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平安》抢位国庆档!朱一龙之后,他们也“入狱”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3更新:2025-09-11 13:12:22

电影《出入平安》正式宣布将于9月30日登陆国庆档,成为今年该档期的开年之作。导演刘江江继此前执导的首部作品《人生大事》斩获17亿票房后,再次以冲击高票房的姿态回归。该片延续了导演对现实题材的深刻探索,聚焦死刑犯的自我救赎之路,延续了《人生大事》对生死命题的思考。据悉,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件,而肖央则首次挑战饰演“死刑犯”,展现其演艺生涯中的突破性尝试。

近年来,中国电影在题材选择上逐渐加强对犯罪入狱人员或刑满释放人员的聚焦,不仅数量持续上升,其思想深度也不断拓展。从《人生大事》《八角笼中》《三大队》到《朝云暮雨》《狗阵》《来福大酒店》《出入平安》,这些作品不约而同地将叙事视角投向了曾经入狱或仍在服刑的特殊群体,呈现出独到的观察与深刻的社会隐喻,深入探讨了犯罪人群所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为观众提供了理解社会边缘群体的全新切入点。

中国监狱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约180.76万名服刑人员在押,较前一年增加1.9%。这一增速低于过去十年年均增长水平(3.2%),但每10万人中仍有523人处于刑罚执行状态。作为全球犯罪率较低的国家之一,中国在保障社会安全的同时,仍需关注刑满释放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近年来,《人生大事》《八角笼中》《三大队》《出入平安》等以真实案件为蓝本的影视作品,通过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入刻画了边缘人群在司法体系中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处境。

暂未上映的《出入平安》尚未揭晓肖央饰演的郑立棍被判处死刑的具体缘由。而《人生大事》中,殡葬师莫三妹因女友冲突入狱,出狱后却遭原配抛弃;《八角笼中》里,向腾辉受教练误导服用违禁药物遭禁赛,后因伤人事件入狱导致职业生涯陷入低谷;《来福大酒店》和《狗阵》则在开篇即展现主人公刑满释放的处境,他们面对的却是充满排斥与隔阂的社会环境。从犯罪、入狱,到出狱后的孤独与挣扎,再到历经磨难后艰难重构人生——这些银幕故事既呈现了角色的命运沉浮,也折射出特定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生存状态。

与其他几部未深入探讨主角入狱背景的电影相比,《朝云暮雨》更侧重于剖析人物入狱的深层原因及出狱后的复杂境遇。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穿婚纱的杀人少女》,其中服刑27年的老秦经历两次牢狱之灾:首次因抵御盗贼时误伤致死,二次则因试图营救病危亲人而陷入运毒骗局。年少时因父母遭遇酒驾司机意外身亡而产生报复心理的常娟,最终在失控状态下杀害无辜孩童,一生背负着沉重的愧疚感。此类聚焦监狱人群的影片往往揭示犯罪的偶然性,或是命运的无常,或是冲动的误判,亦或是社会不公与生活变故引发的悲剧。尽管这些影片普遍揭示了犯罪的偶然性,但每个角色的入狱动因却呈现出鲜明的个体差异。

任何企图为犯罪行为开脱的尝试都缺乏正当性。无论行为动机如何,最终结果若触碰法律红线,便需承担相应后果,面对法律制裁,无论是监禁还是极刑皆属正当。然而,当《朝云暮雨》中两位命运多舛的角色,或《三大队》里为追查恶性案件导致嫌疑人意外死亡而身陷囹圄的队长程兵的遭遇呈现在银幕之上,艺术作品便借此向观众提出深刻诘问:若犯罪存在特殊语境,那些历经刑罚的个体是否仍应获得社会的怜悯与接纳?此类探讨已成为当代影视创作的重要议题,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命运轨迹,不仅映照出人性的明暗交织,更促使社会重新思考对特殊群体的审判与救助机制。

历经劳动改造,这些人逐渐萌生出深刻的自我反省。在《八角笼中》中,向辉腾坦言自己曾是“给社会增添过负担的人”;《来福大酒店》中的李清让则承诺“绝不会再踏入监狱大门”;《朝云暮雨》里,出狱后的常娟执意索要18.44万元彩礼,意图用这笔钱偿还受害者家属的赔偿。即便他们努力自省,仍无法摆脱职场偏见、情感遗憾与社会适应困难等现实困境。重新出发的人生之路注定充满坎坷,除了直面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更要对抗外界的偏见与歧视,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沉重的考验。

多位知名演员的参与引发了公众热议,这些聚焦犯罪与救赎题材的作品正悄然勾勒出社会深层议题。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文关怀更应成为不可或缺的底色。影片通过真实事件改编,以入狱人群的视角叩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触碰到法律红线?入狱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蜕变?出狱之后是否仍有机会拥抱新生?《人生大事》中的莫三妹、《八角笼中》的向腾辉以及《来福大酒店》的李清让等角色,用他们曾经误入歧途却最终重拾人生的故事,诠释了人性的复杂与救赎的可能,为社会传递着希望的讯息。

近年来,聚焦犯罪背景的影视作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朱一龙、王宝强、张译、黄轩、彭于晏、范伟、周冬雨、肖央等一线演员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该类型片的关注度。《人生大事》以17.13亿票房成绩跻身国产片前列,《八角笼中》则凭借22.07亿票房刷新行业纪录,尽管这两部影片并未直接刻画服刑经历,但角色因犯罪而经历的人生转折,彰显了中国电影对特殊群体命运的深度关注。值得关注的是,《狗阵》与《朝云暮雨》虽在票房表现上稍逊一筹,却分别斩获戛纳国际电影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肯定,通过展现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困境与心理挣扎,为类型片注入了更具人文关怀的反思维度。

近年来,“入狱”题材电影持续引发热议,不仅触动了社会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思考,也唤起了公众对特殊群体命运的广泛共鸣。这种创作趋势实际上已持续数十年,早在1990年,导演谢飞便以《本命年》这部作品,通过细腻的叙事视角描绘了刑满释放人员重返社会时所面临的复杂人情与生存困境,奠定了该题材的经典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香港电影创作者对监狱题材展现出独特兴趣。周润发、梁朝伟、梁家辉、吴镇宇等知名演员均在银幕上塑造过入狱角色。相较于当前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影片,当时的香港电影更倾向于借助激烈的打斗场面与帮派纷争等戏剧元素,展现社会现实问题。林岭东执导的《监狱风云》系列及邓衍成拍摄的《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等作品,均聚焦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群体因社会不公而入狱的叙事,借此揭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层矛盾与复杂面貌。

在电影《反贪风暴4》中,角色王蓝禄(张继聪 饰)多次选择主动入狱,其标志性台词"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不仅成为影片高光时刻,更精准触达了社会对高房价的普遍焦虑,引发市民对生存困境的强烈共鸣。

从香港电影昔日对监狱题材的深入刻画,到当下内地创作者对服刑人员命运的细腻呈现,这一类型影片持续进行着探索与创新的进程。不仅深入刻画了边缘群体的堕落轨迹与救赎之路,更剖析了社会矛盾背后的深层症结,同时为当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以这类影片为新的起点,聚焦民众生活图景,洞察社会百态,传递人文关怀,已成为创作者推动中国电影百花齐放、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着力点。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