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文化三年罚6人,“祸从口出”并非首次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15更新:2025-09-11 15:16:10

笑果文化近日再度陷入舆论危机,其旗下脱口秀演员HOUSE(本名李昊石)在昨日的表演中被曝光存在不当言论,引发广泛关注。

该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单。涉事艺人HOUSE与所属公司笑果文化相继发布致歉声明,HOUSE坦言自身行为令人愧疚与懊悔,而笑果文化则宣布暂时终止其所有演艺活动。目前HOUSE个人微博账号已被平台禁言,其相关演出安排亦被取消。值得关注的是,笑果官方微信小程序中已无法搜索到HOUSE的主页及演出信息。对此,公知账号“钧正平”评论称:“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生态造成严重伤害。”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已就此事对涉事公司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人民日报亦发表评论指出,“脱口莫脱轨,玩梗须有度”。

笑果文化近年来频遭争议,其最新事件与过往有何异同?自2016年至2021年,笑果已完成8轮资本融资,估值攀升至近40亿元。作为脱口秀行业的先锋,该企业曾凭借《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综艺引爆市场,孵化出李诞、王建国、庞博、呼兰、杨笠等知名演员。然而近三载间,公司及旗下艺人累计收到6张罚单,负面事件呈现高频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初池子与李诞这对《吐槽大会》核心搭档突然公开与笑果文化决裂,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随后,池子与笑果文化公司对簿公堂,池子公开讨薪并指称中信银行违规泄露其个人信息。事件发酵后,中信银行相关支行行长被撤职,该行因涉事被处以450万元罚款。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场风波得以平息。然而,笑果文化因此蒙受声誉损害,公众对其形象的认知出现明显转变。

相较于劳动纠纷,2023年6月笑果文化演员卡姆与李国庆、陈扬涉毒事件则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当时公司仅宣布暂停卡姆演艺工作,未彻底与其切割,这一处理方式与House文化公司类似。近日,卡姆通过微博发布"欢迎house进群"的言论,字里行间透露出复杂情绪。或许只有经历过相似风波的卡姆,才能真正体会House当前处境的无奈。

2020年,脱口秀演员杨笠因一句"男性为何看似平凡却充满自信"引发广泛争议,这一言论在获得大量女性粉丝共鸣的同时,也遭到部分舆论质疑存在性别偏见。随后在推广英特尔产品时,其言论引发男性群体集体抵制,迫使品牌方撤下相关宣传。尽管事件本身未构成直接翻车,但由此引发的性别对立讨论却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而言,杨笠借此获得了可观的流量红利。到了2021年,李诞因代言女性内衣广告并使用"躺赢职场"的文案,将职场概念与女性身体进行关联,被指物化女性形象并存在性别歧视,这一事件则直接导致了更为明显的舆论反噬。

近期,笑果文化旗下艺人李诞因相关事件被处以20万元罚款,而今年2月,孟川亦因违反法律法规遭平台禁言,其账号截至目前仍处于受限状态。据统计,近三年内笑果文化已有六名艺人因类似问题被处罚,这是否意味着该机构需要重新审视内容安全机制?脱口秀作为一种以幽默互动为核心的表演形式,是否注定与争议相伴?该艺术源自国外的“TALK SHOW”,相较于传统访谈节目,其内容通常更具碎片化特征,依赖即兴发挥和犀利吐槽制造笑点。演员常通过自嘲或针对特定群体的调侃获取关注,因此被冠以“冒犯艺术”的称号。然而,这种看似自由的表达方式,实则暗含风险——当幽默尺度失控时,极易引发舆论风暴。无论是杨笠对性别议题的犀利评论,还是李诞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不当讽刺,抑或HOUSE、孟川等人的言论争议,本质均为界限认知的偏差。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观众对“敏感话题”的容忍度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同一内容在不同群体中产生截然相反的评价。以HOUSE事件为例,部分网友对最初曝光者实施网络攻击,微博话题“是否该永久封杀HOUSE”呈现一边倒倾向,但仍有理性声音呼吁包容。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HOUSE当晚表演内容已通过事前审核,争议性言论系临时添加所致。这进一步凸显了行业监管难题:脱口秀的即兴属性与内容审核制度本就存在矛盾,既需保留表演的自由度,又需防范过度调侃带来的社会风险。当前,国内脱口秀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从业者背景多元且缺乏统一规范,加之部分演员对舞台缺乏敬畏,过度追求流量而忽视内容边界,终致“越界”事件频发。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