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这是苏敏的故事,也是中国三代女性的悲歌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7更新:2025-09-10 16:58:09

促使我在《出走的决心》点映场次买票的,是母亲无意间转发的预告片。她以一贯的随性态度说:"咱俩去看这个吧",这句平常的提议却让我意外。作为普通的50多岁女性,母亲对电影总是抱着可看可不看的淡然心态,直到这次罕见地主动提及,语气里带着回忆的温度:"想起了和你爸过日子的时候。"走出影院,长舒一口气,我终于确定中秋节可以安心带着母亲二刷这部作品。《出走的决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女性的生存图景,既有对传统束缚的挣脱,又蕴含着对生命尊严的坚守。

由尹丽川执导,咏梅、姜武与吴倩联袂主演的影片《出走的决心》于9月15日在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知名自驾游博主‘50岁阿姨自驾游’苏敏的真实人生故事。2020年深秋,56岁的苏敏单枪匹马开启自驾之旅,意外走红后塑造了‘觉醒者’的网络人设。这场历时数月的自驾旅程,成为万千被婚姻与母职束缚的女性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在中秋档期众多新片中,《出走的决心》率先于本周末启动点映。值得注意的是,猫眼平台‘想看’榜单的7万观众中,40岁以上群体占比高达24.1%,堪称该片的最大看点。

影片堪称典范,其情节设计、对白风格及人物塑造均展现出鲜明的代表性,观众能够从中辨识出无数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映射。然而,它并非一味拼接社会热点议题的热搜电影,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揭开普通女性在结构性困境中的生存状态,将隐忍、挣扎与觉醒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呈现于银幕之上。影片改名过程曾引发争议,原名《亲爱的妈妈》被质疑缺乏力度,网友指出该片名未能体现主人公“忍了半辈子才出走”的抗争精神。导演尹丽川对苏敏的故事展现出深刻洞察力,新片名精准呼应了影片核心——聚焦李红(咏梅 饰)挣脱束缚的全过程:她的身份定位、遭遇的困境、出走的动因以及现实中阻碍或推动她迈出关键一步的各种力量。

因此,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李红的前半生”,只有最后大概10分钟是她的“新人生”。电影采用插叙的方法,时间线上分为2016年-现在、1982年-2008年,中年李红与青年李红渐渐重合,生成了一个完整又破碎的人。待看到最后李红摔门而出,正式上路,会明白导演将故事重心放到讲述前半生上的意图:这并不是一个天生英雄开启了一场奥德赛之旅的神话,而是一个内心有怯懦的普通人,千次万次救自己于世间水火的奋力挣扎。02作为一部偏传记片的电影,影片大多数时候采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这使得《出走的决心》的外形并不瞩目,在内核表达上却十分尖锐。李红与丈夫孙大勇(姜武 饰)合不来,睡上下铺,在厕所门口遇到了互相避让。孙大勇的每一句指责、阴阳怪气、挑三拣四都“恰到好处”,最常骂的口头禅是“你妈就是不明事理”。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是,李红在无数个日夜隐忍后终于情绪爆发,用菜刀戳伤了自己,女儿孙晓雪(吴倩 饰)赶到医院后,质问父亲发生了什么,孙大勇含糊,“我也不知道啊,就拌了两句嘴啊。”导演虽然有着天然的女性视角,却没有放大苦难和歌颂女性,而是透过逼仄的住所、句句若有若无的指责、阳台外被防盗栏隔成“牢房”的天空,一点一点地把观众带入到压力的氛围下,感受李红被困住的痛苦。

咏梅的表演细腻深刻且充满张力,从情绪崩溃后的嘶吼到面对女儿留宿请求时的眼神流转,从确诊抑郁后的恍惚状态到面对生活重压时的坚韧姿态,每个细节都精准触达观众内心。影片虽以纪实手法为主,但导演巧妙融入了诗意的镜头语言。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李红趴在窗边聆听钢琴曲的片段,当孙大勇提出分摊生活费的现实问题时,这位持续在外工作的女性始终以沉默扛起重担。在教学楼走廊扫地的某个午后,她偶然捕捉到教室里飘出的《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旋律,透过门缝洒落的光影将她的身影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那瞬间的光影与音乐交织,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李红作为孤独绽放的玫瑰所蕴含的生命力,尽管身陷黑暗,她依然以无畏的姿态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03女性电影并非是挑起性别对立的电影。相反,女性电影应当是描述女性视角所观测到的世界。它补足的是男性视角很难观测到的真实世界的另一半。谈起近几年比较出名的女性电影,很容易想起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同样是讲述东亚女性困境的现实主义电影。巧的是,原型人物苏敏也曾在工作邀请下看过这个片子,但她本人对这部电影观感不好,“凭什么拿她来和我比?她老公对她那么好,生怕她受到伤害,这样的人跟你在一起多幸福,她有什么理由去抑郁,她有什么理由?”女性与女性的困境故事是不一样的。《出走的决心》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呈现的并不只是李红视角下的困境,李红母亲(艾丽娅 饰)、女儿晓雪都被封在困境闭环之中,但态度各有不同。三代女性对婚恋的态度和面临的枷锁是在插叙时间线中串联起来的。母亲的态度是“从来如此,只能如此”,重男轻女已成习惯,对于自身困境是麻木的。当李红管亲弟弟索要欠账时,母亲来劝和。在李红质问母亲“你也当过女儿、妻子、长姐,为什么不理解我”时,母亲沉默半晌,回忆小时候娘给弟弟吃白面馒头、自己只有窝窝头,“我从来没意见。从来没意见。”但她没有再继续劝李红。第二天,李红就收到了一半的欠账。

晓雪自幼便生活在父母矛盾的阴影中,曾立下誓言,表示"这辈子都不结婚"。然而在邂逅真爱后步入婚姻,她却与李红共同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逐渐意识到不公的根源,她开始支持母亲反抗家庭压迫,主动提供经济援助,夺回被父亲抢占的汽车钥匙。其中一幕令人动容:当李红终于考取驾照时,晓雪却因公司末位淘汰制度失去工作。她在卫生间独自黯然神伤,李红走进来轻轻整理她的发鬓——这个动作曾是母亲对她的温柔。晓雪强颜欢笑,将新驾照递到母亲手中,赞叹道"真好看"。尽管暂时被困于现实的荆棘,李红却为她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女性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自我伸展的路径,既非被动承受,亦非终极解答,而是不断探索的生命姿态。

《出走的决心》也是如此,给每一个被生活困住的人一个勇敢的开始。正如结尾李红开着车遨游在广袤天地间,响起的片尾曲《心要野》所唱的:“就这样,随便吧,嘲笑我们的孤独吧,我们生来不属于什么地方。”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