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汪俊:选择《蛮好的人生》,我和孙俪一拍即合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97更新:2025-09-06 14:44:07

导演汪俊谈及与孙俪的合作时表示,两人曾约定必携手打造一部作品。尽管此前多次错失机会,但近期出现的剧本恰好契合双方期待,最终顺利达成共识。这部作品即为日前完结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5月12日,该剧在京举行研讨会,数据显示其CSM全国网平均收视率达1.62%,成为今年央八黄金档收视冠军,近五年排名次席,单集最高收视2.17%,仅以0.03%的差距逊于2023年现象级剧作《狂飙》。谈及这一成绩,汪俊表示首次得知数据时既惊喜又激动,'再稍微加把劲就能突破纪录,但播出效果远超预期'。

关键在于,胡曼黎这一角色形象极具吸引力,成为导演选角的重要考量。汪俊表示,正是这种不完美特质激发了他强烈的创作冲动,因为孙俪诠释的胡曼黎拥有真实的缺陷——她因被陷害失去工作,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其职场中存在失范行为。这种复杂性赋予角色立体感,让观众产生共鸣,使人物在道德层面展现出丰富的层次,从而呈现出更贴近现实的灰度。

孙俪在首次与主创团队开会时便强调,创作过程中不应回避人物的缺陷,因为这些不完美的特质正是角色生命力的体现,唯有展现真实的立体感,才能贴近大众生活。她提到胡曼黎这个角色如同从市井巷弄中走出的女性,既接地气又充满勇气,希望编剧能保留并深化角色原有的生活质感。“第一次遇见胡曼黎时,我仿佛看到一面破碎的镜面,每一块碎片都在映照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孙俪说,这并非一个被精致包装的“大女主”形象,而是一个在生活泥沼中挣扎求存的真实个体。

在导演汪俊与团队的合力打造下,胡曼黎被赋予了“八爪鱼”的象征意象——这个形象种子诠释着她永不停歇的生命状态:无论是做饭、打电话,还是同时完成化妆与早餐,乃至对他人进行督促,所有细节都源于这种生存本能。剧中胡曼黎炒菜的戏份尤为细致,从备料到翻炒再到摆盘,汪俊持续拍摄近半小时,直至两道菜完美呈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胡曼黎在烹饪过程中含泪而作,甚至未使用纸巾,仅用衣袖拭去泪水,这段表演精准展现了“中女”群体隐忍的生活压力,传递出无声的悲怆。

汪俊认为,《蛮好的人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孙俪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立体的角色形象,她将胡曼黎的坚韧与脆弱、勤奋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荧幕上看到了真实可感的人性光辉。

关于胡曼黎这一角色的塑造,编剧费慧君提出了创新、真实与治愈三大核心理念。她以自身多重身份为创作基础——既是编剧,也是母亲、妻子与女儿。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应对育儿压力,又要处理工作事务,甚至在剧本讨论间隙仍在准备饭菜与汤品。这种生活状态使她深刻理解现代上海职场女性的生存困境,因此胡曼黎需具备八爪鱼般的特质才能贴近现实。在人物关系与情节设计上,费慧君强调真实性的呈现:胡曼黎从剧中开场便处于失婚失业状态,最终也未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赚取更多财富、没有获得理想居所或霸总的青睐。她认为真实的人生往往缺乏戏剧化的巅峰时刻,但角色的价值在于完成内心的自我和解,这种精神层面的圆满才是情节真实性的体现。

孙俪在谈及角色胡曼黎时表示,这是一位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的野草,如同身边的大姐或挚友。她强调在演绎过程中必须完全融入角色,让观众看到的只有胡曼黎,而非演员本身。经过超过120天的打磨,她领悟到人生不应是精心修剪的盆栽,而是如蒲公英般自由绽放的生命体。当最后一组镜头聚焦于胡曼黎时,角色完成了从困境到自我肯定的蜕变,这种精神层面的升华比物质成就更令她动容。

在短视频迅猛发展的当下,剧集创作正面临着"长短之争"的深层挑战。汪俊指出,长视频作品尤其是当代戏和都市连续剧正遭遇短视频及微短剧的强势竞争。他坦言接下《蛮好的人生》正是看中了编剧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快节奏推进剧情,将原本需要多集铺陈的故事浓缩在前两集中完成,这种叙事方式既呼应了短视频时代的观看习惯,也对传统剧集形式提出了革新命题。

在他看来,长视频常被批评内容冗长、节奏拖沓。为突破这一局限,他在拍摄《蛮好的人生》时尝试融入短视频的快节奏叙事和爽感元素。他表示希望打造一部兼具长剧深度与爽剧特质的作品,既保留文学性又贯彻现实主义精神。他认为《蛮好的人生》已达成这一目标,在与短视频、微短剧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近期半年,行业遭遇了诸多剧变。AI技术迅猛发展,微短剧掀起热潮,长剧则陷入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蛮好的人生》为长剧创作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高级编辑马骏指出,该剧在情绪表达、戏剧冲突、信息承载以及日常生活的呈现上均达到较高水准。原本计划推出衍生短剧,这一创意值得肯定。我们期待与创作者携手,探索长短结合的新路径,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