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李人骏是不是坏人?一个学生会投票,已经说明一切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41更新:2025-09-03 07:32:30

7月6日,《以法之名》播出至第26集。最新两集中,李人骏并未现身,其角色立场的复杂性反而愈发引人猜测。开篇剧情中,部分观众倾向认为他是反派人物,但随着万海案重启调查的推进,李人骏开始主动介入关键线索的挖掘,展现出正派角色的特质。这种角色定位的转变引发了观众对其本质的重新审视——他究竟是隐藏的幕后推手,还是即将揭晓的正义使者?在后续剧情中,李人骏是否能够打破观众既有的认知,与张译饰演的男主角形成默契配合,共同揭开案件真相,成为值得期待的看点。

编剧在塑造李人骏角色时,巧妙设计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三人曾同为大学学生会成员,并在主席选举中获得关键票选资格。老乔作为正直朴实的候选人,将选票投给了能力出众的李人骏,而李人骏却以颇具争议的方式投给自己。这个情节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为后续剧情发展埋下重要伏笔——学生会主席职位的实际意义远超表面,尤其在名校背景下,这份经历往往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其分量甚至超过学术奖项。

或许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他们或许所就读的大学层次并不高。然而,对于那些踏入真正顶尖学府的学子而言,加入学生会意味着已初步接触体制内的运作。当一位学生会主席在日后从事体制内工作时,只要展现出相应的专业能力,便可能获得晋升机遇。学生会成员与主席在同等工作表现下,所面临的晋升前景存在显著差异。身为踏实勤勉、专注学业且秉持正直的青年代表,老乔在投票时绝不会考虑这些复杂的利益关联,而是坚定地选择了一位能力最为突出、最符合学生会主席任职要求的候选人。他最终将选票投给了李人骏。这一选择恰恰印证了李人骏确实具备卓越的综合能力,足以赢得优秀学子的信赖与支持。

李人骏将选票留予自身,根源可归结为他对权位的执着。尽管他在专业领域具备一定造诣,能与老乔这般坦荡之人比肩,但其内心却充斥着诸多算计与权谋。他恰似莫言笔下"早熟的人"的典型,自幼便参透了社会的游戏规则,并在尽量不越界的前提下,将利益最大化。面对投票抉择,是投给自己还是他人?尽管投自己符合规则,却违背道德准则。李人骏最终选择在规则框架内实现利己,而非在道德层面追求利他。这场投票,实则预示了诸位角色命运的转折。笔者推测,洪亮很可能将选票投给了李人骏。毕竟,在早年时期他亦认同利己主义者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否则难以理解他为何会沦为赘婿。

当洪亮历经多年成为赘婿,他终将领悟到,纯粹的利己主义难以达成真正的自我利益最大化。唯有通过利他行为实现社会价值的回馈,才能最终构建全体利益共同体,从而守护个体的根本利益。这种辩证思维需要超越常规的智慧层次才能形成。若向缺乏认知的人阐释此理,他们会固执地认为利己主义更为直接有效。洪亮角色在剧情中的反复挣扎,正源于其始终游移于利己与利他之间的精神困境。相较之下,李人骏则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代表,他在万海案初期便急于推动案件快速结案,即使察觉到诸多违规线索,仍选择在制度框架内加速进程。这种行为模式如同自我投票,表面符合规则而实则严重违背道德准则。李人骏的德行缺陷由此可见一斑。

随后,他着手追查万海案的真相,甚至试图将事件厘清至水落石出。尽管此人存在明显的道德缺陷,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自我救赎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其利己主义的思维模式并未消失,反而在权衡局势时展现出对自身利益的精准把控。因此,这个兼具矛盾特质的角色——既非纯粹的善者,也非彻底的恶人——正是《以法之名》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文/马庆云)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