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剧味道淡,跟风剧立不牢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10更新:2025-09-03 15:23:10

在6月24日举行的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中國電視劇精品創作論壇」上,導演汪俊指出,當前部分長視頻作品存在內容冗長、節奏拖沓、製作粗糙等問題,其「長」的本質在於形式上的臃腫而非實際篇幅。此次論壇聚焦《玫瑰的故事》《蠻好的人生》等熱播劇的創作困境,主創人員围绕創作難題展開討論,探討中國電視劇產業的突破方向。

汪俊在打造《蛮好的人生》过程中,针对短剧对市场的冲击,采取了增强情节紧凑性与节奏把控的策略,探索长剧创新路径。他指出长剧需突破传统"注水"和"节奏拖沓"的困局,通过精准把握市场趋势实现内容升级。为避免空洞叙事,汪俊与编剧团队深入保险行业调研,采集大量一手素材,在剧本中创新性地构建了跨越20岁的姐弟恋主线,其中从被误解为"拆白档"到最终确立"真爱档"的情感转折,以及拾荒者逆袭成为百万财富的女性角色,以故事层面的戏剧性反转强化作品吸引力,同时揭示保险行业背后的复杂生态。在人物塑造层面,主角胡曼黎被赋予市井烟火气与人性虚荣心的双重特质,通过"婚姻变故-事业重创"的紧凑叙事,在两集半的篇幅内完成从低谷到蜕变的完整人物弧光,展现长剧在角色深度刻画上的独特优势。制作团队更是巧妙运用上海86处文旅地标,以"外滩夜景"与"弄堂早汤"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场景构建魔都影像志,不仅提升作品沉浸感,更形成"内容创作-文旅消费-产业联动"的良性生态循环,最终成就该作品的市场突破。

在抵制内容空心化的同时,亦需警惕同质化创作倾向。《玫瑰的故事》编剧李潇坚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拒绝将原著的婚恋叙事简化为女性职场奋斗的流行模板,转而深入刻画女主角黄亦玫的情感进化历程,呈现其在爱情、抉择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多维探索。该剧播出后,女性情感叙事的市场接受度突破传统认知框架,印证了突破常规创作路径的艺术可能性。李潇指出,优质剧集的核心在于创作团队的理念共识,如导演以'诗意栖居'的哲学视角进行艺术把控,与编剧形成创作理念的共振,确保内容表达的完整性。同时,她创新性地将心理学理论融入人物塑造体系,使角色行为逻辑与人性真实维度高度契合,并通过剧情设置引发对未成年人保护、家庭代际关系等社会议题的深度思考。在行业层面,李潇呼吁为年轻创作者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强调'优质长剧的未来取决于新生代力量',反对将长剧改编为短平快的碎片化表达,主张充分发挥长剧在情感共鸣与思想回味层面的叙事优势。

歆光影业总裁康捷以《山花烂漫时》为案例,强调真实性对优质剧集生命力的关键作用。该剧以时代楷模张桂梅为创作原型,摄制团队历经三次剧本重写,刻意规避对人物的神化塑造,转而呈现张校长特有的"东北式幽默"生活气息。通过"红校服调色十余次""教学楼选址与真实女校仅一墙之隔"等细节的反复打磨,作品成功还原了现实质感。拍摄期间,女高学生真实参与"高考出征欢送"环节,"加油上清华"的集体呐喊引发的情感共鸣远超预期,实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康捷指出,精品剧集应从人物塑造、细节呈现、情感表达三个维度构建真实根基,借助真实性建立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使作品具备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正如论坛中一位行业人士所言:"优质剧集的本质并非流量叠加,也不仅是奖项的装饰。"真正意义上的精品创作,体现的是对艺术规律的尊重、对观众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时代精神的深刻回应。当创作者挣脱流量与奖项的桎梏,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内容,中国影视剧方能践行"用优质作品奉献人民,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文化使命。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