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失望!《以法之名》36集大结局,是我今年看过最拉垮的大结局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0更新:2025-09-03 04:17:48

《以法之名》大结局播出后,豆瓣评分出现明显下滑,从7.8分降至7.4分,预计该评分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令人遗憾的是,这部近期令我最为沉浸的剧集,前期制作堪称精良,却在结尾部分令人失望,剧情发展仿佛虎头蛇尾,最终呈现出粗糙的结尾效果,令人唏嘘。这种落差感让观众的期待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实属可惜。

第一幕:王彧之死惊动李人骏。当目睹王彧被枪杀的瞬间,李人骏尚未察觉事态严重性,但随后剧情便如断线风筝般急速下滑。所谓的"以法之名"调查,实质上揭示出一个残酷法则——任何试图自首或推动翻案的人,终将以生命为代价。在专案组约谈后的深夜,李人骏辗转反侧,反复思忖如何自保并护住妻子柳韵。他最终选择向王彧寻求帮助,却在对话中遭遇激烈反驳。王彧的惊恐情绪在表象下蔓延,手足无措中竟向陈胜龙倾诉心事,口无遮拦地威胁道:若自己入狱,必将供出所有关联之人。

当王彧意识到事态严重时,才明白自己险些陷入绝境。因之前的鲁莽行为,陈胜龙势必不会放过他,于是王彧立刻清点财物准备逃亡。然而熊磊的手下紧追不舍,意图灭口。在四面楚歌之下,王彧终于选择向警方自首,随即联系了李人骏。李人骏迅速赶到接应,只见王彧从藏身处冲出奔向他的车辆,仅几步之遥便重获自由。但令人震惊的是,李人骏亲眼目睹王彧在接近时遭枪击身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人骏深受打击,此后他主动带着妻子前往专案组坦白交代。

万海之死令人深感不公。若王彧的离世仅因专案组低估了黑恶势力的威胁性,疏于对关键涉案人员的保护尚可理解,那么万海的结局则显得格外令人惋惜。他本可在监狱中安心服刑,十年刑期仍有减刑可能,却因专案组的不当干预被推向绝境。面对摄像头的那道意味深长的目光,郑雅萍显然察觉到了异样——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她理应意识到保护网络已深入渗透至监狱体系。

郑雅萍与洪亮曾共同前往调查万海关于一三一案的关键线索,万海在即将交代真相时,王主任突然告知有紧急电话需处理,导致洪亮暂时离开。此时万海突然中断谈话,而两位本被视作剧中智囊的角色,竟未察觉此异常举动,也未对万海采取任何必要的安全措施,便贸然返回等待书面说明材料。然而次日,万海却突发心脏病身亡。经调查发现,其死亡竟因一名小护士在王主任的指使下,秘密替换了他的药物所致。令人费解的是,郑雅萍与洪亮作为剧情中的理性代表,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疏忽,其擅自进行审讯的行为不仅未能保障万海的安全,更成为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诱因。万海的死亡既仓促又充满戏剧性,其背后隐藏的真相更令人唏嘘。

谢鸿飞的离世令人痛心,其结局甚至比万海之死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作为公认的孝子,若他选择坦白从宽,即便承受牢狱之苦,将来仍有机会为年迈母亲庆贺八十大寿。然而,他却在明知罪责未至死的情况下,以跳崖自尽的极端方式试图赎罪,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孝道,更是对亲情的严重亵渎。其荒诞的处事方式,无疑给深爱他的母亲带来了致命打击,令人唏嘘。

临终前仍执意追究洪亮责任,难道这是刻意报复?仿佛在宣告'我死你也得替罪'。洪亮起初以铁面无私的姿态惩戒王春祥,却在结局时自己触犯组织纪律酿成重大过失。令人费解的是,最终并未对他进行处分,反而是全场起立鼓掌,莫非是在赞许他的'大义灭亲'?然而细看洪亮的行事风格,却始终未见法理与人情间的摇摆,他更像是被塑造成一个象征正义的标杆,理直气壮地坚守着法理的底线。

令人惋惜的是,秦锋在事件中不幸牺牲。这位从始至终都恪守法律、勤勉尽责的优秀的检察人员,最终却未能幸免于难。

洪亮原本是一位行事缜密、思维严谨、极具智慧的检察官。然而,在接到陈胜龙的电话后,他未向组织报备,也未寻求公安支援,孤身前往获取录音证据,其行为令人难以理解。

在被熊磊追杀的危急关头,他竟仍有时间联系郑雅萍,却未请求任何支援,仅通知秦锋前来接应。

秦锋本就是冲着危险去的,作为经验丰富的刑警,他面对熊磊这样的危险分子展开对峙,结果被刺伤数刀,鲜血淋漓。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洪亮明明目睹了这一切,却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也未曾优先救助伤势危急的秦锋,反而听信了对方‘无碍’的敷衍之言,径直追向陈胜龙。待公安大队赶到时,洪亮正与陈胜龙激烈搏斗,手中举着缴获的证据,完全将秦锋的伤情抛诸脑后。待杨婧发现秦锋时,他已性命垂危,错过了黄金救治时刻。洪亮这个不称职的队友,若早些呼救,秦锋是否还能挽回?恐怕也无济于事,剧本早已注定秦锋的死亡,他无法逃脱这场安排。

在案件推进过程中,正派人物江旭东的策略被刻意弱化,侦破关键竟源于反派之间的激烈争斗。几位大反派本可借机脱身,却因执着于与江旭东的对抗而选择困守现场。王主任在处决万海后立即持假护照逃离现场,陈胜龙则拒绝撤离,反而主动接触检察官洪亮,企图以手中证据换取对方协助其脱困。当陈胜龙察觉到被老师系统性追杀时,其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误判形势下竟认为洪亮会因正直品格而协助自己。实际上,专案组的破案进展正依赖于反派阵营的自我消耗——在反派接连失态、陷入混乱的过程中,警方才得以获取决定性证据。

最终印证了律师张文菁的那句警示:迟到的正义不算正义,顶多算真相。王彧与万海的离世,以及涉案各方的结局,为这场漫长的司法博弈画上沉重的句点。然而,当屏幕以黑底白字幕的形式披露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的判刑结果时,万海案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海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指令东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万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启动再审程序。

令人震惊的是,从《人民的名义》开篇第一集张文菁便坚持"万海并非黑社会"的立场,历经36集的剧情发展,随着案件从指导小组升级为专案组,相关人员或死亡或受判,最终万海案仍未能得到平反!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