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等待从军丈夫77年 这部短剧里的六件文物惹哭网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8更新:2025-09-03 08:21:27

热爱文物且自幼研习戏曲的现代女性苍沧,意外拥有一种特殊能力——与文物对话。借助这一契机,她通过六件文物串联起跨越时空的历史篇章。短剧《今月曾经照古人》首集《长守》以抗战时期一段战火中的爱情故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不少网友感慨“那个年代的爱情至死不渝”,并自发表达对英烈的敬意。该剧目前全网累计传播话题量突破1亿,抖音平台单集最高点赞量达4万。7月4日,封面新闻专访该剧导演涨钱钱与编剧星柚,揭秘创作幕后故事。

《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的《长守》篇章所展现的碗,灵感源自博物馆珍藏的“青花绘车马瓷碗”。剧中通过这件文物,不仅描绘了苍沧协助老人寻找失散亲人的踪迹,更借助一面铜镜,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与宋代词人李清照相遇。在铜镜的映照下,既能见证她花前月下、挥笔泼墨的风雅生活,也能共情她历经“靖康之变”后“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深沉哀思。李清照虽才华横溢,却在那个时代被解释为“绣花时偶然得知”,而苍沧则告诉她,历经千年发展的女性才德已今非昔比——现代女子不仅能成为国家领袖,更能翱翔九天。李清照在满目伤痕中,仅用“那便值了”四个字道尽对时代变迁的感悟。自2024年“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微短剧 ”创新模式涌现。《今月曾经照古今》便巧妙运用了金雕花神龛、青花绘车马瓷碗、千工拔步床、时光留影机、古韵鉴华镜、梨园霓裳衣等六件文物,通过“微短剧 文物”的形式,讲述六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在微短剧《今月曾经照古人》中,小男孩文物与真实事件的结合让历史故事焕发现出独特的情感张力。"这部作品历时一个月创作,两个月围读,期间推翻多个故事线重新构思。"编剧星柚坦言。剧组从历史脉络中精选出六个契合核心价值的片段,巧妙地将这些故事"嫁接"至博物馆内的神龛、瓷碗、拔步床、相机、铜镜及戏服等文物载体,创造出1 1>2的艺术效果。

导演涨钱钱强调:"我们的创作始终聚焦家国情怀的表达。"以第四集《相片》为例,虽然剧情讲述的是解放初期摄影师苍沧记录传递机密名单的小男孩,但其原型源自1941年前后揭露敌人阴谋的《雾都报童》真实事件。制作团队最初计划从抗美援朝历史中取材,最终转向展现红岩革命精神,这一选择也与拍摄地重庆的地域特色相呼应。

与常规竖屏短剧不同,该剧采用横屏拍摄形式,每集时长4分钟,共6集。"横屏能更好还原历史场景与文物特征,这与传统长剧的视觉表达形成独特平衡。"涨钱钱介绍道。相较每集1分钟、总集数达80-100集的竖屏短剧,横屏形式虽压缩叙事时空,却保留了短小精炼的特质,更适配文旅、法治等题材。

拍摄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剧组8天的取景之旅涵盖重庆渝北博物馆、图书馆、园博园、两江影视城及照母山森林公园等多地。"拍《相片》那日恰逢暴雨,但学生演员第二天需上课,最终只能连夜冒雨完成拍摄。"涨钱钱回忆。为呈现关键场景,剧方对文物的保护格外谨慎,剧中的神龛与拔步床均为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其重量达数百公斤,现场只能通过精心设计的布景进行拍摄。

针对需要频繁互动的另外四件文物,剧组采用仿制品进行拍摄。"文物外借存在风险,保护文物是首要任务。"涨钱钱特别说明。随着非遗文化与文物主题短剧的兴起,《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品方麦芽传媒表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打造'博物馆 短剧'和'非遗 短剧'特色内容。"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