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61更新:2025-09-03 12:00:36
历经153天的放映,《哪吒2》终于落下帷幕。该片累计票房突破154.46亿元,创造了令人震惊的市场表现。据官方数据显示,本片共打破113项票房纪录,达成308项重要里程碑,其中包括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中国影史观影人次纪录、全球影史票房排名第五以及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冠军等多项殊荣。
尽管节目已持续数月,但下播后仍有许多影迷难以割舍。部分观众甚至特意跨越千公里,前往参加哪吒的告别活动。
然而,在欢庆的氛围里,差评君留意到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近期引发诸多争议。其在上海电影节的演讲中曾直言:"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最不合理、最不公平的票房分账体系。"他具体指出,单部影片在100元票房收入中,片方仅能分得38至39元,而扣除发行成本后,投资方与制作方的实际收益更降至约33元。
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已达到154.46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实际分账金额为55.02亿元,仅占总票房的35.6%。这一数据验证了王长田此前关于影视行业分账机制的表述,反映出当前电影产业中院线、发行方与片方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电影票房收入最终分配给制作方的金额远低于预期?与软件上架不同,电影票房一旦进入票房账户,就会被分割成多个部分。首先需缴纳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占比5%)及特别营业税(3.3%),扣除这两项后,剩余的139.77亿即为可分配的分账票房。其中影院和院线通常能获取约57%,而制片方与发行方的总分成比例不低于43%。此外,还需支付1%-3%的中数代理费用。值得注意的是,制作方获得的43%中,发行方往往还需进一步提取发行代理费用,最终导致制作方实际分账比例不足40%。
电影制片方需自筹资金完成制作与宣发工作,却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票房回报。相较而言,电影院仅需放映影片即可持续获利,这种现象引发制片方的不满。尤为突出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分账比例普遍低于国际水平。以北美市场为例,成功影片通常可获取60%左右的票房分成,欧洲市场则维持在55%-65%区间,韩国与印度市场亦约为60%。由此形成院线与片方间的长期博弈,每隔数年便因分账比例问题产生纠纷。2012年贺岁档前夕,中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星美、光线五家公司曾联合发布通知,要求从《一九四二》《一代宗师》等9部影片开始,将与院线的分账比例由43%上调至45%。这场调整被业内戏称为"五大金刚对抗十三太保"。
院线方面自然不愿妥协,随即组建防守联盟并联合抵制。若未能达成一致,当年春节档影片将无法上映。
在最后五家合作方中,华谊兄弟被指充当"叛徒"角色,暗中与院线达成妥协协议。随后官方介入调解,此事才得以暂时平息。与当时剑拔弩张的态势相比,如今王长田仅以轻描淡写的态度应对,显得不过是表面的博弈。然而网友的立场却发生了微妙变化,过去更多是旁观者心态,担忧的是春节假期无法找到合适的影片观赏;而今大部分网民已不再支持光线传媒,舆论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华谊兄弟赚得盆满钵满却仍抱怨,质疑其是否该继续刺激观众;另一派则讽刺其试图通过舆论收割利益,认为这种行为不应再被宽容。
另一方面,业界普遍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推动此事几乎无望。这其中首当其冲的阻力来自于影院投资方与运营者。一位影院投资人老蒋向我透露,他们的真实处境远比表面更加艰难。尽管北美影院的分账比例看似偏低,但其核心优势在于掌握区域性的独家放映权。例如,若一部名为《金毛火锅传》的影片选择仅在火锅主题影院上映两个月,那么即便分账比例仅为30%,该影院仍能通过排他性协议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
北美影院的盈利模式并不仅依赖票房收入。由于禁止观众携带外部食物入场,而影院提供的餐饮服务成本低廉却利润丰厚,成本不足1美元的爆米花售价可达8美元。当地观众普遍具备较高的消费意愿,即使面对溢价也愿意为观影体验额外支出。因此,加拿大Cineplex、美国AMC等院线的食品销售收入可占总收入的30%至40%。相比之下,国内当前的分成比例已难以支撑影院的正常运营,业内人士指出,单家影院每月至少需实现70-80万元收入才能维持基本运转,而目前仅有40万元,甚至出现20-30万元的亏损情况。即便是排名前100的影院也处于艰难状态,其他院线更是依靠微薄资金勉强维持经营。2015年时,该影院年票房可达1500万元,而如今已近乎减半。映前广告收入亦从90万元锐减至如今的数万元。如今院线团队已精简至极致,新建影院仅配备2名值班经理、2名员工及2名保洁人员。
老蒋指出,部分影院为规避监管采取非法手段,例如通过手写票等方式绕过官方票务系统,或在短视频平台将电影票与餐饮套餐捆绑销售,将票房收入计入非票务类营收以逃避分账。此类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导致《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方被要求补缴近5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差额。
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提出“应提升制片方分账比例”的建议显得尤为敏感。市场整体规模持续萎缩,各方利益难以均衡,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仅为425.02亿元,较前一年锐减22%。这种紧缩态势下,任何关于利益分配的讨论都可能引发激烈争议,因为当蛋糕本身不足时,每增加一份收益都意味着对原有分配格局的挑战。
如今的局面已使问题显得无解。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曾公开表示,若持续如此,整个行业或将面临生存危机。唯有通过淘汰传统影院模式,才能突破当前困局。
电影院的转型已不可避免,且正逐步显现。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需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制片方可借助IP衍生品拓展收入来源,如北美市场衍生品收入占比可达影片总收入的70%。以《狮子王》为例,其票房收入达7.8亿美元,衍生品收入则高达20亿美元。2024年财报显示,迪士尼与环球影业的非票业务(包括衍生品、流媒体等)已占整体营收的60%。影院自身亦可突破传统模式,挖掘新兴业务机会。2023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影院放映赛事直播已初现市场潜力。行业观察者指出,当前仅有中数发行等头部平台掌握转播权,若能开放更多直播权限,影院承接体育赛事直播将形成新盈利点。
在票房分成方面,虽然无法直接削减某一方的利益,但可通过调整分配比例实现更合理的收益分配。电影上映初期,可适当提高片方的分成比例,帮助其快速回收制作成本。而当宣发期结束后,片方已无进一步投入,此时影院为维持场次需承担更大成本压力,因此应由承担更多成本的一方获取更高回报。在北美市场,若电影成为爆款,首映周电影公司可获得60%以上的票房收入,而随着上映周期延长,影院方的分成比例则逐步上升。通常至第四周,片方分成已降至50%以下。为缓解当前行业压力,部分业内人士呼吁进一步下调5%的费用征收比例。此前,2023年5月至10月期间,国家已对暑期档和国庆档电影实施专项资金征收减免政策。
从根本上讲,人们普遍意识到当前的政策优惠仅能缓解短期压力,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内容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行业观察者老蒋看来,近年来电影市场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的作品,严重消耗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这种现象的连锁反应便是观众对实体影院的疏离,一旦遭遇口碑不佳的影片,便需承受长时间的观影煎熬。部分观点认为短视频等快节奏内容的兴起,也影响了大众静心观看长片的习惯。然而《哪吒》的成功现象证明,中国观众仍为优质内容保留着观影期待。数据显示,观众愿意为口碑佳作反复观影,这种市场韧性恰恰说明行业仍有发展空间。只有当内容质量得到根本性提升,观众的耐心才会真正转化为对影视作品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