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排华法案》抗争,华裔家族百年奋斗史将拍成剧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3更新:2025-09-01 21:49:00

近日,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神经球影业(Neurosphere Entertainment)正式宣布获得非虚构著作《幸运之家》(The Lucky Ones: One Family and the Extraordinary Invention of Chinese America)的影视剧改编权。该书于2010年首次出版,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引进发行简体中文版,完整记录了华裔移民赵洽(Joseph Temple)家族跨越三代人的奋斗历程。特别聚焦于赵洽夫妇在排华法案实施时期,通过法律途径为子女及所有在美华人争取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展现了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抗争故事。

《幸运之家》的简体中文版由商务印书馆负责引进与发行。该书作者艾明如(Mae Ngai)作为“二战”后移居美国的华裔后代,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专注于移民史与移民政策研究。其代表作还包括《不可能的国民:非法移民与现代美国的形成》《从苦力贸易到排华》等。正如其简体中文版副标题“一个华裔美国家庭的百年传奇”所揭示的,艾明如凭借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第一手文献,还原了华裔美国人群体鲜为人知的历史轨迹。书中聚焦的“泰普诉赫尔利案”被公认为“美国华人争取公立教育平权的第一案”,此案发生于1885年的旧金山,恰逢美国《排华法案》签署后的第三年。当年春谷学校(Spring Valley School)因拒绝赵洽女儿玛米·泰普入学,引发诉讼。最终加利福尼亚州法院裁定赵洽胜诉,明确指出“剥夺中国父母在本州出生子女接受公立教育的权利,已构成对州法律及美国宪法的违反”。

赵洽(左一)与家人合影。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尽管在法庭上取得了胜诉,华人家庭却并未真正获得应有的教育权益。在旧金山教育委员会败诉后,该机构迅速转向加州议会,推动了一项专门为华裔儿童设立学校的法案,强制规定华裔学生只能在中文学校就读,不得与白人学生共同接受公立教育。表面上,这项法案宣称保障了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但实质上却以‘文化隔离’的名义,将华裔儿童边缘化为二等公民。赵洽夫妇在抗议信中怒斥道:‘身为华人难道是耻辱吗?你们凭什么剥夺我的孩子入学权利?仅仅因为她是华裔,就要将她拒之门外?玛米·泰普绝不会踏入你们的中文学校!我要让世界看到,在这个充满种族歧视的年代,还有没有真正的司法公正!’迫于现实压力,赵洽夫妇最终妥协,将女儿送入新设立的中文学校,随后全家迁居伯克利,才在当地找到接纳华裔学生的公立教育机构。直到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中裁定‘隔离教育无法实现完全平等,违反宪法精神’,学生平等受教的权利才真正开始在美国全国范围内逐步确立。作为对这段历史的再现,神经球影业计划将《幸运之家》改编为剧集,以赵洽家族为叙事核心,串联起旧金山淘金热时期、《排华法案》实施、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爵士时代以及二战等关键历史节点,深入探讨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挣扎与变迁。

历史学者艾明如对《幸运儿》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表示欣慰,她表示:"这部作品呈现了一个家庭在面对种族主义与排斥异己时的非凡经历,其核心价值在于展现坚韧、正义与归属感。'泰普诉赫尔利案'虽不为大众熟知,却是美国民权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在多数群体尚未采取法律行动之前,这个华裔美国家庭已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不公的制度。我认为这个充满力量的故事必将引发当代观众的强烈共鸣。" 神经球影业曾参与纪录片《善良的天使》(Better Angels)的制作,这家成立时间不长的制作公司此前还打造过反映中国外交关系的纪录片作品。据悉,除《幸运之家》剧集外,该影业未来还将参与吴宇森执导的传记电影,讲述传奇在美华工丁龙(马进隆)的生平故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