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文读《满江红》 岳云鹏寻桃花源——《斯文江南2》走近“诗逸庐山”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79更新:2025-09-14 05:59:35

本周五(4月21日)晚20:30,东方卫视与南瓜视业共同打造的百岁山《斯文江南》第二期节目将带领观众探访江西庐山——这座承载着文人精神寄托的文化圣地。本期特别邀请文化学者黄晓丹、郦波,通过岳飞、陶渊明与白居易三位历史人物在庐山的足迹,解读他们的文学创作与精神追求。演读人李乃文将演绎岳飞传世名篇《满江红》,并借其三篇经典展现家国情怀与忠孝精神;岳云鹏则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引,带领观众寻找心灵归属的诗意栖居地;喻恩泰通过白居易作品的演绎,揭示现实主义题材在当代的繁荣发展与"文章合为时而著"精神的传承脉络。

四读岳飞,赓续家国情怀与忠孝精神。曹可凡老师指出,庐山作为文化渊薮,历代文人于此挥洒才情,累计创作诗词逾万首。从司马迁开创先河,到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等传世佳作使庐山声名远播,这座名山始终承载着文人的精神寄托。其中,岳飞虽为河南籍贯,却将江西视为第二故乡——自投身抗金大业后便再未归乡,母亲离世后更千里迢迢将灵柩护送至庐山脚下安葬。在节目现场,李乃文以深情演绎《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令嘉宾们追忆起近期引发全民共鸣的电影《满江红》,郦波更评价此词"被许多人视为精神图腾"。

在近期的文化活动中,李乃文不仅演绎了《满江红》这首千古绝唱,还特别朗诵了《乞终制札子》《五岳祠盟记》以及《小重山》等作品节选。郦波以独特的视角评价岳飞,认为这位文韬武略皆备的民族英雄堪称“平民学校的优等生”,而宋高宗则被形容为“贵族学校里的学渣”。黄晓丹则深入解析了岳飞在母亲去世后向皇帝呈递《乞终制札子》时,为何选择自称“草土臣”的历史背景,揭示了这一称谓背后的礼制渊源。值得一提的是,曾被金庸《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吟诵的《小重山》,在节目中再次引发共鸣,让嘉宾们深刻体会到岳飞在追寻报国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与深沉无奈。

节目中,嘉宾围绕岳飞的历史评价展开多维度探讨,涉及岳母刺字究竟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等历史细节争议,以及《满江红》词作的真伪问题。同时,通过解析陶渊明与庐山的渊源,揭示这位归隐田园的诗人将故乡庐山视为精神栖息地的深层原因。郦波指出,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诗并序》中,流传千古的其实是序言部分,而那首诗则承载着其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岳云鹏在演绎《桃花源记》后,引发观众对"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理想化世外桃源的共鸣,他感慨道:"家就是我的桃花源,有妻儿相伴,一盘饺子一碗面,人生已足。"节目中特别呈现了于中美对美国文化中存在相似精神家园的观察,借此展现中国文化普世价值的深层内涵。

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象征,拥有众多追随者,其中不乏萧统、李白、王维、白居易等文学大家。当白居易被贬谪至庐山后,他尝试践行陶渊明所倡导的"中隐"理念,提出"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的独到见解。通过喻恩泰对白居易《卖炭翁》的演绎,观众得以深入理解"新乐府运动"推动文学与现实交融的意义,这正是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曹可凡认为,这种创作理念与当代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具有高度契合性,而郦波则指出:对现实的关注,始终是中国知识分子内在精神世界的支撑所在。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