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8更新:2025-09-10 15:17:05
电视剧市场爆款稀缺已成为行业内持续热议的话题。今年暑期档更凸显了这一趋势,多部备受期待的重点项目,如《颜心记》《四海重名》《四方馆》《柳舟记》《少年白马醉春风》等,均未达到预期效果。这种现象反映出的行业内容确定性挑战,正引发对当前长视频生产模式的深度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网络平台普遍采用以制片工作室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在行业向To C转型的关键阶段,这种制度正经历显著调整,而传统制片工作室是否具备适应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据前大厂制片人瑜瑜向搜狐娱乐透露,平台制片工作室的雏形可追溯至2014年,彼时主要围绕版权项目和自制剧展开,尚未涉及定制剧领域,因此工作室规模有限且关注度较低。初期,制片工作室人员多承担版权剧的对接职责,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专业制片人,而是因公司战略需求从其他岗位调任。随着平台自制剧与定制剧市场的发展,对优质制片人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台通常从传统影视公司吸纳人才",瑜瑜指出,"2017年前后,人才争夺达到白热化,部分影视公司甚至面临团队被整体挖角的局面"。
近年来,为吸纳更多优质创作者,主流视频平台纷纷建立多元化工作室体系,其核心职能涵盖版权剧统筹、定制剧策划与制作决策,以及自有内容开发。随着行业格局演变,定制剧与自制剧已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作室的分类逻辑已突破传统制作模式与内容类型的界限,更多体现为负责人创作理念与资源整合方向的差异化体现。以腾讯视频为例,该平台作为国内自制剧先驱,其内部组织架构历经多次迭代,工作室信息历来保持高度保密。直至2023年年度发布会,天芃、天璇、天行三大工作室群及天然工作室首次集中亮相,各工作室群由多个专项团队组成,分别对接头部制作公司,同步推进定制与自制项目。在近期爆款作品中,天芃工作室群打造了《陈情令》《梦华录》《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在暴雪时分》等现象级剧集;天璇工作室群则推出《三体》《繁花》《与凤行》《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等高质量内容;天行工作室群则以《梦中的那片海》《长相思》《问心》《春色寄情人》等作品展现独特风格;而天然工作室则专注于《漫长的季节》《繁城之下》等精品创作。
当前爱奇艺的制片工作室体系基本趋于稳定,但仍在持续进行细节层级的优化调整。作为最早在制片工作室领域发起竞争升级的流媒体平台,爱奇艺早在2018年IPO路演期间就提出建立50个内部工作室的战略规划,并在2021年财报发布时披露已超额达成该目标,其中主要涵盖网剧与综艺节目制作单元。然而据内部人员流动高峰期的披露,2021年底爱奇艺对部分冗余工作室进行了精简规模调整,同时对其他工作室进行组织架构优化。目前剩余的工作室数量约为十余个,分别归属三位副总裁进行管理,每个工作室都与特定的长期合作公司保持着稳定协作关系。值得关注的是,爱奇艺内部仍在持续推进团队重组及工作室名称的更新迭代工作。
阿里大文娱旗下多个核心制作团队正在加速推进自制剧战略,目前已设立包括风起工作室(代表作《风起洛阳》《狂飙》《显微镜下的大明》)、奇爱工作室(作品涵盖《警察荣誉》《风吹半夏》《追风者》)、奇喜工作室(出品《八角亭谜雾》《错位》)、奇正工作室(制作《延禧攻略》《长风渡》《莲花楼》《唐朝诡事录》)、芝麻荚工作室(参与《天才基本法》《尘封十三载》《宁安如梦》)在内的十余家专业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均隶属于阿里大文娱体系,成为其内容生态协同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制片人中心制"模式下赋予制片人更大决策权,吸引了大批资深制片人加入。
值得关注的是,优酷早期采用剧集中心与部分自制工作室相结合的架构,已存在多个独立工作室。例如,敦淇工作室作为阿里影业旗下的团队,近年来推出《重生之门》《点燃我,温暖你》《手术直播间》等作品;张文丽主导的拾穗工作室则呈现《她们的名字》《飞驰人生热爱篇》等项目。相较而言,芒果TV自2017年起推行工作室制度,至2021年实现规模扩张,构建起"双平台自制工作室团队 外部联动"的内容体系,曾公开披露拥有超过30个影视工作室。但与前三大平台以制片人工作室为核心模式不同,芒果TV体系既包含围绕制片人打造的工作室,如曾制作《火王》系列的彭丹工作室,也涵盖《另一种蓝》的满满工作室等其他制片人工作室。
在执导完《我在他乡挺好的》后,导演李漠与长期合作伙伴制片人田莹联合签约芒果TV,创立了院线级导演工作室。该工作室去年推出的《装腔启示录》凭借口碑获得广泛认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运作,目前各大平台制片工作室的扩张本质上都是为了强化平台对行业制作资源的掌控,提升其在影视圈的话语权。这些工作室可视为平台延伸的触角,深度介入内容生产,确保符合平台的创作理念与制作标准。如瑜瑜所言:“单靠少数工作室难以承接海量影视公司项目,而拥有百个工作室则能构建制作资源的独家壁垒,实现更高效的项目筛选与整合。”
工作室制度的最终目标,实质上是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行业生态体系。这正是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持续推动的重点方向,其提出的“苹果树”模型与“热带雨林”生态等构想,本质上都在加强平台对整个行业的主导地位。初期,这些工作室严格遵循平台的创作理念,对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规范演员片酬、推动网剧发展为新锐人才提供机会、制定科学拍摄规划实现产量去泡沫化等。2018年与2019年,爱优腾三大平台联合六大剧集公司,先后发布规范影视秩序、促进行业自律的倡议书,而平台意志的执行载体正是这些代表性的制片工作室。
尽管当时行业内对平台严格的预算管控和财务监督存在争议,但从长期效果来看,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财务腐败和制作乱象,特别是在2016年爆发的天价片酬问题上,行业整体呈现出明显缓解趋势。
业内人士向搜狐娱乐透露,早期的工作室运营面临诸多挑战。其中首要问题体现在专业能力的欠缺,当时制片团队主要承担版权剧的引进工作,多数成员为应对公司扩张需求,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他们的职业素养多以"产品导向思维"为主,却缺乏系统的影视制作经验。制片人葛葛指出,部分平台项目负责人仍存"雇佣心态",更关注规避风险而非突破创新,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内容创作呈现资源堆砌、同质化严重的倾向。
然而,由于这些作品均为平台自产内容,基本都能获得播出机会。这种流量驱动的运转机制,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头部资源的竞争,促使各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内部比拼。葛葛认为,除了平台内部的竞争压力,还需面对外部关联企业的挑战。当工作室加入视频平台时,原本期待获得的资源倾斜,最终发现实际获取难度远超预期。
2021年行业逐步削减产量,特别是中游项目的收缩,使内捞性质进一步深化。正如行业人士王君所言:“在资本充沛时期,各方都可尝试创新;但当腰部项目被砍掉后,市场重心转向头部项目。”然而,头部项目的标准逐渐异化为对明星阵容、IP价值和制作团队规模的追逐,内容质量反而被边缘化,导致作品呈现形式化倾向。更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对头部项目的追求已催生出S 、S 等分级标签,这种升级进一步压缩了演员与制作团队的生存空间。
早期的制片工作室制度实则与流量优先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这种思维惯性至今仍在深刻影响行业生态。但需注意的是,工作室制度本身并非问题根源,其效能完全取决于长视频平台的运作逻辑。平台所主导的流量驱动模式,恰恰为当下行业埋下了必须面对的转型挑战。
2021年起,长视频行业正式开启结构性改革。改革核心聚焦于前述的行业问题,旨在重塑平台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摆脱“十年烧了一千亿”的亏损局面。通过建立更健康的财务体系与优质内容生产机制,行业试图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此背景下,平台内部的制片系统亦成为改革对象,一场从源头开始的行业洗牌已悄然启动。
在具体实践层面,平台首先叫停了此前围绕工作室的无序扩张。据葛葛透露:“2021年前,部分平台将工作室数量视为业绩指标;但此后,大量表现欠佳的工作室遭大规模裁撤。”同时,“提质减量”政策被贯彻至整个产业链,剧集产量和排播节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业内普遍认为,这种策略既是对头部项目的精炼,也为腰部制作公司提供了新机遇——通过分账机制承接腰部剧集制作任务,而平台则将承担风险的部分完全剥离。
2021年起,各平台陆续出台分账政策;至2022年,爱奇艺更明确将甜宠赛道交由分账剧承担。该阶段涌现的《亲爱的柠檬精先生》《一闪一闪亮星星》《拆案》《我叫赵甲第》等作品,均展现出分账模式的潜力。其中,《一闪一闪亮星星》更以破亿的分账成绩成为行业标杆。
聚焦头部剧集的平台正加速完成内容迭代。2022年暑期,《梦华录》《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沉香如霞·沉香重华》《苍兰诀》四部古装剧接连走红,再现了近年来久违的市场热度;次年春节档的《狂飙》《三体》《去有风的地方》同样维持了观众关注度。但随着"降本增效"策略的边际效益递减,这种由成本控制带来的市场红利已趋于枯竭。"核心问题十分明确,制作思维尚未完成转型,许多制片人仍停留在产品思维层面。"行业观察员瑜瑜直言指出,"所谓的内容升级流于表面,例如过度强调服化道细节、启用演员原声、配置老戏骨等,却忽略了内容创作的本质规律,唯有通过优质内容本身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平台话语权的增强正在引发行业生态的连锁反应。资深制片人徐博文指出,传统影视公司制作剧集时,导演、编剧、演员往往形成创意共识,而如今平台方在项目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强势地位促使平台更倾向选择自有团队和流量艺人合作,通过内容制作实现流量闭环与商业变现。"其实这种产品思维仍属To B导向,本质上是迎合平台对内容的标准化要求,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包装。"业内人士分析称,当观众对程式化的内容升级产生审美疲劳后,愈发成熟的市场正在对新剧设置更高门槛。近一年多来,不少剧集播出后呈现明显慢热趋势,若在小红书、朋友圈等私域平台获得负面反馈,部分观众甚至放弃观看。
在内部变革的同时,外部竞争格局也日益激烈。随着短视频用户突破10亿大关,对长视频内容的冲击持续加剧。尽管当前与短视频平台就盗剪问题达成部分默契,但两大挑战依然存在:其一,微短剧的异军突起正在蚕食内容市场,对传统长视频构成实质性竞争;其二,短视频带来的观看习惯改变,使观众对内容节奏和信息密度提出更高要求。面对这种变革,长视频制作方已作出积极应对,各平台纷纷布局横屏微短剧领域,孵化多个短剧工作室,推出《念念无明》《盲心千金》《招惹》等热门作品。2023年爆款《墨雨云间》更率先尝试"长剧短剧化"的创新模式,展现长视频在内容形态上的适应性调整。
然而,内容质量的提升仍需依托实际创作实践。当前,各大视频平台正积极布局具有实验性质的高质量内容生产。例如,腾讯视频的天然工作室作为“X剧场”项目的主导力量,持续输出创新作品;优酷则通过引入电影导演资源,由曹保平监制、老算执导的《边水往事》便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平台方也在通过降本增效、播后定级以及今年推行的后验激励机制等政策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发展。这些政策落地实施的关键,正依赖于制片工作室的执行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影视行业高度依赖长视频平台,而平台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主体,具备最强的改善动力和意愿。制片人彤彤认为,平台的出发点具有建设性,因此制片工作室在理论上应发挥正向作用。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后验激励政策对合作方可能产生一定效果,但对平台内部制片团队影响有限,毕竟其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
无论如何评价,制片工作室制度在长视频行业发展历程中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随着平台话语权持续扩大、更多从业者加入行业竞争,这一制度的存在价值或将更为凸显。至于其是否能破解行业“爆款难”的困局,正如电影台词所言:工具能做什么,最终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