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震荡影视圈?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27更新:2025-09-11 10:52:05

十天前,影视综领域爆发了一场引人关注的撤档事件。首当其冲的是5月17日中午时分正式公布播出时间的积压剧《岁岁青莲》,该片当晚却因技术问题临时延播;紧随其后的是5月19日下午宣布开播的爱奇艺S级大剧《宁安如梦》,在原定播出时间刚过10分钟便紧急通知因技术原因推迟。同日,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原定发布的先导片素材迟迟未现,而网传网台原定播出的肖战主演年代剧《某某某某某某》亦临时被其他剧集替代,引发行业震动。

图片

网络上流传着某剧出品方的朋友圈截图,结合古装大剧《七时吉祥》官方微博对参演笑果文化艺人杨笠姓名的隐藏处理,此次大规模影视综撤档的争议焦点被指向半个月前引发广泛讨论的“House事件”。

图片

据网络流传的某剧组工作人员朋友圈内容显示,多位制作人员提及近期将对即将播出的项目展开新一轮审查。部分制片负责人与编审团队表示,计划在项目正式送审前增设内部审核环节。有业内人士坦言,"行业监管力度势必持续加强",这一趋势已引发制作方对流程规范的重视。

图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近期推出新规,致使互联网视听内容审核流程更为严格。对于影视行业而言,"能否通过审查"早已成为项目成败的核心指标,然而即便从业者恪守规范,政策调整仍不断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当影视综项目遭遇播映受阻时,责任归属成为热议焦点,而如何提前预警规避风险亦引发行业深思。

此次大规模撤档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主要源于涉及剧目数量异常密集——在短短五天内竟有五部作品同时调整播出计划,其中包括肖战主演的年代剧及白鹿、张凌赫主演的平台重点剧。这些作品本身具备强劲的演员阵容和流量基础,叠加后形成显著舆论焦点。尽管官方多以"技术/介质"问题搪塞,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不过是模糊责任的说辞,真正原因仍被刻意隐藏。

回顾影视行业重大撤档案例,2019年6月3日的《九州缥缈录》《封神演义》事件具有代表性。前者因违反"限古令"在开播前20分钟被腾讯视频突然撤档,后者则因网络舆情对其神话改编提出质疑而遭湖南卫视"腰斩",最终由《大宋少年志》紧急接档。这种因政策与舆论双重因素导致的撤档现象,成为行业观察的典型样本。

当前事件中,网友对撤档原因展开了多元解读。部分观点认为涉及影视作品可能触碰政策红线,如《宁安如梦》男三号周峻纬在去年社会事件中的争议言论导致其账号被封禁长达三年半,该剧快速定档或与他近期解禁有关。另有猜测指出《岁岁青莲》的撤档与三年前宫斗剧集体下架政策相关,而《某某某某某某》主演肖战因"227事件"被业内视为舆情风险对象,但并无政策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剧集在撤档后反而重新上线。芒果甜宠剧《请和我成为家人》在撤档四日后正式开播,《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亦于5月28日顺利播出。这一现象凸显出影视项目与政策调整间的复杂关系,也印证了"在政策红线边缘反复试探"可能带来的不可控后果。

从历史案例可见,政策调整往往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2015年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因限制卫视分销渠道导致片方收益下降、电视台采购预算受限。而《赢天下》因涉及"限俗令"中劣迹艺人禁用条款,其9亿版权费用至今未能实现播出。类似地,《如懿传》虽以12.7亿创下网络版权纪录,但仅播出两年便被下架,成为政策变动下典型案例。

图片

由“宫斗剧下架风波”引发的两部热门剧集,折射出中国影视行业在发展阶段中政策调控的规律。自1998年国产剧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以来,每当行业扩张至一定规模,监管层往往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范。早在2003年,涉案剧因数量激增、制作质量参差不齐及内容同质化问题,被限制在电视台黄金时段之外。此后,随着电视综艺的兴盛,相关领域的监管也逐步加强。进入互联网影视发展时期后,‘限古令’及宫斗剧下架等举措横跨电视与网络平台,既体现了监管层对行业规范化的坚定态度,也反映了网络剧制作标准化与台网审查机制趋于统一的现实。

图片

一般来说,新政策的实施往往伴随一定的舆论铺垫,但具体执行时间却可能显得突兀,尤其在涉及“非官方明文规定”的领域。近期韩国艺人郑容和前往北京参与综艺节目录制的消息传出后,舆论随即关注中国对韩国艺人参与本土节目是否有所放宽。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随后通过官网明确表示对此事的否定立场。值得注意的是,若相关问题在录制阶段未被及时发现,而是在后期审核中被退回,制作方或将面临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图片

在韩国艺人撤离中国文娱市场初期,部分涉及韩国演员的作品面临发行困境。2016年,由高俊熙主演的《夏梦狂诗曲》因韩国艺人因素未能取得发行许可证,导致制作方遭受重大损失;2017年,秋瓷炫参演的《华丽上班族》同样遭遇类似问题;2018年,韩彩英主演的《1931年的爱情》亦因相同原因引发播放平台与制作方的合同纠纷。(案件编号分别为:【(2016)浙0109民初4752号】【(2017)湘01民初1482号】【(2019)京01民终1860号】)

图片

在相关案件中,三地法院均驳回了将"网传限韩令"视为不可抗力的抗辩主张,其中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特别指出,涉案的限韩令名单仅为打印件形式,未能达到法定证据要求。这意味着,若影视制作方坚持引进韩国艺人参与项目,一旦因政策变动或未能获得发行许可而被强制叫停,相关经济损失将主要由制作方自行承担,此类风险显然得不偿失。

图片

据资深营销专家小艾向媒体透露,《岁岁青莲》在宫斗剧集体下架的特殊时期,仍高调推出#终于有宫斗剧要上了#的预热话题,这种行为被视作典型的营销失策。而《宁安如梦》在周峻纬社交平台刚进入"半解禁"状态时即宣布定档,也被认为是过早试探政策红线的冒险举动。小艾强调,无论背后是否存在舆情因素,当前撤档事件已给行业敲响警钟,建议影视制作方与平台方需始终保持对监管政策的敬畏,否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市场反噬。

图片

面对影视剧撤档风波,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现出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其中都市情感剧《三分野》成功突围,该剧在杀青十个月后,恰逢腾讯视频宣布下架《岁岁青莲》和《某某某某某某》之际,迅速调整播出计划并紧急上线。为强化市场关注度,制作方同步推出#三分野空降不撤档#的微博话题标签,通过精准营销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图片

相较于古装剧,都市剧在审查标准上更具优势。以《三分野》为例,这部言情剧通过男女主角参与北斗系统车载导航研发的情节,展现出科技报国的主题,与聚焦航天事业的《你是我的荣耀》形成呼应,两者均以现实主义基调致敬主旋律题材,因此在内容审核中更具通行性。资深责编小文指出:"现实题材优先于偶像剧,主旋律内容更具传播安全性,这已成为创作者与演员的共识。"自限古令实施以来,现实主义题材与主旋律作品持续升温,严肃文学改编剧数量显著增加;而宫鬥剧下架后,宅鬥剧迅速崛起,将权谋叙事从宫廷延伸至市井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类"网传限制"缺乏官方背书,但业内普遍采取保守策略,通过内容自查实现"自我阉割"以规避风险,这种谨慎态度与部分创作者"在红线边缘试探"的激进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行业在内容安全与艺术表达间的博弈。

图片

在当代电视剧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和主旋律剧成为主流选择。如赵露思、侯明昊、关晓彤、林一、蔡文静等主演的《胡同》,以北京胡同的历史人文变迁为叙事主线;陈晓、李沁演绎的《人生之路》则聚焦严肃文学改编,展现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成长。郑业成、李兰迪参演的《许你万家灯火》呈现当代工业发展图景,而曾以古装剧走红的杨蓉则通过扶贫题材剧《大山的女儿》获得广泛赞誉,体现了演员对现实题材的积极转型。央视一套、八套与视频平台的深度合作,为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多登上央视舞台的机会,助力其在现实主义剧集中实现职业突破。

图片

古装剧若聚焦非正史题材的传奇叙事,可采用架空背景设定以规避对皇权的直接探讨,例如构建虚构的小国与城池,以"国主""城主"等称谓替代"皇帝"。当前IP改编热潮下,作品选择需审慎权衡。以匪我思存小说《迷雾围城》为例,编剧贾东岩与武瑶曾表示,尽管原著以军阀混战为背景,具备天然的题材优势且审查尺度相对宽松,但其中涉及卖国、乱伦、兄弟相残等敏感内容仍面临审查障碍。贾东岩坦言,"改编中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协调原著与政策间的冲突,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两者间搭建沟通桥梁。"类似困境亦出现在鲜橙小说《掌中之物》的改编过程中。

图片

许多热门网络小说虽拥有大量忠实读者,但影视改编却迟迟未果。影视制作方在追逐猎奇效应以吸引关注的同时,不得不在三观不正的设定与IP基础流量热度之间反复权衡。若追求创新,往往需要大幅魔改;若坚持还原,又可能触及审查红线。责编小文坦言,不是所有人气作品都能复制《三体》的成功,其题材的深刻性远超个别敏感的时代背景。

图片

究其本质,在国产影视项目的全周期管理中,从初期的题材与IP筛选,到中期的演员配置,以及后期的宣传推广,行业内仍存在有意无意试探监管边界的现象。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撤档风波"为例,未引发争议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及《请和我成为家人》已如期播出,而《宁安如梦》《岁岁青莲》等存在争议的项目却迟迟未见动静。尽管具体审查标准尚未正式公布,但行业内的实践方向已然清晰,从业者对此多有共识。在国产影视向精品化迈进的过程中,审查标准正日益完善与细化,唯有确保每个环节的"守法合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