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22更新:2025-09-11 18:06:26
我们与胡歌的采访安排在《走走停停》首映礼当天清晨。此前一天,他辗转三个城市——从上海出发,飞赴武汉开展路演活动,最终于晚间抵达北京继续宣传工作。尽管早起身体略显疲惫,刚结束另一家媒体的采访后,面对镜头时他依旧展现出高度专注与真诚态度。采访以穿搭话题为切入点,与此前《繁花》宣传期的西装造型不同,胡歌此次选择了一套《走走停停》定制卫衣搭配工装裤与运动鞋,整体造型显得更为轻松自然,正如他饰演的角色胡迪般松弛。谈及角色塑造,胡歌表示:"演宝总我还真得去'够'一下,但生活中我更接近吴迪。如果日常要时刻保持宝总的风格,确实会很累。"他透露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吴迪更为相似,同样出身普通家庭,经历过生活困境,但父母给予的关爱成为支撑。他坚信影片能让观众在吴迪身上找到情感共鸣。
该片此前在北影节天坛奖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编剧与最佳女配角三项殊荣。白玉兰奖入围名单近日正式公布,胡歌凭借《繁花》第四次入围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项。他对提名表现得颇为淡然:"看到其他入围演员实力强劲,入围本身即是肯定。是否能获奖则取决于运气。我始终认为得奖并非创作的最终目标,真正的价值在于创作过程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在完成《繁花》拍摄后,胡歌迅速转战《走走停停》剧组,实现了从上海黄河路叱咤风云的"宝总"到川渝街头排队领鸡蛋的普通青年吴迪的角色跨越。这个看似对立的表演轨迹,却始终彰显着"胡歌式"的特质。他坦言:"羡慕吴迪的豁达,这次的角色与表演正好是宝总的镜像对照,但都是'胡歌'。"
在《不虚此行》中饰演的北漂失意编剧闻善,与《走走停停》中返乡的吴迪形成鲜明对比。这两个相似职业背景的角色却走向不同的人生极端:闻善仍在都市拼搏,吴迪则选择回归乡土。胡歌对此表示:"演员一生可体验多段人生,这种相似的人生轨迹值得再次诠释,实为难得的契机。"
吴迪与胡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活姿态。他拥有当代人稀缺的自我调和能力,在遭遇生活或事业的挫折时,既不会陷入颓丧,也无内耗之苦,而是以平和从容的心态应对所有挑战。表面上看,他似乎过于张扬,频繁强调自身成就,甚至略显夸大。但在我看来,这或许源于两种心理需求:一方面是在自我激励,另一方面也是在构建心理防线,以应对外界的审视与评价。
胡歌曾设想,若自己也像吴迪般经历北漂岁月、遭遇窘境,恐怕难以拥有他这般勇气重返故乡。面对现实、面对家人的牵挂、面对旧识的异样目光与熟人的质疑,重新启程的挑战远超想象。他坦言:‘我或许真的不够洒脱,他的这种处世态度,我很难在现实中复制。’因此,能够诠释这一角色,他感到由衷喜悦。他自认是个容易纠结的人,对吴迪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充满向往,那种豁达是自己始终难以企及的。
若有人轻率地将吴迪定义为“窝囊废”,他本人对此感到十分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位朋友更像是一个勇者,敢于直面人生的起伏与困境。相较于那些无法接受自己身处失败境地的人,吴迪展现出难得的坦诚。他的选择并非消极躺平,而是以暂时的休整姿态等待时机,蓄力再度启程。在《走走停停》入围北影节之前,胡歌曾在上海偶遇画家张雷平的同名画展。展厅内张雷平书写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走是无数个停的集合”。胡歌坦言,这番话与吴迪的人生轨迹不谋而合,精准诠释了其面对挫折时的坚持与智慧。
胡歌近年来鲜少涉足喜剧领域,但他过往塑造的李逍遥、景天、易小川等角色,均带着鲜明的喜剧特质。这些角色的鲜活形象在吴迪身上得以延续,恰与胡歌本人的幽默气质密不可分。谈及回归喜剧的契机,胡歌表示被剧本本身深深吸引,称其“结构精妙,人物情感处理极具层次,是近年难得一见的佳作”。他特别指出,影片中的喜剧元素无需刻意雕琢,在自然演绎中便能自然流露。导演则始终以严谨态度把控节奏,无论是笑点还是泪点,都要求演员以克制的方式呈现。拍摄现场,胡歌多次展现即兴才华,常在剧本未预留台词时,适时插入幽默对白,意外收获惊喜效果。他坦言:“当演员真正沉浸于角色时,表演与生活早已融为一体。”
在那段时期,他毅然投身舞台剧领域,以长达八小时的《如梦之梦》展现了惊人的 stamina,更在《永远的尹雪艳》中首次全剧采用上海方言演绎,意在打破传统表演模式。重返影视圈后,胡歌凭借《伪装者》《琅琊榜》等现象级作品,实现了电视剧领域的全面突破,斩获多项大奖,其扎实的演技逐渐赢得广泛认可。
胡歌在演艺道路上不断寻求突破,将目光投向电影领域。凭借与刁亦男导演合作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他首次以电影主演身份亮相戛纳电影节红毯,该片当年入围主竞赛单元。尽管影片最终未摘得奖项,刁亦男导演仍鼓励他坚持电影创作,积极与新生代导演协作。此后,胡歌相继参演了《驯鹿》《不虚此行》《走走停停》等由年轻导演执导的作品,并在《不虚此行》中斩获上影节金爵奖最佳男主角,取得了个人首个电影类专业奖项。
胡歌与导演王家卫的合作堪称佳话,他饰演的阿宝不仅是王家卫心中的理想形象,更承载着一代人对上海城市历史的情感寄托。谈及创作理念,胡歌坦言自己始终追求突破常规,唯有不断挑战才能与更多顶尖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他看来,若长期局限于熟悉的领域重复演绎,作品便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沦为精致的工艺品。随着年龄增长,胡歌愈发重视在表演中融入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他渴望塑造更具普遍共鸣的角色。回顾《繁花》的拍摄经历,他感慨该剧带他重返童年时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求学岁月,恰是与父母情感最深厚的阶段。通过饰演小宁波这一角色,他重新理解了父辈那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也深化了与父亲之间的联系。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跳水救阿宝的戏份,这场看似荒诞的表演背后实则源于真实生活。在与导演的交流中,他坦言自己并未经历过父亲那个时代,因此不敢随意评判,唯有通过角色深入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那些遥远的记忆。
在《繁花》的拍摄过程中,胡歌对父辈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而《走走停停》中吴迪经历母亲离世的剧情,则让胡歌产生了强烈共鸣。影片并未直接描绘吴迪的悲痛情绪,而是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让情感自然流露。胡歌对此表示理解:"亲人的突然离去,或许在某个阶段让你无暇顾及情绪的释放,因为生活中总有许多琐事需要处理。这种压抑的情感,往往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某个细节触动,就像我自己的经历一样。"
在影片中,吴迪母亲习惯性前往超市体验免费按摩椅服务。起初吴迪对此嗤之以鼻,直到母亲离开后,他才在抚触按摩椅的瞬间顿悟母亲的处境。拍摄这场戏时,原剧本未安排吴迪使用按摩椅,但胡歌主动向导演提出尝试的请求。他解释道:"母亲用一生践行着奉献,将青春献给家庭,把岁月留给子女与爱人。而她在超市短暂的休息时光,是唯一能独享的自我空间。当她躺在按摩椅上获得片刻安宁,那份满足感让她的笑容格外动人。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母亲的快乐。"最终导演采纳了这个创意,胡歌在镜头前坐上按摩椅,闭目凝神。尽管思念如潮,他却未落泪,而是嘴角含笑。回忆起那个瞬间,胡歌坦言那是与母亲最贴近的时刻——当母亲的快乐在脑海中浮现,他便找到了宣泄情感的方式。
胡歌曾表示,初入演艺圈时对表演的认知较为浅显,总以为扮演与自己毫无关联、远离现实生活的角色才能获得更大成功。然而他逐渐意识到,无论演绎何种角色,本质上都无法脱离自身经验。他提到吴迪和阿宝这两个看似迥然不同的角色,实则都映射着自己,或者说是我不同阶段的映照。胡歌的人生经历始终深深烙印在他的每一个角色塑造之中。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