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CP的30亿密码,长剧也开始学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31更新:2025-09-01 20:34:23

时光回溯至一年前,短剧行业仍遵循着"捧剧不捧人"的传统理念,但当前局势已发生显著转变。短剧演员特别是短剧CP的影响力正逐步崛起,以《念念有词》为代表的作品创下播放量30亿大关。为庆祝这一里程碑,红果特别策划了江上邮轮庆功仪式。活动中,刘念与何聪睿通过合体直播的形式呈现,单场直播峰值观看人数突破四万。从婚礼仪式、邮轮巡游、彩带喷洒到香槟与蛋糕的互动环节,该直播流程被粉丝戏称为"婚庆流程",两位主演的默契演绎更让CP粉收获满满甜蜜。

今年,刘念与何聪睿迎来第三部合作作品,此前两人已共同出演了《请君入我怀》(3月)和《成何体统》(6月)。其中《请君入我怀》在红果平台播放量突破20亿大关,《成何体统》则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值达到6000。随着CP粉丝群体的不断扩大,刘念的抖音账号中,热度值最高的视频多与何聪睿相关,两人携手创作的手势舞视频累计点赞量突破120万,且在剧播期间同时占据各大短剧演员榜单首位。

“百念好何”CP的粉丝西欧向小娱透露,如今短剧CP的运营已突破剧内范畴,涵盖主演的直播、短视频及各类活动。从2025年起,短剧CP的营销造势已进入2.0时代,不再单纯依赖剧集设定,而是形成由平台、制片方、导演组至演员的全链条联动。这种协作不仅体现在营业玩法与CP互动策略上,更延伸至戏内戏外的深度整合。数据显示,朱一未与白昕怡的“爆珠夫妇”已进行34次联动,曾辉与韩雨彤的“落日雨辉”则完成9次。相较传统长剧对“二搭”的谨慎态度,以及短剧1.0时期热门CP的分散发展,当前短剧CP展现出显著的升级态势。#本文已采访三位相关人士,他们亦是「娱乐资本论」2025年的第421-423位受访者

短剧CP的运营方式已悄然升级,突破传统局限。若认为短剧CP的互动仅限于剧中人设与幕后花絮,那显然已跟不上当下节奏。目前短剧CP的玩法不仅覆盖了内娱长剧中常见的模式,甚至衍生出更多创新形式。在行业观察者看来,短剧CP的运营已从单纯依赖粉丝自发行为,进化为平台、制作方与演员三方联动的系统化运作。其中演员的主动参与尤为关键,相较于长剧演员,短剧演员更注重与观众的即时互动,通过高频次直播分享日常,让CP文化与剧情发展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运营生态。

在短视频平台中,"百念好何"这一CP组合的粉丝西欧创作了大量二创内容,其中超过80%的视频源自何聪睿与刘念的直播切片。无论是两人互动、连麦片段,还是单人直播中提及对方的画面,都被CP粉视为珍贵的"糖点"素材。值得注意的是,当艺人处于剧播期时,合作拍摄的短剧共创视频往往呈现出远超个人视频的数据表现。以韩雨彤与曾辉为例,其抖音主页前八条视频均为双人合作内容。短剧从业者阿智指出:"这种情况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韩雨彤与曾辉这样的热门CP组合,两人同属一家公司,合作剧目较多,属于常规的剧宣需求;第二类则是不同经纪公司的CP搭档,通过跨公司合作提升内容热度。"

在短剧领域,当两位演员各自拥有经纪团队时,团队间的协作沟通往往成为促成合作的关键。随着今年短剧CP运营模式的兴起,制作方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值得关注的是,听花岛于今年2月特别开设了名为“拍摄现场物料”的短视频账号,该账号中引发广泛关注的视频内容,包括《念念有词》剧组的幕后花絮以及曾辉与韩雨彤主演的《南音再许》拍摄现场的精彩片段。

当前短剧剧组在花絮制作方面已设立专门团队,更加注重为主演互动场景进行素材积累。业内人士透露,相较于前两年单纯服务于剧集内容的拍摄模式,现今制作方会提前规划宣传策略,甚至将内娱特有的“扫楼”营销手段引入短剧领域。今年5月20日,何聪睿与刘念在听花岛进行线下互动拍摄,其团队不仅同步发布宣传物料,更通过五城联动的CP应援屏为两人三度合作造势。而《当爱抵达时》作为“落日雨辉”新作,在上线前还同步启动了覆盖五个城市的粉丝互动计划,实现了宣传预热与用户服务的双重目标。

除了演员和制作团队,平台也逐渐加入CP热度的运营中。今年3月,爱奇艺在短剧荧光之夜活动中将CP概念具象化,正式颁发“年度微剧荧屏搭档”奖项,由短剧演员朱一未与白昕怡组成的“爆珠夫妇”获得该荣誉。7月26日,红果平台为剧集《念念有词》打造了别出心裁的30亿游轮庆功夜,通过站内与抖音双端直播形式实现主创合体。活动中特别设置的互动环节均围绕CP粉丝体验设计,主创团队从登船起即开启直播,由何聪睿与刘念进行面对面连线,随后展开双人直播互动,共同分享拍摄过程中的幕后故事。

如今进入红果平台的应用软件商城,首页视觉焦点已转变为两组当紅CP组合的宣传海报。在剧名上方醒目地标注CP组合名称后,系统随后展示涵盖多种题材类型的热门剧目榜单。

对于预算有限的短剧而言,真人CP的互动营销堪称"低成本高效益"的推广利器。相较长剧漫长的播出周期,其营销链条同样拉长,拥有更广阔的宣传空间。而短剧采用全集上线模式,形成"短平快"的传播特性,时间成本与制作周期均较紧凑,因此通过主演高频互动、线上内容共创来制造话题热度,成为更具性价比的宣发策略。阿智表示,如今不少剧宣要求已被纳入平台、制片方及演员的合同条款,成为必须履行的宣传任务,这也在保障演员的主动性,当前与以往不同,演员确实能带动剧集热度。在平台、制作方与演员的协同推进下,短剧CP粉群体愈发活跃,'我现在每天挺忙的,相关物料较多,需要整理和二次创作的内容也很多,评论区都是嗑学家在深度分析。'西欧如此评价。

长剧CP多以“单搭”为主,短则更追求“多搭”现象。面对未来CP组合的故事线选择,成为演员评论区里演员们热议的焦点。当前短剧CP生态已与早期形成显著差异。回顾短剧发展初期,如徐艺真&孙樾、申浩男&王格格等“初代顶流CP”,虽借特定爆款作品迅速走红,但随着热度消退便选择“分道扬镳”——各自单飞、拓展不同赛道,少见持续性多搭合作。彼时的CP模式更像“一次性燃料”,用尽即止,演员亦普遍未意识到深度绑定所带来的长期稳定收益。

在短剧行业中,深度绑定CP标签的演员若脱离组合后,其个人发展高度依赖于自身实力。若缺乏持续的爆款作品或成熟的经纪运作,极易陷入发展瓶颈,甚至出现"消失在观众视野"的状况。以徐艺真、孙樾等为代表的案例已初现端倪。而当下,短剧市场已形成新的行业共识——CP多搭成为流量密码。这种转变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平台方、制作团队与演员经纪已将CP运营体系化,使多搭合作从自发行为升级为可量化的宣发策略;其二,相较于早期CP1.0时代,粉丝群体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他们对CP组合的深度情感联结不仅推动剧集热度攀升,更可转化为演员持续的商业价值,涵盖品牌代言、直播互动等多个维度。

在推广Usmile电动牙刷的视频评论区,刘念的粉丝西欧分享了自己对CP粉现象的观察:"最初我只为凑个热闹,第二次合作我开始认可,第三次之后我便彻底沦为了CP粉,甚至开始追星。"她指出,短剧CP难以通过单次合作就凝聚核心粉丝,唯有持续多搭并具备一定粉丝基础的CP组合,才能形成对剧的传播力与观众粘性。当前"CP营销 剧集热度→粉圈形成→CP红利提升→更愿多搭"的良性循环已然建立,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商业转化,CP效应都展现出显著的正向价值。等闲Casting负责人刘寒羽作为行业观察者,发现选角标准已发生明显变化。在短剧选角过程中,制作方会根据剧本人设筛选具有互补特质的男女主角,并通过多组配对测试CP感。例如演员柯淳兼具韩剧"霸总"的氛围感与年轻角色的适配性,而业内合作次数最多的CP组合则是朱一未与白昕怡,两人累计出演34次对手戏,于龙与杨咩咩则达到25次。

在短剧制作领域,平台与公司普遍倾向于采用已被爆款作品验证的CP组合。例如,若一部女频剧中的男女主角因精彩互动获得市场认可,后续合作方往往会直接询问其档期,借由CP热度推动剧情延续。与此同时,部分因戏生情的CP如于龙x杨咩咩、朱一未x白昕怡等,因真实情感基础而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意愿。刘寒羽指出,短剧行业赋予演员更高的话语权,制作方会充分尊重演员的选择。对于非情侣CP,短剧演员的接受度普遍高于长剧演员,只要CP带来的流量效应显著,多数团队都会积极寻求合作机会。

若将朱一未与白昕怡的合作设定于长剧范畴,简直堪称天方夜谭。通常情况下,爆剧演员在完成一搭后往往会被迫与内娱圈层割裂,因艺人分属不同经纪公司,粉丝热情迅速转化为数据流量与商业消费行为,其价值往往呈现单人主导、双人平分的博弈状态。在长剧领域,演员间的CP绑定通常被视为经纪公司的禁忌,而粉丝群体对此心知肚明,热门剧集的CP组合必定伴随"提纯大战"的激烈争夺。相较之下,短剧领域的演员通常缺乏传统经纪公司的深度介入,他们与对手戏演员并不形成竞争关系,商务价值相比长剧演员不在一个量级。"在短剧领域,CP绑定可谓是短平快的营销策略,双方的商业价值呈共生关系。"阿智向河豚君分析道。

在长剧市场热度减弱、制作成本攀升且头部演员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二搭逐渐成为新的行业趋势。长剧开始借鉴短剧的成功模式,发现已验证过的CP搭配更具商业价值——既能通过CP预热有效降低宣发成本,又能借助CP粉丝群体维持项目热度,同时可绕过CP感测试环节,快速锁定高适配度的男女主角组合。

当前短剧创作逐渐以CP元素为核心,从‘嗑糖’文化延伸至剧内互动,相关娱乐资本论曾指出,观众对短剧的偏好已发生转变。随着‘当红果’免费模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女频题材迅速崛起,成为主流内容,而女性用户的审美取向则成为行业创作的重要指引。这种内容趋势正在引发两种显著的行业效应:其一是‘爆’男主现象,这一趋势在上半年尤为突出。凭借‘高位者低头’的人设设计,结合出色的外形条件与剧情张力,《好一个乖乖女》中的男主柯淳成为吸引粉丝的核心人物。随后《撕夜》中的姚冠宇同样凭借此类人设脱颖而出,主要吸引对角色设定及演员魅力有偏好的女性观众。

另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是“爆”CP,相较于传统以男主为核心塑造的张力人设,剧集更注重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互动与感情线发展。以《念念有词》为例,导演编剧着重刻画两人的情感互动与女主的成长轨迹,而非过度渲染男主的“霸总”标签。该剧编剧三台在采访中表示:“我最初更倾向于深度塑造女主角色,她并非一味围绕男主转圈,也不执着于拯救男主,而是通过独立的精神状态、坚定的行动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自然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观众自然能理解男主为何被她吸引。”

剧中角色的人设颇具趣味性,而两人之间的互动愈发自然流畅。相较于其他短剧常见的刻意煽情或套路化桥段,刘念与何聪睿的搭档更显真实动人。随着三搭三爆的默契积累,越来越多观众被他们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情愫吸引。近期热播榜上可见,情感向短剧已突破传统窠臼,不再热衷于制造狗血剧情或刻意渲染的打脸桥段。《念念有词》《当爱抵达时》《栀栀复栀栀》等作品均采用纯爱叙事,主角日常的互动细节中暗藏CP彩蛋,这种创作方式逐渐成为新趋势。主创团队通过服装色系的精心设计、人物行为的细腻刻画等手法,精准传递角色特质。例如剧中男主着装从冷色调向暖色调的渐变,直观展现了情感转变的轨迹,这种富有深意的视觉表达令观众印象深刻。

西欧指出:"这些细节都属于CP感的构建范畴。"他强调剧组无需担忧粉丝难以捕捉CP元素,粉丝群体会自发创作大量二次内容进行解读。以《念念有词》中男女主被落地窗分隔在画面左右的镜头为例,该画面通过色调区分形成视觉张力,相关二创视频单条点赞量突破9万,转发量达1.3万,彰显了CP粉强大的自发传播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CP粉群体具有显著的消费能力,西欧便因刘念参与的USMILE电动牙刷推广活动而选择下单支持。根据西欧观察,"百念好合"CP粉主要集中在20-35岁年龄段,相较于学生党,该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表达欲望更为强烈,且对CP互动持更理性的态度。激烈冲突已不再是吸引他们的内容要素,"观众更关注剧情与CP双线发展,特别是在存在明确CP关系时,制作方倾向于采用更为克制的叙事方式,以满足CP粉的嗑CP需求。"当前短剧行业对CP价值的深度开发已形成行业共识,从《念念有词》30亿次播放量的数据表现,到演员人设运营带来的商业收益,均验证了平台、制作方与演员三方协作运营CP模式的有效性。这种将CP元素明确纳入宣发合同的协同机制,已成为短剧内容创作与演员造星的核心运营路径。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