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公司2024上半年业绩:万达净利大跌73%,华谊连亏6年后转盈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6更新:2025-09-10 18:38:52

随着八月收官,电影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光线传媒、猫眼娱乐(香港上市)、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及华谊兄弟均实现盈利,而博纳影业、欢喜传媒(香港上市)、金逸影视、北京文化与幸福蓝海则遭遇亏损。

在盈利企业中,除光线与华谊外,其余公司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光线因一季度推出的现象级作品《第二十条》实现盈利大幅增长,但二季度净利同时遭遇环比与同比双降。华谊则是在多年亏损后首次实现盈利,尽管较此前低迷时期有所改善,但仍难以称得上积极。整体来看,尚未从行业冲击中恢复的电影公司再度面临下行压力,二季度影市遇冷导致整体票房同比下降28.7%,以影院及院线为核心的业务板块普遍陷入亏损,吞噬了第一季度的利润,前半年业绩自然呈现同比下降态势。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行业呈现分化态势。头部影投企业万达电影实现盈利3.259亿元,但二季度出现2.125亿元亏损,半年度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3%。横店影视则以8843万元上半年净利位居第二,同比下滑22%。第五大影投金逸影视半年亏损达6928万元,净利降幅高达389%。第七大影投博纳影业上半年亏损1.385亿元,虽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但二季度亏损幅度仍高达1.441亿元。第八大影投幸福蓝海上半年净亏损2978万元,同比下滑724%。

中国电影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上半年盈利2.043亿元,同比下降43%。旗下拥有第六大影投平台,但相比其他公司,其电影投资与发行业务营收占比更高。而在无影院业务的光线传媒,凭借张艺谋执导的《第二十条》春节档票房表现,上半年净利达4.728亿元,同比增长133%。其控股的猫眼娱乐虽受全国电影票房下降9.5%影响,但通过拓展演出票务业务,实现在线票务收入微增,整体收入下降1.2%。

行业长期亏损的华谊兄弟实现上半年2472万元净利润,终结连续六年亏损纪录。北京文化则延续亏损,半年营收仅772万元,同比暴跌94%。欢喜传媒受《红毯先生》《朝云暮雨》票房不佳影响,上半年净亏损达8905万港元。

面对市场压力,行业从业者正寻求多元发展路径。光线传媒、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华谊兄弟、横店影视等均布局剧集制作,其中华谊兄弟与横店影视同步推进网大、微短剧项目,华谊兄弟更设立"华谊兄弟火剧"厂牌与阅文、中文在线等平台合作。同时,企业普遍加速拥抱AI技术,博纳的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已上线,暑期档院线电影《传说》也应用了AI制作,尽管效果未达预期。

华谊兄弟计划于九月推出的微短剧《鸿天神尊》部分场景与阿里巴巴ideaLAB创新实验室合作,采用AI技术生成。光线集团则在多部动画电影制作中应用AI技术,以提升制作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这些尝试更多被视为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短期策略,尚未显现提升业绩或构建竞争壁垒的明显成效。

真正具备最强抗风险能力的,是那些掌握核心发行资源的企业。例如,中影集团凭借其拥有的影院网络、院线体系以及进口影片发行权,成为行业的稳定支柱。据统计,中影参与投资的影片贡献了全国总票房的70%,其发行的影片则占到了90%,这种对优质项目的广泛覆盖确保了业绩的相对平稳。

相较于中影这一传统巨头,猫眼和淘票票作为新兴势力,凭借垄断性的电影售票平台及发行渠道,能够深度参与多数优质项目。它们不仅通过售票服务费获取收益,还参与影片分账及发行分成,且无需承担影院等重资产的负担,因此整体风险低于传统影院公司和影视制作企业。

然而,归根结底,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仍需依赖优质内容来推动市场增长。若行业整体规模萎缩,所有企业都将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本应迎来的暑期档票房出现断崖式下滑,同比减少43.55%,这一趋势再次加剧了头部公司由盈转亏的风险。以万达电影为例,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62.18亿元,同比下滑9.48%;净利润达到1.134亿元,同比下降73.18%。这反映了当前电影行业在疫情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一季度,万达电影实现3.259亿元的净利润,而第二季度则出现2.125亿元的亏损。二季度亏损主要受影市整体下滑影响,由于院线业务与电影市场票房高度相关,第二季度票房收入显著下降。但租金、折旧及人力等固定成本保持刚性,导致院线板块亏损,从而拉低整体净利润。第一季度受益于春节档的带动,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3%,观影人次增长8.1%。然而,受头部影片供给不足及进口片表现疲软等因素影响,第二季度全国票房仅74.2亿元,同比下降28.7%,观影人次降至1.8亿,同比下降31.2%。1至6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237.7亿元,同比下降9.5%,观影人次5.5亿,同比下降9.3%。

万达电影作为中国最大的院线与影视投资公司,国内已开业影院达918家,银幕总数7641块。其中直营影院706家,银幕6138块,轻资产影院(加盟影院)212家,银幕1503块,市场份额达16.9%,直营影院市场份额占14.6%。上半年国内直营影院票房31.3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下降14.5%,降幅低于全国市场整体水平。此外,万达在澳洲拥有61家影院,银幕530块,海外电影市场同样表现低迷,澳洲院线票房1.31亿澳元,同比下降6.8%。

除核心院线业务外,万达的电影、剧集、游戏及衍生品业务上半年表现稳定。已上映电影及播出剧集均取得盈利,游戏业务经营业绩同比提升,时光网衍生品业务和整合营销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其中,万达影视出品的《维和防暴队》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分别取得5.11亿元和2.03亿元票房,成为五一档与端午档的票房冠军。参投春节档影片《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也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

自第二季度以来,万达影视作为重要出品方参与的《抓娃娃》《白蛇:浮生》《解密》《默杀》等影片已陆续登陆暑期档。悬疑题材电影《出走的决心》定于9月15日中秋档上映。已完成拍摄的项目包括《误杀3》《有朵云像你》《“骗骗”喜欢你》,预计将在年内陆续与观众见面。储备项目《唐探1900》《转念花开》《我们生活在南京》以及创新性真人惊悚影游互动作品《千万别打开那扇门》均按计划稳步推进。剧集领域方面,万达投资出品的《仙剑奇侠传4》《南来北往》《追风者》《我的阿勒泰》等作品已陆续播出,二季度后《错位》《四大馆》完成播出,《爱情有烟火》进入制作完成阶段。储备剧集项目涵盖《检察官与少年》《黑夜告白》《黄卡》《折叠城市》等。在网络游戏板块,互爱互动旗下《圣斗士星矢:正义传说》继大陆、港澳台及欧美市场后,于2024年1月在日本上线,荣登App Store畅销榜TOP3与Google Play畅销榜TOP4,显著带动游戏业务业绩同比提升。下半年即将上线的游戏作品包括《暗影格斗3》《天元突破》等。横店影业主营业务涵盖影院经营与影视内容制作,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6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52%;净利润8843万元,同比下降21.65%。

2024年上半年,横店影视实现盈利2.187亿元,但受二季度市场整体疲软及大盘票房下滑的影响,当季出现1.303亿元亏损。作为全国第二大影院投资公司,横店影视旗下拥有529家已开业影院和3318块银幕(直营体系包含445家影院、2842块银幕,市场占有率达3.78%)。报告期内票房收入同比下降6.93%,而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收入为1.52亿元。其全资子公司横店影业参与出品的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我们一起摇太阳》《九龙城寨之围城》《谈判专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等,同时负责制作拍摄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并参与制作网络剧《侠客行不通》,宣发网络电影《人偶新娘》《黑水岭》等。第三季度,横店影业参投的《默杀》《欢迎来到我身边》《异人之下》《白蛇:浮生》等电影已陆续在暑期档上映。

相较之下,A股上市的博纳影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降至6.404亿元,同比下降24.64%。净利润为-1.385亿元,虽亏损额度同比收窄,但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若无改善可能面临三年连亏的局面。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博纳电影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出现显著下滑,降幅达50.21%。该期间参与投资的影片涵盖《飞驰人生2》《狗阵》及《挑战》,而下半年暑期上映的《传说》与《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均未达到市场预期。在储备项目中,林超贤执导的《蛟龙行动》(由黄轩、于适主演)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刘伟强执导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则处于前期筹备阶段,计划于今年年内启动拍摄。

博纳旗下院线已拓展至131家影院,其中包含101家自有影院及30家外部合作影院。公司影投板块拥有107家自营影城、888块银幕。院线与影院业务在报告期内合计营收5.05亿元,同比减少15.89%。在剧集领域,博纳出品的国内首部AIGC生成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于7月在平台上线;长剧集《上甘岭》预计年内播出。此外,"情感都市悬疑"三部曲收官之作《狩猎时刻》也将在年内启动拍摄,该片将延续《阳光之下》《不期而至》的创作班底。目前正筹备的电视剧还包括《明月几时有》《钦差大臣林则徐》等。

中国电影集团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1.22亿元,同比下降25.72%;同期净利润为2.043亿元,降幅达43.3%。值得注意的是,集团主投及参投影片占据全国票房的九成功力,显示出其在影视内容生产领域的核心地位。

报告期内,中影集团主控或联合制作并投放市场的影片共计18部,总票房收入达128.82亿元,占据全国同期国产电影总票房的69.53%。在国产电影票房前十大片中,中影参与制作的影片占据七席,其中包括《热辣滾烫》《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末路狂花錢》等热门作品。

在第三季度,中影参与出品并发行的影片数量达13部,涵盖《抓娃娃》《默杀》《解密》《欢迎来到我身边》《逆行人生》《白蛇:浮生》《守龙者》《校园神探》等作品。公司储备项目达90余部,并拥有40余部原创影片,包括《志愿军2》《志愿军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场面》《你不来我不老》《吉祥照相馆》等。

在发行领域方面数据显示,中影累计发行影片354部取得188.85亿元票房收入,占据全国总票房的87.76%。其中主导或参与发行的国产影片297部贡献152亿票房,占比达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的90.展开;进口影片发行57部实现36.74亿元票房,占同期进口影片票房市场的79.31%。全国票房前十的国产与进口影片均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主导或参与发行。

放映板块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控参股及控股模式,旗下院线共计覆盖全国两万三千三百九十九块银幕及二百余万个座位,银幕市场占有率达29小9%。

光线传媒凭借电影投资与发行业务,2随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4亿元,同比增长120.43%;净利润达4.728亿元,同比激增133.14%,其中张艺谋执导的《第二十条》成为主要业绩支撑。}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贡献的主要影片包括《第二十条》《扫黑·决不放下》《大雨》《草木人间》,以及部分票房结转至本期的2023年影片《照明商店》《怒潮》《你的婚礼》(复映)。

光线主投并负责发行的电影《第二十条》在春节档斩获24.54亿元票房,投资方获得8.7亿元分账收入,该片成为张艺谋为光线带来的核心收益来源。凭借此片的成功,光线计划深化社会法治题材创作,推出"第X条"系列电影,其中包括探讨罪刑法定原则的《第三条》、聚焦未成年人犯罪议题的《第十七条》等作品。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也正筹备其首部电影《人民的正义》。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上半年已推出《从21世纪安全撤离》并在暑期档上映,其片库储备还包括《乔妍的心事》《胜券在握》《"小"人物》《她的小梨涡》《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莫尔道嘎》《四十四个涩柿子》等项目。

光线动画作为公司的核心创作力量,其首部作品《小倩》已完成制作并即将上映,第二部《去你的岛》正处于制作阶段。同时,《哪吒之魔童闹海》《三国的星空》《大鱼海棠2》等多部动画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在电视剧与网剧领域,报告期内相关业务实现显著增长,其中改编自热门漫画《大理寺日志》的网剧《大理寺少卿游》及古装轻喜剧《拂玉鞍》已播出,《山河枕》项目完成拍摄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春日宴》《我的约会清单》等剧集的开发工作仍在有序进行。

光线集团业务涵盖艺人经纪、导演及编剧经纪、扬州影视基地一期项目以及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旗下上市公司猫眼娱乐披露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总收入达21.71亿元,同比微降1.2%;净利润为2.85亿元,同比下滑29.7%。值得注意的是,期内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52亿元,降幅收窄至22.8%。

猫眼娱乐的主营业务涵盖电影票务、演出票务、电影投资与发行以及广告服务等多个领域。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呈现9.5%的同比下降,而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则实现了13%的同比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猫眼娱乐的在线票务业务收入达到10.4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158亿元有所增长,增幅约为3%。

猫眼娱乐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0.24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001亿元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归因于其参与发行及出品的国产影片整体票房表现逊于2023年同期。同期广告业务收入达到1.007亿元,较前一年同期的8100万元显著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略有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攀升39.9%,增至5.12亿元,财报指出这一增长主要源于营销推广活动的增加。上半年,猫眼娱乐共参与发行或出品32部国产影片,包括《飞驰人生2》《一闪一闪亮星星》《年会不能停!》《金手指》《末路狂花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作品。值得关注的是,在票房排名前五的国产影片中,猫眼娱乐的参与比例达到40%。下半年,公司参与的《抓娃娃》《默杀》《解密》《重生》《白蛇:浮生》等影片已陆续在暑期档上映,而《危机航线》《出入平安》《P计划》《「骗骗」喜欢你》则已确定上映日期,《酱园弄》《胜券在握》《水饺皇后》《火锅艺术家》等项目计划择期推出。

华谊兄弟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8亿元,同比减少9%。尽管整体营收承压,但公司净利润达到2472万元,结束了连续6年的亏损局面,实现扭亏为盈。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的调整,公司在电影主业之外加大了对网络剧和短剧等新兴领域的布局,通过多元化内容策略成功改善了财务状况。

在电影业务领域,华谊兄弟上半年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以下几部跨期影片:《非诚勿扰3》《志愿军:雄兵出击》《一闪一闪亮星星》。2024年上半年上映的《屋顶足球》《狗阵》《来福大酒店》及重映的《功夫之王》票房分别为104万元、3269万元、5644万元、1.8万元,均未达到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徐峥执导的《逆行人生》虽由华谊兄弟作为末尾出品方少量参投,但该片仍在上映中,其分账收益将计入下半年业绩。实际上,华谊兄弟参与的多数影片仅以参投方身份参与,其中《来福大酒店》为第一大出品方,《狗阵》为第二大,《非诚勿扰3》为第四大,《屋顶足球》为第三大,《志愿军:雄兵出击》为第六大,《一闪一闪亮星星》为第八大。

在八个制作和筹备项目中,除了《小兵张嘎》,陆川的《749局》、周星驰的《美人鱼2》、陈凯歌的《志愿军2》、冯小刚的《向阳·花》、田羽生的《分手清单》、管虎的《东极岛》、冯小刚的《抓特务》均由华谊担任参投方。华谊主控的新项目目前全部处于开发阶段,包括《一条龙》(田羽生执导)、《特殊的礼物》《网中人》《平行任务》《少年火箭》《意外的告别》《超级玛丽》《一诺千金》《街头》。冯小刚执导、赵丽颖主演的《向阳·花》已经杀青。管虎执导、朱一龙和吴磊主演的《东极岛》已于6月开机。田羽生执导、欧豪和曾梦雪主演的都市爱情电影《分手清单》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除了电影,华谊近年来也在网剧、网大和短剧领域积极布局。在剧集方面,华谊参与投资的陈晓和童瑶主演的《小日子》已播出。《警鹰》已完成制作,而《长风破浪终有时》《婚姻的战斗》《绝顶》《芬芳喜事》等则正在后期制作中。孙千、翟子路和田雨主演的《迎风》,以及霍建华、张雪迎、田雨和乔振宇主演的《轻年》等已进入开机制作阶段。《那年香港雪在烧》《双雄警探:悍匪》《五仙诡事录》《潮去无痕》等项目则正处于前期筹备阶段。

在短剧领域,华谊兄弟设立专属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其中与阅文集团联合打造的《鸿天神尊》计划于9月上线,该短剧部分场景采用阿里巴巴ideaLAB创新实验室的AI生成技术,通过AI图像合成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制作。此外,华谊兄弟与阅文集团合作开发的《万道龙皇之陆鸣救父》(改编自热门游戏《地下城与勇士》)、与中文在线合作的《芙蓉花已开》等项目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同时,与番茄短剧合作的《揽玫瑰》以及改编自唐家三少作品的《大龟甲师》、原创项目《狂澜》也陆续进入筹备阶段。

相比之下,北京文化则面临持续亏损困境。其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1.8万元(第一季度620万元,第二季度15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4.31%。净利润亏损达3275万元,延续了连续五年亏损的态势。

本期财报显示,北京文化上半年主要聚焦于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海外宣发工作。其参投影片中,仅跨年档《一闪一闪亮星星》与五一档《穿过月亮的旅行》在报告期内上映,而《云边有个小卖部》《异人之下》则于暑期档推出,待下半年票房表现逐步释放。根据最新规划,乔杉、刘奕铁、包贝尔主演的喜剧《一雪前耻》定档9月15日,同时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续集及陆川的《749局》仍处于后期制作阶段。管虎执导的《东极岛》已于6月开机,路阳的《敦煌之玄奘密码》与邢爱娜编剧的《时间之外》则处于前期开发阶段。

北京文化深度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与发行,旗下近期推出的项目包括由谭松韵与许凯领衔主演的《你比星光美丽》已正式播出,张小斐与佟大为主演的《好运家》、赵露思与刘宇宁主演的《珠帘玉幕》、贺棚、丁笑滢及令卓联袂主演的《我叫赵甲第2》亦已陆续上线。此外,赵炳锐与张馨予主演的《我叫赵出息》正处于待播状态。《盛夏缤纷》目前处于拍摄阶段,预计于九月中下旬完成全部取景工作。《少审法官》与《微笑吧生活》则处于筹备阶段,计划于2025年启动拍摄。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