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健《玻璃之心》想说什么?「看完10集最大遗憾」OST直接加歌单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6更新:2025-09-01 20:52:00

《玻璃之心》以「天才的声音会让凡人陷入不幸」为核心命题,通过男主角的才华引发对命运的思考。然而故事的主旨却在层层铺垫中颠覆了这一论断——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早已洞悉其中的悖论,直言不讳地指出「要么扼杀他的天赋,要么自身被摧毁」的宿命轮回。审视男主角周遭的人物群像,从早年的男伴到后来的女经纪人,直至最终的女主角,皆因追逐主人公的光环而陷入困境。但当故事走向尾声,编剧的真正意图浮出水面:在渴望追赶那些先行者之前,更重要的是意识到自身的节奏同样值得被倾听。唯有建立这种自我认同的信念,人才能摆脱对他人轨迹的盲目追随,最终回归「自我价值」的核心命题。

《玻璃之心》作为佐藤健首次升格为制作人的作品,试图探讨的不仅是天才与平凡人的差距,更聚焦于个体在他人光环笼罩下如何守护自我价值。编剧对"做自己"的诠释颇具深意——这并非简单的积极向上,而是需要直面内心矛盾与挣扎的勇气,既要接纳阳光的温暖,也要坦然面对阴影的侵袭;既要感受喜悦的升腾,也要学会安放失落的沉淀。剧中通过音乐元素串联起角色的成长轨迹,让那些经历挫折的主人公逐渐领悟:唯有真诚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才能在成就他人的人生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尽管喜爱编剧传达的这种精神,以及音乐驱动剧情的巧妙设计,但对于各条支线的核心概念打磨仍显不足,部分台词存在空洞化倾向,而女经纪人的嫉妒心与键盘手的情感纠葛等情节,因缺乏深度铺陈导致故事脉络逐渐支离破碎,最终呈现出凝聚力不足的叙事状态。

《玻璃之心》的剧情令人感到遗憾。(图源:Instagram/netflixjp)

男主角与同父异母弟弟的剧情支线相较之下显得更为完整。从弟弟的视角展开,回忆母亲曾因他钢琴技巧逊色于哥哥而屡次失望,意外被琴键压伤手指后放弃乐器,却将信念转投歌声。期间为保护女粉丝挡刀的举动(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始终记得这位粉丝每场演唱会都到场支持的细节,甚至在病房中泛起泪光),最终促成兄弟在病榻前化解矛盾、达成和解,并携手登台演唱。这段叙事清晰地展现了编剧讲故事的功力,也紧扣核心主题展开,可惜其他角色的塑造并未达到同样的细腻程度,稍显遗憾。

《玻璃之心》中兄弟线的刻画相对更为完整,展现出更丰富的叙事层次。(图/翻摄自Instagram/netflixjp)若能将其他角色的内心转折与情感挣扎进一步深化,这部作品便能突破单纯讲述「天才不愿掩盖他人光芒」与「追求完美音乐」的框架,蜕变为一部探讨人性复杂性的群体成长画卷。观众将在角色命运中映照出自身的情感共鸣,获得更具普适性的观感体验。尽管剧情发展略显薄弱,但作为佐藤健首部担任制作人的作品,其突破性值得肯定。从2019年决定将《玻璃之心》影视化起,他就坚持练习钢琴,拍摄期间全程亲自演奏,更以一场盛大的演唱会作为终章,让所有角色的音乐在此交汇。当「天才的声音会让凡人陷入不幸」的台词在舞台重现时,这份对音乐与表演的执着投入,已然赋予作品更深层的意义。正如他诠释的那句「音乐不在于技巧高低,音乐在于发现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事,你必须彻底面对自己,把一切都坦率地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别人的心」,展现了艺术家对创作本质的深刻理解。

《玻璃之心》在结局部分采用了极具创意的表达方式,主角在经历情感波折后于舞台上举办个人演唱会,通过音乐传递内心的蜕变与救赎。(图/翻摄自Instagram/netflixjp)

作者现为《ETtoday星光云》编辑,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与所属媒体机构无关。ET论坛诚挚邀请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讨论,并欢迎投稿分享观点,投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