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剧集风向:娇夫霸总,没有糙汉香?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17更新:2025-09-01 20:48:20

近年来,偶像剧男主多被塑造成颜值与实力兼具的完美形象,占据男性择偶市场的顶端。然而,随着《子夜归》与《献鱼》两部古装剧同期上线,其中的“高富帅”与“霸道总裁”人设虽曾风靡一时,却在《生万物》中扎根现实的锄地户男主子封大脚面前黯然失色。观众审美悄然转向,从“嗑嗑CP”转向“俺爹俺娘”,愈发青睐年代剧中真实细腻的情感张力。相较之下,仙侠奇幻题材中过度理想化的男神形象,与接地气的糙汉男主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因粗粝的真实感更易引发共鸣。

在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糙汉"这一男性形象往往与性张力紧密关联。典型的代表如《红高粱》中的余占鳌,他展现出野性狂放、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特质,浑身散发着浓烈的荷尔蒙气息,呈现一种粗犷而直接的侵略性魅力;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则以暴躁倔强的性格为特征,粗中有细的行事风格,以及对婚姻关系中强势态度的刻画,构成了另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糙汉形象。

传统意义上的糙汉角色因极具挑战性而逐渐稀少,像朱亚文、王雷、胡军、段奕宏等演员所展现的鲜明男性特质,已难以在新生代演员中找到对应的诠释。目前最为贴近的代表人物当属黄景瑜与欧豪,但欧豪在《生万物》中饰演的封大脚,虽具备农村糙汉的外在力量与速度特征,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在气质。他并非如西北汉子般粗犷,也缺乏野性魅力与攻击性,更多展现的是朴实憨厚的本色,甚至带有一种温和的踏实感。其求爱方式亦与余占鳌的炽烈热情、孙少安的强势直接形成对比,更偏向含蓄内敛的纯爱路线。剧中前三集堪称封大脚的高光时刻,他以十年暗恋地主家千金绣绣的执着,孤身前往马子窝救回绣绣且不求回报,归途还意外救助落难的农协干部杜春林。当刺耳的马子传闻席卷村庄,费家退亲的变故发生时,他以八抬大轿迎娶绣绣给予体面,婚后更主动在两人间构筑屏障,用细腻的体贴守护绣绣的尊严,最终以这份含蓄却坚定的深情完成了对绣绣的温柔征服。

在一部以年代背景为设定的剧中,原本暗恋的对象最终成为女主角的丈夫,而故事走向也逐渐融入偶像剧元素。前几集的封大脚展现出令人惊喜的转变,从年代剧的硬汉形象切换为偶像剧式的温柔角色。这种将传统年代剧叙事与现代偶像剧桥段结合的尝试,赋予了角色独特的反差魅力,使封大脚被观众誉为"纯爱战神"。剧中还特别设置了绣绣的前未婚夫费文典作为对比角色,进一步凸显封大脚的可靠特质。许多观众甚至将他与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中饰演鱼贩之子的梁宽植相提并论,认为两人同属底层劳动人民形象,都具备勤劳踏实的品质,并能以纯粹的爱意打动人心。

相较于封大脚,梁宽植在情感表达上更贴近理想化的情感状态。他用毕生对妻子吴爱纯的深情守护,精准契合了女性观众在影视剧中寻求的理想关系模式,但这种近乎完美的伴侣形象往往仅存于幻想之中。《生万物》的叙事重心转向了绣绣主动适应大脚家族生活的历程,相较于《苦尽柑来遇见你》中更具戏剧张力的设定,这种现实主义的刻画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导致部分人对封大脚产生抵触情绪。从CP文化视角分析,相较于余占鳌蕴含的原始生命力,封大脚缺乏时代氛围的感染力,其魅力核心在于对纯爱的坚守。当这种纯粹性减弱时,角色的吸引力也随之大幅消退。若该剧严格遵循原著改编,大脚心不甘情不愿娶绣绣并终其一生嫌弃她的设定,恐怕会从开篇就遭到广泛抵制。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观众对糙汉形象的青睐更多源于艺术加工后的理想化呈现,而非真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粗粝特质。

相较于《生万物》在糙汉人设与年代剧情节上的突破,《子夜归》和《献鱼》则显得较为保守。这两部古偶剧均改编自晋江作者扶华的作品,分别对应《梅夫人宠夫日常》与《向师祖献上咸鱼》,且同期播出、同源而生。扶华擅长通过反差鲜明的人设制造戏剧张力,其"咸鱼女主"设定尤其受关注,但影视改编却未能还原原著中这种独特魅力。《献鱼》原著最大的看点本是女主的躺平人设,而病娇疯批的司马焦这类男主在晋江并非罕见,反倒是女主的"咸鱼"特质让男主更具吸引力。然而当影视作品将女主塑造为传统意义上的傻白甜形象,且男主沦为普通霸总角色时,原本具有反套路特质的CP设定便失去了新意。陈飞宇在表情管理与身材把控上的不足,更让病娇氛围消散殆尽,导致整部剧的戏剧冲突显得平淡。

“娇夫”这一人设在影视剧中迅速走红,最早可追溯至两年前《长相思》的爆火。该剧开创了“一女对多男”的乙女游戏式选夫模式,成为古偶剧的流量密码。其中饰演绿茶娇夫涂山璟的邓为凭借精湛演技实现破圈,而其角色的成功并非偶然:当时古偶市场热度远超当下,剧中还存在三位风格迥异的男主——霸道总裁玱玹、疯批强势相柳、少年意气的赤水丰隆,与涂山璟形成多元CP竞争。叠加演员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演技突破常规的双重优势,最终成就了涂山璟的国民度。

相比之下,《子夜归》虽延续多角恋叙事,但三位男主人设存在明显重合。梅逐雨作为被女主频频调戏的清正小娇夫,与表哥裴季雅的绿茶病弱人设、副手无字书的爱而不得病娇形象形成叠加效应,导致角色辨识度降低。尤为关键的是,许凯饰演的梅逐雨在气质和表演上均缺乏应有的娇夫特质,而其他两位男性角色也未能打破观众对“娇夫”形象的审美疲劳,整体呈现沉浸感不足的现状。

《长相思》在叙事上曾因虐恋设定引发争议,女主小夭虽出身显赫却缺乏法力支撑,看似被多方宠溺实则始终处于被操控与伤害的被动状态;而《子夜归》中的武祯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角色弧光,作为人间县主她兼具财富与地位,化身猫公后更掌控妖市命脉,追求者皆将其奉为首选,这种设定显然更符合以女性为主导的爽感叙事。然而,相较于短剧而言,这种叙事并未带来足够的爽点,同时亦弱化了恨海情天般的强烈情感对抗。尽管娇夫与霸总的形象在近期有所衰落,但只要下一部优质作品问世,或许又会诞生新的全民追捧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角色在短剧市场的盛行,恰恰印证了观众对强情节与角色主导权的持续需求。

长剧中的复杂叙事逐渐被粗暴角色所取代,这实质上反映了观众审美层次的提升、社会价值观念的演进以及市场规律的筛选作用。这种现象值得肯定,意味着受众已超越对简单化情节包装和脱离现实的幻想叙事的接受度,转而寻求具有哲学思考、真实情感映射与社会共鸣价值的影视作品。未来创作方向应着重构建人物多维性格、关系平等互动及情节严密逻辑,以艺术真诚与创新思维替代程式化的情感渲染和流量驱动的创作套路。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