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撕X大戏,不能只有马伊琍一个人发疯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28更新:2025-09-14 04:28:52

近期引发最大争议的电视剧无疑是改编自笛安"龙城三部曲"的《龙城》。与以往针对当红明星或狗血剧情的讨论不同,观众的不满集中指向女主角东霓的造型设计。作为原著中最具魅力的角色,其形象被刻意改造为垂坠厚重的假发造型,搭配血红唇色,被部分书粉形容为"仿佛眼睛里进了沙子"般的刺痛体验。争议核心聚焦在马伊琍饰演的东霓,其造型被指过于追求视觉冲击,导致角色本真性受损。

图片

一些人则更为直接,指着该造型评论道:这看起来太熟悉了,难道不是春晚上的林永健吗?

图片

坦言道,年轻时肉叔也因好奇而涉猎原著小说,然而此次观看剧版时,马伊琍的表演却令他颇感意外,这种震撼感仿佛从字里行间跃然眼前,令人不禁感叹。

图片图片

尽管工作习惯更倾向于关注剧情和演员表现,但压下呼吸仍一口气追完十几集。回过头审视,客观而言马伊琍的演绎称得上中规中矩,尤其在家庭伦理剧范畴内展现出扎实功底。虽有瑕疵却也保有可圈可点之处,其诠释的东霓角色恰似一道不协调的火锅,滋味浓烈却风格杂糅。相较于荧屏上常见精明干练、高情商且正能量满满的贤妻形象,马伊琍版东霓的不和谐感反而赋予角色独特的人情温度。

图片

“错”亦有其独特魅力。在《龙城》这部作品中,每位角色都展现出迥异的“疯狂”特质,而东霓无疑成为剧中最具戏剧性的角色。她兼具女神的优雅与女神经的张扬,这种反差在首次登场时便显露无遗。当众人期待着一位完美女神的降临,她却以颠覆性的出场方式,将所有人置于她的“疯”情漩涡之中。时尚的外表下掩藏不住的疯狂气质,使她在角色群像中脱颖而出。

图片

但仅止于此吗?肉叔读小说时常产生一种微妙错觉——笛安似乎在尝试与亦舒的文风形成某种对话。东霓这个角色宛如《玫瑰的故事》《喜宝》或《印度墨》中女性主角的集合体,她是末世中的玫瑰,拥有瀑布般的黑发,眼眸流转着柔情与嗔怒之间的微妙张力,红唇的色泽则如同精准的美学符号。这种外在的性感外壳下,隐含着对情义的执着。然而,这些文学中靠语言构建的意象,在影视呈现时却面临根本性的转换难题。过度诠释易陷入癫狂,克制表达又可能流于矫情。更微妙的是,书中东霓与堂弟西决之间暧昧的情愫,这种禁忌感本身便构成了表演的枷锁。马思纯在《第一炉香》中的演绎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如今回望,这种局限不仅源于演技,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原作构建的想象空间过于丰盈,超出了影视媒介的承载能力。

图片

马思纯版的葛薇龙即便换上其他演员,也未必能驾驭这般复杂的角色。这种改编体验恰如肉叔对亦舒小说的演绎,师太的叙事线条已臻成熟,而笛安早期作品中隐藏的青春悸动与矛盾,通过剧集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实属不易。回到《龙城》剧版,肉叔不确定马伊琍是否为最初人选,但她的出演意外地契合角色特质。剧中那顶厚重的假发曾让不少书迷不满,甚至有人误以为角色遭遇了重大变故,然而这造型恰恰成为表达命运的隐喻——东霓的困境,本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她作为郑岩"私生女"的身份谜团,既是父母争执的导火索,也构成了郑家情感纠葛的核心。剧中重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郑岩夫妇因这场误会大打出手,热水瓶被摔碎,玻璃渣四处飞溅。而东霓在此时却以冷静姿态面对,当众人劝架时,她仅淡淡提醒:"妹妹的裤子湿了,记得换"。这般表现揭示了角色在创伤后形成的生存智慧,让郑家长辈意识到这个少女已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因此,夸张的造型实为角色的自我武装,塑料感的外衣不仅映射了东霓的处境,更暗示了其精神状态。当理解了这种伪装背后的逻辑,便能感受到角色表面张扬下隐藏的脆弱。或许有人质疑肉叔是否在美化这个版本的东霓?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充斥狗血情节的叙事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动容:归国后的东霓仍寄居在三叔家,与南音闲聊时,她趴在窗台回忆童年阴影,父亲曾因怀疑母亲出轨摔碎相机。马伊琍通过轻抚下巴的细微动作,精准展现了角色对创伤的敏感度,仿佛在担忧玻璃碎片可能划伤面部留下疤痕。

图片

这一幕情态颇似电影《爱情神话》中李小姐在送别老白后,凝视窗台时流露出的淡淡感伤,带着几分文艺气息。彼时的东霓与李小姐可谓心有灵犀,皆深陷家庭琐碎的日常却难觅乘风破浪的机遇,在困顿中默默守着微弱的期待。恰在此刻,那抹红唇与浓密的刘海也显得格外柔和,仿佛在某个瞬间,女神的光环悄然回归。

谈及马伊琍的不甘,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她的突破性表现并不如预期般耀眼。《爱情神话》无疑成为她近年来最具话题度与口碑的作品,而追溯至2007年的《奋斗》,则堪称她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至于《我的前半生》,尽管伴随争议,却意外成就了女演员袁泉的高光时刻,马伊琍的戏份反倒成了陪衬。

图片

然而,这三部作品与当下《龙城》的创作定位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能够共同展现马伊琍在角色塑造中始终如一的市井气息。这种特质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愈发稀缺,但若运用得当,反而能成为打动观众的独特魅力。以《奋斗》中的夏琳为例,作为海归精英,她展现出精明干练、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形象。但在与其他角色的对比中,她的女性特质显得相对单薄——相较于米莱的洒脱、杨晓芸的俏皮、陆露的贤淑与灵珊的乖巧,夏琳的女性魅力呈现得尤为模糊。剧中马伊琍饰演的夏琳即便说着北京话,也难掩角色与地域气质的错位,这种"味儿不够正"的表达反而凸显了角色塑造的困境。

图片

马伊琍在电视剧《奋斗》中塑造的夏琳角色,某种程度上映射出她自身的性格特征。夏琳的行事风格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特质——既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但始终保持着高度紧绷感,缺乏自然松弛的气质。有观众曾提及她参与的访谈内容,提及马伊琍出生于上海弄堂,父母作为知青历经磨难返城,这种特殊家庭背景让她自幼展现出惊人的成熟度。年幼时便加入文艺团体参与演出赚取学费的经历,更强化了她务实的性格特质。在剧中,夏琳被塑造成最具奋斗精神的角色,其行为模式与原著对"奋斗"的诠释高度契合。若能挣脱外界的束缚,尤其是物质层面的依赖,夏琳甚至愿意以爱情为代价,这种决绝的态度恰恰体现了角色内在的坚韧生命力。

图片

她的生存智慧深深植根于充满艰辛的成长环境,既渴望摆脱母亲曾经的婚姻困局,也决心不再将人生寄托于不可靠的伴侣。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同样体现在2021年电影《爱情神话》中,李小姐那句引发广泛共鸣的台词——"一路下滑却显得顺其自然",表面是自嘲,实则蕴含着对命运的倔强抗争。

图片

李小姐身上充满着斗争的韧劲,无论是面对母亲、情敌还是自我挑战,她都展现出强烈的魄力。就像鞋跟掉落的Jimmy Choo,即便遭遇折损,她依然保持着奢侈品的格调。这种市井中孕育出的倔强气质,蕴含着永不言弃的执着。当生活出现任何转机,她总能迸发出超越平凡的潜力,将逆境转化为彰显价值的契机。

图片

尽管罗子君的角色评价存在争议,却将市井风格演绎得极具特色。这位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虽有撒泼、痛苦等尖锐情绪,但其动机并无明显瑕疵。然而,当袁泉这样温婉内敛的演员与之对戏时,强烈的情感对比反而让观众,尤其是原著粉丝产生不适。角色塑造的困境或许源于故事本身并未契合马伊琍的舒适区,使她不得不克制表达,这种体面退场的表演方式与角色的爆发需求形成矛盾。若演员不能将情绪外放,观众如何产生共鸣?如今的东霓面临与夏琳、罗子君乃至李小姐相似的挑战,用"心比天高,命不太好"来形容其困境略显戏谑,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角色的复杂性。马伊琍当前的表演风格反而更显自然,或许正是突破桎梏后的最佳呈现。毕竟,过度压抑的表演既让演员自身疲惫,也难以打动观众。与其追求情绪的高密度,不如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充分展现。从肉叔的视角来看,更愿意观赏东霓式的张扬表演,而非西决式的隐忍诠释。2020年西宁First创投会期间,马伊琍以终审评委身份亮相,但即便在专业场合,她依旧展现出易紧张的性格特质。在与白宇的采访中,其肢体语言似乎在传递"别招惹我"的警告,这种分寸感的拿捏成为表演的关键。事实上,马伊琍始终未能与白宇达成表演节奏的统一,其角色需要充沛的情感表达,而对手演员则显得过于克制,缺乏尝试突破的勇气。

图片

当演员缺乏足够信念感时,观众往往难以真正代入剧情——不妨对比《黑暗荣耀》的观影体验。实际上,问题的核心仍在于原著本身。作为2009年的作品,其第一部《西决》开篇便描绘了粉丝支持超级女声李宇春的场景,但时光荏苒,无论是非书迷都经历了成长。如今的观众又如何能完全相信《最小说》中所呈现的伤痛青春,以及当年那种既畏惧又热爱又忍不住亲近的粉丝心理?情怀或许依旧存在,但彻底的信任已然难以达成。若让肉叔发挥些许想象力,马伊琍诠释东霓角色的极致状态,或许莫过于《白莲花度假村》里那个外表俗艳、内心脆弱、性格刻薄却暗藏深情、略带文艺气息的唐雅(Tanya)。

图片

真正成就此类角色的,绝非单一演员的个人经历,而是整个演员群体所展现出的信念与投入。他们将那些看似俗套、癫狂的桥段演绎成浪尖上的诗行,让发疯文学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戏剧性,而成为深入人性本质的艺术表达。一部优秀的发疯作品,需要的不是单个演员的天赋与勉强支撑,而是集体性的癫狂共鸣。突破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束缚,撕碎早已显露疲态的体面,直面最原始的人性真相。毕竟现实中的我们早已习惯‘冷静’。在戏剧中,不妨挣脱束缚,尽情释放一场彻底的‘疯’。

图片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