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角特权变犯罪温床?律师:“郑总”案暴露了未成年演员保护的薄弱环节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11更新:2025-09-02 18:10:30

2月19日,据凤凰网娱乐报道,电影《美人鱼》中"郑总"角色扮演者、导演兼商人郑冀峰因涉嫌在海南招募演员过程中猥亵儿童,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调查发现,该案件与多起性侵事件存在关联。著名律师张起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影视行业规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郑某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系列强制猥亵行为已突破法律与道德双重底线。此事件不仅暴露了行业权力监督机制的缺失,更揭示了未成年演员权益保护体系的薄弱环节,具有典型的警示意义。

选角特权变犯罪温床?律师:“郑总”案暴露了未成年演员保护的薄弱环节

从行业运作模式来看,导演在演员遴选环节掌握着关键决策权。候选人需提交的身份证明、学历材料及年龄信息构成从业资格准入的核心要素,其中未成年人监护人签署的法定同意文件应作为行业底线不可逾越。郑某作为经验丰富的导演,在明知应聘者未成年身份的情况下,有意规避相关审查程序,使专业选角流程异化为犯罪滋生的土壤,其行为已显露出明显的主观故意。

选角特权变犯罪温床?律师:“郑总”案暴露了未成年演员保护的薄弱环节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三十七条的修订内容明确指出,"负有特殊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的行为已被认定为法定加重情节。本案中,郑某的行为同时构成"强制猥亵罪"与"应负特殊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罪"两个罪名。根据司法实践,当犯罪嫌疑人具有持续性侵害、多人受害等犯罪特征时,基准刑期将突破五年有期徒刑的法定上限。若进一步查证其存在猥亵多名成年演员的犯罪事实,则符合"情节特别恶劣"的加重构成要件。

选角特权变犯罪温床?律师:“郑总”案暴露了未成年演员保护的薄弱环节

本案的司法处理对行业生态建设具有示范效应。亟需构建三大核心机制:其一,实现演艺人员信息数据库与未成年人保护系统的强制性数据对接;其二,在选角环节建立独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其三,完善行业禁入与刑事处罚的双向联动惩戒体系。唯有通过'刑事打击 行业清退 民事追责'的系统化治理架构,才能有效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推动影视行业重塑法治化发展形象。

选角特权变犯罪温床?律师:“郑总”案暴露了未成年演员保护的薄弱环节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