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港星孤苦伶仃,住养老院未满月已瘦成皮包骨,想回家却回不去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14更新:2025-09-03 12:51:04

87岁的香港影坛传奇人物如今独自居住在养老院,入住不足一个月便瘦至皮包骨。这位一生扮演过诸多经典“丑女”角色的演员,既无子女也未曾有过婚姻,60余年演艺生涯中始终未涉足爱情。晚年虽心系故土却因身体衰弱难以归家,曾经为事业倾尽心血的她,如今在暮年仍需面对生活困境。

养老院风波:佣人请假期间,年逾八旬的余慕莲因健康原因被安排入住养老院。然而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由于对养老院生活不适应,其健康状况出现明显恶化,相关报道随即引发港媒广泛关注。

因家政人员临时请假而被迫入住养老院的她,在闲暇时收听新闻播报却心生烦闷。她强调自己并非清贫至此,既非沦落到栖身简陋住所,也未至于四处借贷维生。尽管演绎了数十年舞台人生,生活仍秉持节俭作风,不仅有存款积蓄,名下房产价值更逾数百万元。

这位对尊严极为敏感的艺人始终无法接受养老院的日常护理安排,尤其是护工协助洗澡的程序令她感到不适。由于腿脚不便,养老院为她配备了全天护理尿布,这种举措更让她陷入抵触情绪。然而不得不承认,该养老院的硬件条件堪称一流,宽敞明亮的房间均配备双人床,夜间有专人陪护保障安全,采光良好的窗户让整体环境充满温馨感。

大厅内环境优雅,设有供老年人休闲娱乐、品茗交谈的区域。然而即便具备这般生活条件,她内心仍萦绕着难以驱散的压抑感。

余志雅女士自幼便习惯独居生活,这份独立持续了数十年,直至2021年末因持续咳嗽被确诊为肺纤维化而住院治疗。随后在85岁高龄又罹患血液炎,接连遭受两次重大疾病打击后,她才开始雇佣他人协助日常起居。即便如此,她仍坚持能自理的事务绝不依赖他人。这份对母亲早年离家的愧疚以及兄弟姐妹间疏离的亲情始终难以释怀,使她将独立自主的理念贯彻始终。她原名余志雅,1937年出生于广州,父亲与母亲在她年幼时便因感情破裂离婚,母亲带着她前往香港谋求发展。

一位容貌出众的母亲曾怀揣成为明星的梦想,抵达香港后凭借出众的外貌踏入娱乐圈,成为一代知名的"艳星"。然而,这段经历却逐渐成为她职业发展的枷锁。

为给男友营造更自由的生活环境,她被母亲安排返回广州投奔父亲。然而父亲早已续弦,家中不再有她的位置,随后又被送往香港。抵达香港后,母亲也已改嫁,她终沦为被遗弃的孤女。父母推卸责任的态度,使她的童年蒙上沉重阴影,也让她对感情产生疏离。在世交叔叔曹达华的庇护下,她得以在剧院担任带位员,自小跟随母亲在片场耳濡目染,对表演艺术有着独特的体悟。15岁便以龙套身份出演首个角色,此后利用闲暇时间研习话剧表演。但这份热爱并未立即转化为职业发展,直至32岁才被影视圈发掘,开始出演配角,踏上娱乐圈之路。她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对每个角色都倾注心力。1973年,36岁的她获得《七十三》中"卖鱼妹"的特殊角色,成为其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

她并未因角色要求扮丑而退缩,而是主动前往水产市场观察学习,凭借精湛演技一举成名。她在镜头前将角色演绎得“惨绝人寰”,虽令人印象深刻,却始终不招人反感。正是凭借这一角色,她确立了此后“丑女”人设。她本就长相普通,却在影视妆造的精心打造下,逐渐强化了观众对“丑女”形象的认知。由此,她开启了以出演“丑女”角色为主的演艺生涯。凭借“丑女”角色成名后,她始终专注于此类角色,最终成为影坛知名的“丑女”代表,以及TVB的黄金绿叶。2023年,她凭借卓越表现荣获香港艺人协会颁发的“杰出演艺奖”。尽管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她却始终将重心放在工作上,未曾涉足感情领域。童年时期因家庭变故承受的创伤,以及后续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姐妹因她走红而争相认亲的困扰,使她更习惯独行生活,对感情抱有悲观态度。

在67岁高龄正式从TVB退休之际,这位资深演员凭借30余年的影视生涯获得了20多万港元的退休金。她多年来独自生活,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但当这笔巨款到账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身公益。这位曾以精湛演技赢得无数观众喜爱的艺人,如今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慈善事业,致力于帮助那些真正需要援助的人群。

她通过熟人渠道联络了教育部门,表达了捐建希望小学的意愿,并将款项汇入指定账户。四年后,她重返贵州探访自己资助的学校,令当地300多名山区学子得以使用新建的明亮教室。早年因战乱及家庭变故仅接受过六年基础教育的经历,使她深刻体会到知识匮乏对人生发展的限制。正如她常说的"经历过风雨的人,更懂得为他人撑起伞"。2019年确诊耳石症后,尽管治疗费用高昂,她仍婉拒了所有善意捐款,坚持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2024年,这位寿享87岁的长者在生日过后正式立下遗嘱。她明确表示,百年后将名下价值百万的房产捐赠给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慈善机构东华三院。关于个人储蓄的用途,她曾关注到媒体报道中提及,部分家庭仅依靠单一劳动力维持生计,若该主要经济来源遭遇意外,家庭可能面临突如其来的生存危机。因此她希望自己的积蓄能在未来持续为这类家庭提供援助。

她将毕生精力倾注于事业,临终前已周密筹划好后事。面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质财富,她选择将其全部奉献给公益事业,延续着一生助人的信念。

世人对她的评价是:扮演最丑的角色,行最大的善事。她以独特的方式,使人生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