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票房或超30亿,多部历史战争片即将上映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58更新:2025-09-02 15:45:22

在多部备受好评的影片接连上映的推动下,今年暑期档的热度持续攀升。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7月27日,电影大盘单日票房在时隔5个月后再次突破3亿元大关,而其中占比达四成的则是以沉重题材引发关注的《南京照相馆》。

上周末,上海某综合商场影院的300座影厅座无虚席,《南京照相馆》放映期间,观众全程静默,仅在片尾字幕结束后方才鼓掌。该片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主演,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拍摄的影像资料为蓝本,还原了尘封的历史真相。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导致数万平民与士兵惨遭屠杀,城市陷入血火之中。影片聚焦几位平民在南京城内避难的往事,他们躲入吉祥照相馆,在日军摄影师的胁迫下冲洗胶卷,这些影像最终成为日军暴行的铁证。

据影片剧情,幸存者们在极端环境下选择保存底片,意图将战争罪行公之于众。截至7月28日17时30分,该片累计票房已突破4.76亿元大关,AI预测显示总票房或将攀升至31.7亿元。若实现这一预测,该片有望跻身年度票房前三。从票房分布来看,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观众对影片表现出强烈支持,其中南京地区7月27日单日票房占比超过六成。

影片以真实历史为底色,主人公藏身的吉祥照相馆原型为南京长江路估衣廊一带的华东照相馆。1938年,该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其中竟记录着大量屠杀、掠夺、强奸的暴行。为留存证据,他冒险多洗数十张底片,将16张关键影像装订成册,秘密藏匿于宿舍床板与毗卢寺厕所墙洞中。

抗战期间,青年吴旋在毗卢寺接受培训时意外发现相册,继续将证据隐藏于佛像底座裂缝中,并随身携带六载。1946年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启动时,吴旋携相册与亲笔呈文递交南京市临时参议会。他在呈文中写道:“历经无数困苦,始终未忍遗弃……使残暴敌寇得以明正典刑。”这份由16张照片组成的相册被法庭编号为“京字第一号”物证,不仅直接指证了南京大屠杀主 culprit 谷寿夫的罪行,更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最具分量的民间影像证据之一。

首部以真实历史为蓝本的影片《屠城血证》于1987年问世,聚焦南京民众在战火中顽强保存日军罪证的行动。申奥表示,该片的创作灵感源自这部经典作品,在获得原主创团队版权授权后,对其故事进行了全新重构。《南京照相馆》以一段南京方言播报的新闻片段开篇,昔日繁华的古都已沦为废墟,街道上散落着遍地尸体,残破的建筑与血腥的场景交织成令人窒息的画面。影片继承了申奥在《孤注一掷》中展现的影像功力,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观众带入那段惨痛的历史。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普通市民躲入吉祥照相馆寻求庇护,他们彼此扶持,凭借冲印底片的技艺在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邮差、艺人、警员及照相馆主理人等角色,最初仅存求生本能,面对死亡时难免心生怯懦。然而当目睹日军暴行、亲历邻里在刀锋下的牺牲后,他们逐渐觉醒反抗意识。胶片不仅记录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更定格了人性的微光,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平民抗争中,传递出希望的火种。

《南京照相馆》以细腻的人物刻画构建起一幅立体的群像画卷,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极具感染力,生动展现了普通人在战火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蜕变。王骁凭借精湛演技诠释了照相馆老板金承宗,这位深爱家人的丈夫与父亲在危难时刻选择以生命为代价留存证据,其抉择令人动容;高叶饰演的林毓秀从追逐电影理想的都市女性,蜕变为目睹暴行后的反抗者,角色弧光极具张力;而王传君演绎的翻译王广海则呈现出复杂的生存哲学,他从怯懦的逃亡者最终成长为以血肉之躯对抗侵略的英雄,完成了人物层面的深刻转变。影片特别注重地域文化真实感,演员们以本土方言演绎角色,融合南京话、常州话、上海话等多元声腔,使叙事更具烟火气。日本演员原岛大地饰演的伊藤形象尤为出彩,其对伪善角色的精准把握与冷峻表演,让观众对侵华日军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他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希望借助电影让历史真相成为永恒的人类记忆。该片突破传统战争题材的叙事框架,通过平民视角重构历史现场,既呈现了战争对个体命运的碾压,也揭示了人性在绝境中的微光。影片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豆瓣开分8.6,在同类历史题材作品中位列前茅。主创团队深入历史考据,部分情节源自张纯如著作《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特别是下关码头惨案场景,日军命令苦力沿江排开实施扫射,江水染红的细节极具冲击力。当日本摄影师感叹"若有彩色胶卷就好了"的台词响起时,这种反讽式表达更深化了影片的历史批判性。

影片中多位角色源自真实历史人物,例如在国际安全区保护难民的医生形象参考了美国传教士明妮·魏特琳。这位女性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主持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所,累计救助逾8000名难民,并竭力阻止日军对平民实施暴行。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时刻,除了《南京照相馆》之外,多部聚焦历史战争题材的影片即将陆续上映。其中包括以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东北开展细菌实验为背景,通过小人物命运展现其暴行的《731》。根据影片发布的海报,该片计划于7月31日进行全球首映,大规模公映时间尚未公布,目前售票平台未开启预售。取材自1942年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事件的《东极岛》则定于8月8日上映。二战时期,日本一艘载有上千名英军战俘的货轮在舟山海域被击沉,日军封锁船舱导致战俘陷入绝境。关键时刻,东极岛渔民挺身而出,在惊涛骇浪中为被困者开辟生路。去年以该事件为题材的纪实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获得广泛好评,而《东极岛》则是一部基于真实历史创作的剧情片。8月15日,《坪石先生》将上映,该片讲述抗战时期高校师生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守护学生的动人故事,特别视角聚焦于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风骨与担当。同一天,纪录电影《山河为证》也将与观众见面,全面呈现中国人民抗战历程。此外,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无名》将在8月2日重映。随着多部抗战题材影片的集中推出,观众得以在光影中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截至7月28日17时30分,今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53.46亿元,达到50亿大关,前三名分别为《侏罗纪世界:重生》《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随着市场热度攀升及更多国产大片陆续登场,暑期档正进入白热化阶段,票房榜单的排名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