:观众是否正在远离影院?优质口碑是否已无法转化为票房成绩?然而在娱乐独角兽视角下,这一现象恰恰揭示了另一个真相——观众对影院的沉浸式体验、氛围感以及顶级视听享受仍抱有强烈需求。从《碟中谍8:最终清算》到《F1:狂飙飞车》,各类特效厅的票房表现均在同期影片中遥遥领先。以《F1:狂飙飞车》为例,该片国内总票房达4.25亿,其中IMAX影厅贡献了1.76亿,杜比影院、CINITY及中国巨幕等特殊格式影厅合计票房也突破千万级别,特效厅带来的收入几乎与普通厅持平,这种现象在同类影片中极为少见。从优质口碑与票房表现的关联性来看,二者在多数情况下仍保持正向联动。《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三部作品均凭借豆瓣8分以上的评价,实现了远超预期的市场反响。这三部电影将在暑期档落幕时跻身票房前三,而脱离暑期档后,它们的总票房预计将分别达到30亿、16亿和12亿。

这三部电影在宣传推广上呈现出显著共性,均选择在上映前数日甚至提前半个月启动大规模点映活动,且在最终点映日的排片比例可突破5%。从《F1:狂飙飞车》到《长安的荔枝》,从《戏台》到《南京照相馆》,再到《浪浪山小妖怪》与《捕风追影》,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已形成某种默契:优质影片敢于通过点映获取市场反馈,而刻意规避点映的影片则往往暗藏问题。这种规律显而易见,以至于《东极岛》在首日上映时便暴露了不足。这并非说明院线对这部耗资数亿的国产大片缺乏支持,数据显示其首日排片占比达30%以上,次日也保持在相近水平,相比之下《南京照相馆》首日排片仅21.5%,《浪浪山小妖怪》更降至19.1%,并在周日进一步下滑至16.4%。但随着口碑发酵与社交平台自发传播的增强,优质电影的上座率持续攀升,进而带动排片量和预测总票房增长。然而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东极岛》在首周末与第二周票房占比与场次占比的比值始终低于0.8,呈现出明显的场次冗余现象。这种票房与上座率的脱节,或许源于观众在购票时的愈发审慎态度。以暑期档票房前三名《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为例,其单日票房峰值均出现在次周末。其中《南京照相馆》在首周六仅勉强破亿,但随后多次出现票房反超,不仅次周工作日票房突破亿关,更在次周末创下连续两天超2亿的纪录;《浪浪山小妖怪》则于8月9日、10日两日票房破亿,约为首日的两倍;季军《捕风追影》虽后劲相对平缓,但次周末单日票房仍较首周末高出数百万。

高口碑虽不等于高票房,但其转化过程需注重节奏与策略。通过有序引导、精准施策,使具有探索欲的观众率先关注,让优质内容形成口碑积累,最终实现符合中国市场的转化路径。今年暑期档呈现出多重亮点,类型片持续占据票房主流,动画影片异军突起,好莱坞作品逐步回暖。

票房榜单前列多为战争、动作、冒险等经典类型片,展现出市场对"王道"题材的稳定需求。国产动画领域,《浪浪山小妖怪》与《罗小黑战记2》以精湛叙事、传统画风和治愈风格实现突破,前者凭借《西游记》IP改编与大众化视角引发关注,后者则通过细腻刻画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值得关注的是,"浪浪山"故事中与小猪妖结伴的猩猩怪、蛤蟆精、黄鼠狼等角色,为国产动画注入新鲜活力。

暑期档20部破亿影片中,引进片占据9席,除2部日本动画外均为好莱坞出品。7月2日上映的《侏罗纪世界:重生》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突破5亿票房的进口影片,标志着好莱坞市场逐步复苏。经过疫情三年的低迷期,近期《碟中谍8:致命清算》《F1:狂飙飞车》等作品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证明,好莱坞影片正在实现稳步回暖。

年末,《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续作将陆续登场,预计再度冲击10亿票房门槛。国产影片方面,原定于"731"档期的《731》最终宣布定档"918",国庆档则将迎来《抓特务》《志愿军3》《刺杀小说家2》等重磅作品。尽管完成全年500亿票房目标存在挑战,但突破去年425亿的纪录已成定局,具体增量仍需市场验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