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海派经典电影修复展映开启,国歌回到90年前唱响之地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69更新:2025-09-06 03:30:35

2023年5月23日,“风云九秩”海派经典修复展盛大启幕。展览精选呈现八部1930至1940年代的海派电影佳作,通过数字化修复技术赋予其全新生命,以高清画质与原声还原的形式,引领观众重返海派电影的璀璨年代,感受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本次排片表精选的八部影片堪称中国电影叙事与艺术美学的代表作,它们横跨抗战初期至解放前夕的历史阶段,既记录了社会动荡的现实图景,也映射出民众意识的觉醒过程。其中1935年的《风云儿女》以1932年淞沪抗战为叙事背景,通过青年诗人辛白华从逃避现实到投身革命的转变轨迹,展现了时代精神的传承。片尾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经典《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银幕响起,成为振聋发聩的时代号角。1937年的《马路天使》则聚焦上海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周璇的《天涯歌女》《四季歌》从该片中诞生,至今仍在传唱。费穆导演的1948年作品《小城之春》以细腻笔触描绘少妇周玉纹在病榻与旧情之间的挣扎,将情感冲突与园林空间意象交织呈现。1949年的《乌鸦与麻雀》通过小楼住户与国民党资本家的对抗,尖锐批判了战乱时期的社会不公。此外,还包括《夜半歌声》《十字街头》《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同期经典,这些影片共同构建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历史篇章。

本次影展的放映场地之一黄浦剧场,其前身可追溯至1934年开业的金城大戏院。这座影院曾创下多项重要纪录:国产影片《渔光曲》连续放映84天的佳绩,电影《马路天使》近10万观影人次的盛况,以及我国首部有声影片《桃李劫》的首映历史。正因承载了这些里程碑式成就,金城大戏院被冠以"国片之宫"的美誉。作为诸多国产电影的首映地,此次影展率先放映的《风云儿女》亦复刻了当年在此举行的首映盛况。

2023年,正值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电影学者汤惟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上海早期电影拷贝及历史资料曾在1950年代被收藏于北京电影资料馆。此次借助"双甲子"纪念契机,这些修复完成的老影片重返上海,如同"回娘家"一般。

据汤惟杰介绍,部分影片如《风云儿女》已历时90年,胶片历经多次洗印,存在保存极限。过去依赖新胶片复制,但重复拷贝仍会导致损耗。而如今采用数码修复技术,不仅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还能修复胶片上的瑕疵,如雪花噪点,使画质达到全新高度。

汤惟杰指出,此次影展集中展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经典作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他表示,年轻观众尤其是30岁以下群体,通常难以在影院体验这些老影片,因此此次展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影展期间,黄浦剧场与和平影都将举办多项互动活动。例如,专业舞台剧演员将通过即兴表演重现聂耳创作国歌的关键时刻,沉浸式呈现国歌诞生背后的历史故事。

汤惟杰特别提及,6月放映的《太太万岁》与《哀乐中年》将邀请桑弧导演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进行现场导赏。此外,《哀乐中年》中一位曾出演的8岁小童星,如今已80多岁,也将亲临现场与观众交流,为影迷带来珍贵的亲历者视角。

本次影展特别设置了“海派电影场景沉浸式体验”互动打卡环节,以及票根寻宝活动联动本地老字号品牌。此外,“海派惊情夜”主题企划将推出凭票根兑换专属观影券及限定版定制饮品的特别体验。作为影展核心项目,“风云九秩”海派经典修复展不仅呈现珍贵影片影像,更通过修复技术重现历史经典,打造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之旅。影展已于本周末正式启幕,诚邀广大观众走进影院,共同参与这场光影盛宴,感受海派经典电影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