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档综艺4部电影,谁能“蹭”到奥运热度?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75更新:2025-09-11 05:50:01

7月21日,芒果TV《花儿与少年》公布新一季嘉宾阵容,节目官方宣布将展开全球多地录制,首站锁定法国。尽管《花少》属于非体育类综艺,但其与奥运热点的联动仍成功吸引公众关注。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畔与全球瞩目的奥运会盛事相呼应,2024年巴黎将成为继2022年北京之后,又一个以体育为主题的奥运年。本届奥运会定于当地时间7月26日19:30(北京时间27日01:30)在特罗卡德罗广场启幕,8月11日闭幕。尽管赛事周期仅持续两周,但由此掀起的体育热潮将持续发酵。每逢奥运年,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赛事,都会引发各领域内容创作者借势奥运的创作热潮,如2022年冬奥会期间,娱乐资本论统计显示有超过20部与冰雪或运动相关的剧集和综艺在播出或待播中。

经过两年的等待,巴黎奥运会今年再度举办,掀起了文体共庆的热潮。

由腾讯视频打造的《超新星运动会5》近期正式宣布回归。此前一季节目于2021年10月播出,为助力三个月后北京冬奥会,特别引入了多项冰雪运动项目。该季不仅集结了INTO1、硬糖少女303等鹅系艺人,还邀请了邓亚萍、巩立姣等奥运冠军参与,实现体育与文化元素的联动。经过三年筹备,《超新星运动会》第五季已公布嘉宾阵容,此次回归显然与巴黎奥运会的热度密切相关。节目组除安排运动员报名及录制期间探班直播外,更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三日发起#超新星5为奥运健儿加油#互动话题,通过奥运关注度为节目进行前期造势。

《超新星运动会》作为一档与奥运会理念高度契合的综艺节目,其多元化的竞技项目设计及地域特色分组竞赛模式均与奥运赛事形式保持紧密衔接。据腾讯视频演播技术团队披露,该节目每一届决赛均采用达到奥运级直播标准的技术方案,通过专业级的直播制作呈现赛事盛况。

东方卫视于2021年推出跨项体育竞技真人秀《冠军对冠军》,旨在为北京冬奥会营造氛围,节目播出后引发全网热议超200次,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15亿次。随后,《冠军对冠军》第二季应运而生,聚焦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项目,提前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蓄力。该季节目围绕12项夏季奥运核心赛事展开,汇集了李娜、叶诗文、杨鸣等二十多位体坛名将,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现夏季奥运文化,既突出专业竞技精神,又融入趣味挑战环节,成功激发了全国观众对夏季奥运会的热情。在其中一期节目中,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打破亚洲男子百米纪录的短跑名将苏炳添现身挑战,参与备受关注的步频对抗环节。这位被誉为“苏神”“亚洲飞人”的运动员在第二季团队赛中同样展现出亮眼表现,为节目增添了十足看点。

节目组延续此前的热门企划,再度安排奥运冠军苏炳添与莫有雪展开150米短跑较量,引爆观众热情,打造真正的"冠军对冠军"盛事。随着两年时光飞逝,东方卫视宣布启动《冠军对冠军第三季》制作,由吴尊、孟鹤堂携手两位奥运名将刘诗雯与叶诗文组成梦幻阵容,计划出征巴黎奥运赛场。据悉第三季或将进一步引入2024年巴黎奥运会冠军,实现与节目名称的深度呼应。除奥运主题综艺外,多档运动竞技类节目亦蓄势待发,其中腾讯视频推出的《地表女斗士》以女性力量为核心,通过宣传海报展现"X、Y、Z三大世代"的女性生存战斗力,旨在诠释她们的"黄金时代"。

2022年,由Netflix开发的韩国综艺《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凭借对女性力量的深度呈现获得广泛赞誉,豆瓣评分高达9.5分。国内同样涌现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女性主题综艺节目,但在以体能竞技为核心的赛道上,仅有《我可以47》这样突破性别界限的尝试,全女性竞技类节目仍属空白。巴黎奥运会的举办或将掀起女性运动员的热潮,《地表女斗士》若能把握这一契机,有望借助奥运风潮实现节目突破。与此同时,‘她力量’概念也引发其他平台的积极响应,据传江苏卫视正筹备名为《天行健身房》的体育综艺,计划邀请国际健身IP帕梅拉参与,以‘21天在巴黎经营新中式健身房’为主线展开。节目若以巴黎为背景,巧妙融合奥运元素进行推广,或可形成独特的内容亮点。在‘中餐厅’成功树立中式美食文化IP后,‘中式健身房’的创意能否同样引发观众共鸣,成为值得关注的议题。

奥运主题影视作品的制作数量有所下降,电视剧领域则仅有寥寥数部作品问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仅有一部运动题材动画《白色闪电》于奥运前夕在哔哩哔哩及腾讯视频双平台同步播出。

由画枚动画打造的《白色闪电》聚焦乒乓球运动,作为国产“运动番”之一引发关注。近年来国产动画在体育题材领域呈现薄弱态势,而作为“国球”的乒乓球更让观众期待值拉满。2021年该片发布预告片时,B站评论区已出现大量观众留言表达支持与建议。历经三年打磨,《白色闪电》于今年夏季正式上线。无论源于对乒乓球竞技的热爱,还是对国产2D运动题材的期待,都将吸引特定观众群体。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将与真人奥运赛事同步播出,成为体育爱好者的陪伴之作。

收视表现尤为亮眼的电视剧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的《超越》。该剧以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历史背景,聚焦轮滑少女陈冕踏上冬奥赛场、为国争光的励志故事。2022年1月期间,该剧在黄金时段的收视率一直稳居前五,但未能实现显著突破。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冬奥主题电视剧《陪你逐风飞翔》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实现欢网收视率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的佳绩,并在腾讯视频同步上线。该剧开播五日播放量即突破亿次,累计播出90天后总播放量达10亿,创下猫眼电视剧热度日冠三次的纪录。相较之下,《白色闪电》作为中小制作动画作品,因宣发资源有限,可能难以充分借助巴黎奥运会的热度提升影响力。

在电影领域,国产体育题材作品长期面临票房与口碑双重挑战。2023年暑期档仅有两部国产体育题材电影待映——《骑鲸少年》与《金腰带》,二者均聚焦拳击运动,分别定档8月16日及8月23日。此外,将于8月初重映的《灌篮高手》以及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前一日)上映的日本足球题材动画电影《蓝色禁区:凪》也将吸引观众关注。受限于演员阵容与宣发规模,此类影片的票房天花板相对较低,如何将奥运期间高涨的体育热情转化为影视消费仍属行业难题。

以2022年冬奥会为例,尽管有多部献礼真人电影筹备,但仅有《我心飞扬》成功在2021-2022年交接的冬季档期上映。该片讲述短道速滑运动员杨帆的励志故事,再现2002年首金诞生的精彩时刻,虽题材具有重大意义且契合冬奥全民关注热潮,但最终票房仅633万。同期上映的《破冰少年》与《零度极限》因宣发延迟,均未赶上冬奥热度,前者票房4.3万,后者45万,关注度明显不足。而早在2021年就启动的《极致回旋》与《我和我的奥运》至今尚未上映。

尽管体育电影整体市场表现低迷,但奥运赛事仍为院线带来新机遇。今年电影院推出"影院看奥运"项目,中影集团已与央视达成独家合作,通过预约放映平台为全国数百家影院提供赛事实时转播服务。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0家影院开放预约,除开幕式外,乒乓球、羽毛球、跳水、排球、篮球等项目均设有专属直播场次。

与2022年引发全民关注的北京冬奥会相比,巴黎夏季奥运会的前期热度明显不足。尽管开幕后的奖牌争夺战可能重新激发观众热情,但综艺领域已率先掀起奥运热潮,各类节目或聚焦体育竞技本身,或融入法国本土文化元素,成为奥运期间最具商业价值的内容形式。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不同媒介在奥运传播中的差异化表现。

体育综艺节目与竞技赛事的核心共鸣点在于其强时效性特征,通过现场直播或接近实时的内容呈现,构建起观众与赛事的即时互动关系。而影视作品作为前期制作的长周期内容,难以匹配奥运赛事的动态传播节奏。此外,体育综艺特有的真实情感表达与选手拼搏精神,往往比影视剧依赖的复杂叙事更能引发大众共鸣。这种自然的情感输出机制,使综艺节目在奥运话题中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

反观影视领域,体育题材作品面临多重困境。自里约奥运会后由黄渤主演的《夺冠》取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以来,长达四年的空白期里再无优质体育影视涌现。无论是进口大片还是国产作品,运动题材的市场表现始终低迷。以《骑鲸少年》《金腰带》为代表的低成本小众体育电影,即便获得一定评价,也难以突破票房瓶颈。而原定今年推出的李娜传记电影《独自·上场》,虽投入破亿制作经费,却仍悬而未决的定档计划,更凸显出体育影视在内容创作与市场运营中的双重挑战。

在当前的媒体生态下,奥运会本身的转播体系显然成为最易获取流量的内容载体。面对体育影视持续遇冷的现状,今年"影院看奥运"的模式或许能为竞技题材带来转机。但要真正改变市场格局,还需突破内容创新与传播机制的双重壁垒。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