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蛟龙行动》打造未来战争 徐克新片挑战AI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0更新:2025-09-14 08:41:11

千年运河流淌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碧水河岸闪耀着光影艺术的魅力。2023年电影频道携手北京文联与北京电影家协会共同打造的《北京影人》系列访谈首季圆满收官,2024年第二季再度启程。本季节目将聚焦于冬、郝戎、尹鸿、孙立军、王晓晖五位业界翘楚,由主持人蓝羽开展深度对话,探寻电影人与这座城市之间交织的创作羁绊,描绘影视艺术与北京文化协同发展的璀璨图景。

5月20日晚22:00,《中国电影报道》特别策划栏目"蓝羽会客厅"迎来第二季首期节目。本期对话嘉宾为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节目以"重游逐梦之地"为主题,探寻时光中的光影记忆。从经典电影《林则徐》到新剧《林则徐》,于冬始终认为为首都文化产业贡献力量是应尽的责任。作为北京土生土长的电影人,他的光影情怀与这座城市的脉搏紧密相连。童年时期,父亲带他乘坐16路公交车前往北影厂观看首部电影《林则徐》,这场充满童趣的观影经历让他做了一整晚关于电影的梦,也悄然埋下了他与电影结缘的种子。如今在博纳怀柔影视基地,仍能看到与这段记忆相关的诸多元素。谈及人生重要转折点,于冬回忆起艺考时期与好友同行的往事——原本计划报考其他专业,却因招生简章中提及的管理系而产生兴趣,最终成为该专业首批12名学生之一。在他看来,每个"第一次"都蕴含着开创性的意义,而这份坚持最终引领他走向了电影行业的高峰。

毕业后,于冬被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宣传发行科开启职业生涯。与当下电影宣传手段层出不穷、创意迭出的现状相比,彼时的宣发工作更接近于体力劳动。"那时候主楼门前挂着四张巨型海报,需要举着特制长杆逐张更换,工作人员轮流举着杆子,将旧海报揭下再贴上新片宣传画。"于冬回忆道,每当新片上映,他都要攀爬梯子更新海报,厂里往来的人群总会驻足观看,这种简单的互动曾让他感到无比满足——"我们的新电影又要上映了!"如今,距离他初入宣发行业已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间,他经历过跨省运送胶片的奔波,也见证过宣发成功带来的喜悦。而当他第一次在片头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内心涌起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有一种"全程负责"的使命感。

于冬通过布局合拍片发行、版权采购及投资参与等举措,推动博纳影业逐步加速了行业发展的步伐。谈及公司动态logo的创作历程,他回忆道:"当初邀请电影学院的同仁设计,其中便包括导演丁晟。这套片头设计我至今仍在沿用。"在他看来,这个标志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见证,更承载着团队与行业同仁的初心。这位与北京有着深厚渊源的电影人始终坚守这份初心——目前,博纳正在筹备制作历史题材剧集《林则徐》,这标志着公司在影视领域多元化探索的新起点。面对部分业界人士对项目的质疑,于冬依然坚持摒弃流量思维,致力于打造兼具影视品质与社会价值的精品内容。

于冬始终认为,为首都文化产业贡献力量是自身应尽的职责。他对电影创作的热情从未减退,坦言这不仅是个人梦想,更是回馈社会与观众的途径,能为影迷带来更多精彩作品。从儿时在北影厂萌芽的光影理想,到如今参与出品影片累计票房突破600亿,于冬始终保持进取姿态。面对优质电影项目,他既心生向往又倍感紧迫,力求以更高效的方式推进创作。目前,博纳影业正同步推进多个项目,其中《蛟龙行动》引发广泛关注。该片延续《红海行动》的军事题材,聚焦蛟龙部队与潜艇部队的远洋协同作战,展现未来战争的宏大场景。于冬指出,此次创作对导演林超贤是全新挑战,影片的真实性和细节还原度将经受军事迷的严苛检验。

另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是徐克执导的动画电影《人体大战》。据于冬透露,他持续与徐克导演探讨如何借助AI等前沿科技提升动画制作水平,"疫情之后公众对病毒的认知有所提升,那么在病毒侵袭时,人体的防御机制又将如何运作?"这一思考成为徐克构建动画故事的核心灵感。同时,此前提及的《林则徐》剧集及刘伟强执导的《上甘岭》等项目也正推进至制作阶段。于冬指出,《繁花》的市场成功印证了当下观众与创作者正在回归对叙事深度与制作品质的追求,博纳影业亦期待在未来剧集市场推出更多类型化优质内容,以契合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时间不等人,"于冬感慨道,"观众们仍在期盼优质影片。"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